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238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急电源领域,公开了一种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包括应急电源,所述应急电源底部套接配合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镶嵌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的输出端和应急电源相对设置,所述吸盘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气泵,所述应急电源内对应所述吸盘固定设有缓冲单元,当吸盘工作时触发所述缓冲单元工作,当吸盘不工作时,气压恢复正常,缓冲单元回到初始状态,保护了电源的不间断运行。了电源的不间断运行。了电源的不间断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电源
,具体是一种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工业与民用建筑处于火灾应急状态时,为了保证火灾扑救工作的成功,担负向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的独立电源称为应急电源。应急电源由充电器、逆变器、蓄电池、隔离变压器、切换开关等装置组成的一种把直流电能逆变成交流电能的应急电源。《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受到损坏;一级负荷的电源形式有二路高压电源和一路高压电源及一路低压电源、柴油发电机组或蓄电池组;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除上述两个电源外,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3718464U,一种室外应急用多功能应急电源箱,包括应急电源箱、底座和把手,底座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应急电源箱的底端设有底座,底座的两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均设有移动机构,底座的外璧两侧均通过支架螺纹安装有稳定支撑腿,应急电源箱的顶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杆,通过设置的移动机构、伸缩气缸、固定块、移动轮、滑槽、滑块、弹簧、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相互配合使用,实现对电源箱的移动,同时该设计可防止电源箱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较大的晃动,起到了对电源箱本体缓冲抗震的作用,相比传统的应急电源箱,可有效的对应急电源箱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保护,延长了应急电源的使用寿命。
[0004]该方案中所采用的电源箱,通过多组复杂的结构组成可以支撑稳定或是移动的结构,但是这类结构在使用时,只是通过复杂的结构将电源固定,如果采用刚性锁定的结构,虽然稳定性较高,可以使用后则无法保证其更换维护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刚性锁定的结构,虽然稳定性较高,可以使用后则无法保证其更换维护的进行等问题。
[0006]基于上述思路,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包括应急电源,所述应急电源底部套接配合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镶嵌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的输出端和应急电源相对设置,所述吸盘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气泵,所述应急电源内对应所述吸盘固定设有缓冲单元,当吸盘工作时触发所述缓冲单元工作,当吸盘不工作时,气压恢复正常,缓冲单元回到初始状态,保护了电源的不间断运行。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变压仓,隔板,移动杆,弹性膜,所述变压仓开设在正对所述吸盘的位置,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变压仓的顶部,所述弹性膜固定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下侧,所述弹性膜的四周与所述变压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弹性膜的中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贯穿所述隔板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
杆与隔板的连接位置密封设置,移动杆与隔板间的密封设置保证了移动杆移动时,缓冲流体不会渗透进弹性膜中。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单元还包括膨胀仓,堵块,移动板,所述膨胀仓开设在所述变压仓的上方,所述移动杆贯穿所述膨胀仓的下侧内壁,所述堵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杆的上端,所述移动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堵块的下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单元还包括储液仓,缓冲流体,膨胀膜,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储液仓固定设置在所述膨胀仓的上侧,所述储液仓内储有所述缓冲流体,所述储液仓的底部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膨胀仓的内壁外侧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包裹有所述膨胀膜。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当所述吸盘不工作时,所述堵块封堵所述第一通孔,当吸盘工作时,弹性膜由于气压的变化向下膨胀,带动移动杆向下移动,此时堵块与第一通孔的封堵关系取消,缓冲流体流入膨胀仓中,通过第二通孔流入膨胀膜的内侧,使其膨胀,通过弹性膜受气压变化形变的手段,使缓冲介质流入膨胀仓中,在应急单元的外侧形成了一圈缓冲层,避免了应急电源在剧烈晃动或冲击后不能持续工作的情况,同时,在气压恢复正常,弹性膜收缩时,移动杆向上移动,通过移动板的设置能够将缓冲流体挤回储液仓内,使应急电源恢复正常。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包括应急电源,所述应急电源底部套接配合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嵌入设置有多组限位组件,所述应急电源侧壁嵌入设置有和限位组件对应适配的限位槽;
[0013]当应急电源和底座配合连接,限位组件通过和限位槽配合限制应急电源脱离底座;驱动一组限位组件移动,多组限位组件同步移动并在限位槽上滑动,此时限位组件脱离对应急电源的限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侧壁内嵌入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环绕底座侧壁设置,底座内壁处和限位槽相对位置均嵌入设置有滑槽,所述通槽中位于滑槽处均滑动配合连接有限位组件,一组滑槽处的底座外壁处对应嵌入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滑槽和通槽连通设置,所述调节槽外侧滑动贴合设置有把手凸起,所述把手凸起和对应的限位组件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多组限位组件之间通过牵引绳相连,位于把手凸起一侧的限位组件上连接设置有弹簧,弹簧远离限位组件的末端固定连接在通槽内。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槽为“L”形结构的凹槽,限位槽一侧水平设置,且和滑槽相对应,另一侧垂直设置并贯通底座的底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在通槽中的滑块以及固定连接在滑块端面处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和滑槽相对设置,且限位凸起末端和限位槽滑动配合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应急电源两侧对称嵌入设置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内顶部呈弧形凹陷设置,把手槽表面贴附有橡胶垫层。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底部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贯穿设置有多组通孔,所述底座下端远离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远离底座的末端固定连接在支杆上。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底部镶嵌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的输出端和应急电源相对设置,所述吸盘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气泵。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应急电源装配到底座上方,移动限位组件后,将限位组件的末端和限位槽对齐配合,当底座和应急电源装配稳定后,松开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和限位槽配合可以限定底座无法从应急电源中脱离,这样既可以利用底座保证应急电源的安置稳定,又可以利用限位组件和限位槽的配合来保证安置的灵活性,继而可以在安全使用的同时方便更换维修,提高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组件和把手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应急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6中A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包括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电源底部套接配合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镶嵌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的输出端和应急电源相对设置,所述吸盘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气泵,所述应急电源内对应所述吸盘固定设有缓冲单元,当吸盘工作时触发所述缓冲单元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变压仓,隔板,移动杆,弹性膜,所述变压仓开设在正对所述吸盘的位置,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变压仓的顶部,所述弹性膜固定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下侧,所述弹性膜的四周与所述变压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弹性膜的中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贯穿所述隔板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与隔板的连接位置密封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还包括膨胀仓,堵块,移动板,所述膨胀仓开设在所述变压仓的上方,所述移动杆贯穿所述膨胀仓的下侧内壁,所述堵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杆的上端,所述移动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堵块的下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还包括储液仓,缓冲流体,膨胀膜,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储液仓固定设置在所述膨胀仓的上侧,所述储液仓内储有所述缓冲流体,所述储液仓的底部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膨胀仓的内壁外侧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包裹有所述膨胀膜。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吸盘不工作时,所述堵块封堵所述第一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间断应急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电源底部套接配合设置有底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源凯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