一株根瘤菌GL-1803及其在制备不溶性β-葡聚糖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70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根瘤菌G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根瘤菌GL

1803及其在制备不溶性
β

葡聚糖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根瘤菌GL

1803及其在制备不溶性β

葡聚糖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β

1,3

葡聚糖是一类主链由β

1,3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糖,是天然无害的高分子物质,通常因来源不同而含有不同比例和大小的β

1,2

糖苷键、β

1,4

糖苷键、β

1,6

糖苷键连接的支链。
[0003]β

1,3

葡聚糖具有能增强免疫活力、抗肿瘤、抗氧化、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降低胆固醇、降血脂等生物活性,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效应调节剂。同时,还具有保湿、抗炎、抗衰老、去皱、去头屑、退黄、加快修复、增加皮肤弹性等功效,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动物饲料添加剂等多个领域。
[0004]目前,β

1,3

葡聚糖主要来源于酵母、食用真菌和植物(如香菇、燕麦、青稞),受限于技术的复杂和成本的高昂,β

1,3

葡聚糖主要为低纯度的粗产物,生产过程产生的副产物也较多,产量受原材料成本制约。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β<br/>‑
1,3

葡聚糖,具有不受季节限制、原料来源稳定易得、过程无副产物产生、批次间质量稳定的优点。
[0005]因此,开展高效生产β

1,3

葡聚糖菌株的筛选研究工作极为必要。中国专利申请CN106434495A公开了一种菩萨根瘤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954,该菌株发酵生产水溶性β

1,3

葡聚糖;中国专利申请CN112358985A公开了一株普沙根瘤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764,同样该菌株发酵生产水溶性β

1,3

葡聚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以上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株新的、能够高产β

1,3

葡聚糖的菌株。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根瘤菌GL

1803,所述根瘤菌(Rhizobium sp.)GL

1803已于2021年09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416,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08]本专利技术从济南黄河湿地公园潮湿土壤、草丛,邻近树木根部腐殖土的地表以下10cm处采集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高产β

1,3

葡聚糖的菌株GL

1830,所述菌株GL

1803可以将蔗糖转化为不溶于水的β

1,3

葡聚糖,转化率高达70%以上。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形态学鉴定:GL

菌株菌落呈圆形,杆状菌白色,边缘整齐,湿润粘稠,富有弹性。
[0009]生理生化鉴定:革兰氏阴性菌。
[0010]16SrDNA的扩增与测序:菌株GL

1830 16S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测序得到的16SrDNA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根瘤菌相关片段序列100%同源性。综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鉴定本专利技术的菌株
GL

1803为根瘤菌(Rhizobium sp.)。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根瘤菌GL

1803发酵培养基,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蔗糖5.0%,(NH4)2HPO
4 0.1%~1.0%,KH2PO
4 0.15%~0.25%,MgSO4•
7H2O 0.1%,CaCO
3 0.15%~0.3%,玉米浆粉0.1%~0.5%,余量为水,pH调节至7.0。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根瘤菌GL

1803在制备不溶性β

葡聚糖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根瘤菌GL

1803不仅能够高产β

1,3

葡聚糖,而且所得β

1,3

葡聚糖为不溶性β

1,3

葡聚糖。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筛选得到一株新的根瘤菌GL

1803,该菌株能够将蔗糖转化为β

1,3

葡聚糖,转化率高达70%以上。该菌株发酵所得β

1,3

葡聚糖不溶于水,为不溶性β

1,3

葡聚糖。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丰富了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所得β

1,3

葡聚糖的种类。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1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以及它们的组合。
[0016]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7]实施例1根瘤菌GL

1803的筛选及鉴定:(一)菌株GL

1803的筛选步骤:步骤一、富集:从济南黄河湿地公园潮湿土壤、草丛,邻近树木根部腐殖土的地表以下10cm处采集土壤样品各20g左右,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将烘干土壤过100目筛,以无菌方式准确称取1g过100目筛的土壤于9mL无菌水中,静置30min后在室温条件下摇床振荡30min,得到稀释度为10
‑1的土壤悬液;从上述土壤悬液中吸出1mL,加入9mL无菌水中,充分混匀,制得稀释度为10
‑2的土壤悬液;从稀释度为10
‑2土壤悬液中吸出1mL,加入9mL无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根瘤菌GL

1803,其特征在于,根瘤菌(Rhizobium sp.)GL

1803已于2021年09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3416,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权利要求1所述根瘤菌GL

1803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国黄魁吉武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力生物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