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北旱区黄芪抗旱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224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西北旱区黄芪抗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区域选择山区、半山区或平地;2)对种植区进行整地、施肥,施肥时将有机肥、过磷酸钙、硫酸钾和40%用量缓释尿素作为基肥施入土壤;剩余60%的缓释尿素均匀分为三份,在黄芪现蕾期、开花期和结荚期分三次追施;3)施肥后,开沟移苗种植,开沟移苗的同时将保水剂均匀撒施在沟里。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保水剂与有机肥、缓释肥的互作效应,提高土壤含水率,从而使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栽培过程中使用保水剂为吸水能力特别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味、安全环保,不污染土壤,产出黄芪属绿色中药材,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为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有利用黄芪产业和中药产业的发展。业和中药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西北旱区黄芪抗旱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黄芪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西北旱区黄芪抗旱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黄芪为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主根肥厚,木质,呈圆柱形,常分枝,上端较粗,鲜根呈灰黄色。其性甘,微温,以根入药,根部富含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排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黄芪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多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需肥量大,在管理中要及时追肥;喜水又怕水,水少则根须不易旺盛膨大,水多则易烂根,要注意排灌结合。在苗期和现蕾期要及时补水,特别是现蕾期,是黄芪的需水高峰期。西北旱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以及内蒙古等地),属干旱半干旱气候,水资源严重短缺,年降水量仅约400mm,年均蒸散量约为1157.8mm/a。干旱已成为限制黄芪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每年5~6月降雨少,该时期黄芪正处苗期,需水量较大,缺水会导致黄芪正常生长受阻并减产。因此增加保水剂并合理施肥,可缓解黄芪苗期干旱,从而提高黄芪产量,增加种植户收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西北旱区黄芪抗旱栽培方法,该方法采用保水剂与有机肥、缓释肥的互作效应,提高土壤含水率,从而使水分利用效率增加。
[0004]一种西北旱区黄芪抗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1)种植区域选择山区、半山区或平地;
[0006]2)对种植区进行整地、施肥;施肥时将全部用量的有机肥、过磷酸钙、硫酸钾和40%用量缓释尿素作为基肥施入土壤;剩余60%的缓释尿素均匀分为三份,在黄芪现蕾期、开花期和结荚期分三次追施;其中,有机肥用量3000kg
·
hm
‑2,过磷酸钙(P2O5含量≥16%)用量1406.3kg
·
hm
‑2,硫酸钾(K2O含量≥40%)用量500kg
·
hm
‑2,缓释尿素(N含量≥46%)用量227.21kg
·
hm
‑2;
[0007]3)施肥后,开沟移苗种植即可,开沟移苗时,用犁深翻约30cm混匀耙平耕细后做畦,畦宽80cm,高30cm,畦面开沟移苗,同时将保水剂均匀撒施在沟里,保水剂用量150kg
·
hm
‑2。
[0008]步骤1)中,山区、半山区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沙壤土或棕色森林土;平地选地势较高、渗水力强、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或积土。
[0009]步骤1)中,选择的种植区须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翻耕30~40cm,充分晾晒;所述前茬作物为夏收作物且轮作3年以上,所述夏收作物为麦类作物或油菜。
[0010]步骤2)中,整地、施肥时间选择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移栽在4 月上中旬进行,整地时捡拾多年生杂草根、田间及周边杂物等,深耕土壤,精细整地,用耱和耙子耱平耙细耙绵。
[0011]步骤3)中,采用露天开沟斜栽方式种植,行距50cm,株距15cm,倾斜角度约20
°
;移
栽选择在浇水后或雨天进行,移苗时,种苗芽头朝田埂一个方向摆放,芽头基本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苗尾后方均匀铲土覆盖种苗,覆土厚度约 8cm,芽头及苗尾全部种苗用土覆盖严实,栽后将覆土踩实或镇压紧密。
[0012]步骤3)中,种植后对种植区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松土除草、水肥管理和摘顶疏花操作,其中松土除草分为3次,依次在5月上旬、6月上旬和7月上旬进行;病虫害防治主要有蚜虫、黄芪籽蜂和白粉病及根腐病的防治。
[0013]优先地,本专利技术中保水剂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凹凸棒石20

50%,丙烯酰胺80%

50%,引发剂(丙烯酰胺重量的0.05

1.5%)和交联剂(为丙烯酰胺重量的0.05

1.0%),其制备方法为:在氮气保护下,上述原料混合后通过有机无机杂化聚合反应,将聚合产物输送至造粒机和干燥器中进行造粒和干燥,得灰白色至米黄色的颗粒状保水剂。选择的凹凸棒石和丙烯酰胺生产成本低、无毒、生物全降解,且耐盐碱性好、受压下保水率高,具有极好的保水、保肥、松土等效应。
[0014]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有机肥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得:凹凸棒30%、腐殖酸 15%、烘干或发酵的动物粪便50%、滑石粉2

3%、微生物0.5

1%及微量元素 1

2.5%。其中,有效成分:有机质≥45%,N+P2O5+K2O≥5%,PH:5.5

8.5,水分≤30%。
[0015]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缓释尿素由缩二脲、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多肽组成:其中缩二脲、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重量比为(95

97):(3

5),多肽为缓释尿素重量的0.01

1.5%,所述缓释尿素的粒度范围d为2.00

4.75mm,含氮>46%。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0017]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保水剂与有机肥、缓释肥的互作效应,提高土壤含水率,从而使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栽培过程中使用保水剂为吸水能力特别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味、安全环保,不污染土壤,产出黄芪属绿色中药材,本专利技术技术为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有利用黄芪产业和中药产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0018]图1不同施肥处理对黄芪单株根鲜重的影响;B代表保水剂,OM代表有机肥,HN代表缓释尿素;
[0019]图2不同施肥处理对黄芪0

6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以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效果。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西北旱区黄芪抗旱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种植区域选择山区、半山区或平地;山区、半山区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沙壤土或棕色森林土;平地选地势较高、渗水力强、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或积土,忌白浆土、盐碱土、粘壤土和积水草甸土。选择的种植区须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翻耕30~40cm,充分晾晒;本实施例中前茬作物为夏收作物且轮作3年以上,夏收作物为麦类作物(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为油菜);前茬作物不宜选择豆类作物茬口。
[0024]2)对种植区进行整地、施肥;施肥时将全部用量的有机肥、过磷酸钙、硫酸钾和
40%用量缓释尿素作为基肥施入土壤;剩余60%的缓释尿素均匀分为三份,在黄芪现蕾期、开花期和结荚期分三次追施;其中,有机肥用量3000kg
·
hm
‑2,过磷酸钙(P2O5含量≥16%)用量1406.3kg
·
hm
‑2,硫酸钾(K2O含量≥40%)用量500kg
·
hm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西北旱区黄芪抗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区域选择山区、半山区或平地;2)对种植区进行整地、施肥;施肥时将全部用量的有机肥、过磷酸钙、硫酸钾和40%用量缓释尿素作为基肥施入土壤;剩余60%的缓释尿素均匀分为三份,在黄芪现蕾期、开花期和结荚期分三次追施;其中,有机肥用量3000 kg
·
hm

2 ,过磷酸钙(P2O5含量≥16%)用量1406.3 kg
·
hm

2 ,硫酸钾(K2O含量≥40%)用量500 kg
·
hm

2 ,缓释尿素(N含量≥46%)用量227.21 kg
·
hm

2 ;3)施肥后,开沟移苗种植,开沟移苗时,用犁深翻约30 cm混匀耙平耕细后做畦,畦宽80cm,高30 cm,畦面开沟移苗,同时将保水剂均匀撒施在沟里,保水剂用量150 kg
·
hm

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北旱区黄芪抗旱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山区、半山区选地势向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沙壤土或棕色森林土;平地选地势较高、渗水力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翠翠魏玉杰邓超超赵玺施志国高正睿王振龙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