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膏自动快速加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247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1
本申请涉及一种浸膏自动快速加料系统,涉及加料机技术领域。其包括内罐、外罐、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口及第一出料管,内罐固定在外罐内部,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口均位于内罐的顶部,且第一进料管转动连接有第一盖体,第一出料管位于内罐的底部,且与内罐相连通,第一出料管穿设过外罐底部,第一出料管远离外罐的一端设置有送料组件。使用时,先将第一进料管的第一盖体打开,然后将中药粉和水倒至内罐中,然后将第一盖体关闭,然后将水倒至外罐与内罐之间并启动加热管,最后启动电机驱使搅拌叶开始搅拌,并同时从第二进料口将浸膏送至内罐内,从而使中药粉和浸膏的搅拌效果更好,进而中药粉和浸膏混合更均匀。中药粉和浸膏混合更均匀。中药粉和浸膏混合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浸膏自动快速加料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加料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浸膏自动快速加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浸膏加料系统是一种将中药粉与浸膏进行混合的设备。
[0003]目前,相关技术中一种浸膏加料系统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罐体304和搅拌组件3,罐体304与搅拌组件3固定连接,搅拌组件3包括搅拌叶31和电机32,搅拌叶31与电机32的转子同轴固定连接,搅拌叶31位于罐体304内部,电机32与罐体304外顶壁固定连接。使用时,将中药粉和浸膏送至罐体304内,然后罐体304内加入水,最后启动电机32驱使搅拌叶31对中药粉和浸膏进行搅拌,使中药粉和浸膏混合。
[0004]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只通过搅拌叶31进行搅拌,搅拌效果较差,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搅拌效果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浸膏自动快速加料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浸膏自动快速加料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浸膏自动快速加料系统,包括内罐、外罐、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口及第一出料管,所述内罐固定在所述外罐内部,所述第一进料管和所述第二进料口均位于所述内罐的顶部,且所述第一进料管转动连接有第一盖体,所述第一出料管位于所述内罐的底部,且与所述内罐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穿设过所述外罐底部,所述第一出料管远离所述外罐的一端设置有送料组件;所述内罐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柱、搅拌叶和电机,所述搅拌叶与转动柱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与所述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内罐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位于所述内罐内部;所述外罐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内罐外壁与所述外罐内壁之间,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内罐的底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中药粉、水和浸膏从第一进料管倒至内罐内,然后启动加热管,然后启动电机驱使搅拌叶进行搅拌,使得浸膏流动性好,并与中药粉混合更充分,最后从第一出料管出料,并再通过送料管将浸膏与中药粉内的混合物输送至最终出料处;也可先将中药粉和水从第一进料管倒至内罐内,然后将浸膏通过第二进料口循序倒至内罐内,使得浸膏与中药粉能够进一步混合充分。
[0008]可选的,所述送料组件包括自供热的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泵和送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与所述第一泵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远离所述外罐的一端与所述送料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泵位于所述送料管的中部,所述送料管远离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中部与所述第三泵相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启动第一泵和第二泵,使浸膏和中药粉的混合物从第
一出料管送至送料管,再送至出料斗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出料斗内料位传感器,当出料斗装满后,启动第三泵使浸膏和中药粉的混合物将从第二出料管进行出料。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出料管连通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所述送料管与所述第一出料管的连接处连通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所述送料管和所述第一出料管的连接处的一端与所述内罐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所述送料管和所述回流管的连接处设置有三通阀。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浸膏与中药粉的混合物混合不充分,可将通过三通阀关闭送料管通路,使浸膏与中药粉的混合物通过回流管再次进入内罐进行混合;当对内罐内部进行清理时,若水质过脏,可打开控制阀将污水先排除,然后再次对内罐内部进行清理。
[0012]可选的,所述内罐内部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环形储水箱和刷毛,所述搅拌叶包括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与所述第二搅拌叶固定相连,所述环形储水箱与所述第一搅拌叶固定连接,所述刷毛与所述第二搅拌叶侧壁相连接;所述环形储水箱顶部设置有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中心处贯穿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柱穿设于所述转动孔,所述内罐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第二盖体的底部且与所述环形储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一搅拌叶开设有第一引流孔,所述第二搅拌叶贯穿有第二引流孔,所述第一引流孔与所述第二引流孔相连通,所述环形储水箱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远离所述环形储水箱底部的一端插设至所述第一引流孔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管将水输送至环形储水箱内,然后启动电机驱使搅拌叶旋转,然后水引水管输送至第一引流孔,再从第一引流孔送至第二引流孔,最后从第一出水孔向内罐内壁进行喷洒,与此同时,刷毛对内罐内壁进行清理;第二盖体使得环形储水箱内的水不易乱溅。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搅拌叶开设有安装轨,所述安装轨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位于所述第一槽远离所述内罐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槽的宽度,所述刷毛设置有刷柄,所述刷柄远离所述刷毛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适配插设至所述安装轨内;所述内罐的顶壁开设有拆卸孔,所述拆卸孔内壁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插设并滑动设置有滑盖,所述滑盖位于所述滑孔的一端与所述滑孔孔底之间连接有将所述滑盖向所述放置孔内推动的第一弹簧,所述滑盖伸出所述滑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拆卸孔与所述滑孔相对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孔底设置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性相吸。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滑盖压回至滑孔内,然后握住安装块,并向上拉动,使得安装块与安装轨分离,最后从拆卸孔内取出安装块,即可更换刷毛,使得刷毛可拆卸,便于定期更换;当无需更换刷毛时,滑盖将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自动插入放置孔内,并通过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磁性相吸,提高滑盖在闭合状态下的稳定性。
[0016]可选的,所述安装块贯穿开设有第一出水孔,所述刷柄开设有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和所述第二引流孔均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孔连通设置有预冲孔和后冲孔,所述预冲孔与所述后冲孔相对于所
述第二出水孔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出水孔设置有若干分支孔,且所述分支孔贯穿所述刷柄,所述分支孔与所述刷毛相隔排布;所述预冲孔、所述后冲孔和所述第二出水孔内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预冲孔、所述后冲孔和所述第二出水孔顶部贯穿开设有阻挡孔,所述阻挡孔内穿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阻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阻挡孔外,所述调节杆伸出所述阻挡孔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与所述调节杆相互垂直固定,所述锁紧杆远离所述调节杆一端贯穿开设有螺旋孔,所述刷柄顶壁开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螺旋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插设至任一所述调节孔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第一次对内罐清洗时,可旋转第二出水孔与后冲孔内的阻挡板至完全封住后冲孔和第二出水孔,然后旋转丝杆至调节孔内,使水从预冲孔内喷出,然后对内罐内部清理;当清理内罐内壁的残留物时,可旋转预冲孔与后冲孔内的阻挡板至完全封住预冲孔与后冲孔,然后旋转丝杆至调节孔内,使水流至第二出水孔,再流至若干分支孔,不仅能够对内罐内壁进行清理,而且同时对刷毛进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浸膏自动快速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罐(1)、外罐(2)、第一进料管(11)、第二进料口(12)及第一出料管(13),所述内罐(1)固定在所述外罐(2)内部,所述第一进料管(11)和所述第二进料口(12)均位于所述内罐(1)的顶部,且所述第一进料管(11)转动连接有第一盖体(111),所述第一出料管(13)位于所述内罐(1)的底部,且与所述内罐(1)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13)穿设过所述外罐(2)底部,所述第一出料管(13)远离所述外罐(2)的一端设置有送料组件(4);所述内罐(1)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3),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转动柱(33)、搅拌叶(31)和电机(32),所述搅拌叶(31)与转动柱(3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33)与所述电机(32)的转子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2)与所述内罐(1)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31)位于所述内罐(1)内部;所述外罐(2)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21),所述加热管(21)位于所述内罐(1)外壁与所述外罐(2)内壁之间,所述加热管(21)位于所述内罐(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膏自动快速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4)包括自供热的第一泵(41)、第二泵(42)、第三泵(43)和送料管(44),所述第一出料管(13)与所述第一泵(41)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13)远离所述外罐(2)的一端与所述送料管(44)相连通,所述第二泵(42)位于所述送料管(44)的中部,所述送料管(44)远离所述第一出料管(13)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出料斗(45),所述出料斗(45)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出料管(46),所述出料管的中部与所述第三泵(43)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膏自动快速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13)连通设置有排污管(131),所述排污管(131)设置有控制阀(1311),所述送料管(44)与所述第一出料管(13)的连接处连通设置有回流管(1312),所述回流管(1312)远离所述送料管(44)和所述第一出料管(13)的连接处的一端与所述内罐(1)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13)、所述送料管(44)和所述回流管(1312)的连接处设置有三通阀(3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膏自动快速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1)内部设置有清理组件(5),所述清理组件(5)包括环形储水箱(51)和刷毛(52),所述搅拌叶(31)包括第一搅拌叶(311)和第二搅拌叶(312),所述第一搅拌叶(311)与所述第二搅拌叶(312)固定相连,所述环形储水箱(51)与所述第一搅拌叶(311)固定连接,所述刷毛(52)与所述第二搅拌叶(312)侧壁相连接;所述环形储水箱(51)顶部设置有第二盖体(7),所述第二盖体(7)中心处贯穿开设有转动孔(72),所述转动柱(33)穿设于所述转动孔(72),所述内罐(1)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71),所述进水管(71)贯穿所述第二盖体(7)的底部且与所述环形储水箱(51)相连通,所述第一搅拌叶(311)开设有第一引流孔(3111),所述第二搅拌叶(312)贯穿有第二引流孔(3121),所述第一引流孔(3111)与所述第二引流孔(3121)相连通,所述环形储水箱(51)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引水管(511),所述引水管(511)远离所述环形储水箱(51)底部的一端插设至所述第一引流孔(311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浸膏自动快速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叶(312)开设有安装轨(6),所述安装轨(6)包括第一槽(61)和第二槽(62),所述第二槽(62)位于所述第一槽(61)远离所述内罐(1)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槽(6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槽(61)的宽度,所述刷毛(52)设置有刷柄(64),所述刷柄(64)远离所述刷毛(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
安装块(63),所述安装块(63)适配插设至所述安装轨(6)内;所述内罐(1)的顶壁开设有拆卸孔(8),所述拆卸孔(8)内壁开设有滑孔(81),所述拆卸孔(8)与所述滑孔(81)相对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放置孔(82),所述滑孔(81)内插设并滑动设置有滑盖(811),所述滑盖(811)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正杜永汪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卓升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