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052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指—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选取材料为鄂马铃薯10号和马尔科土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每个供试材料分别设置2个处理和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2次,共16个小区,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第一次硒处理,之后间隔10天普遍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马铃薯块茎增长期第二次硒处理,第二次硒处理后30天左右,根据马铃薯长势长相测产验收鄂薯10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采用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的方法,对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进行研究的—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种植
,具体是指—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全世界约有10亿人因硒摄入量不足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粘液水肿型地方性克汀病、生长发育迟缓、骨代谢受损、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提高某些癌症的潜在风险,有研究报道,我国居民普遍缺硒,平均硒摄入量仅为43.3μg/d,显著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60μg/d,人体内的硒元素不能通过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通过农艺措施提高农产品中硒的含量,生产上容易控制且成本较低、效果较好。
[0003]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是非特异性富硒作物,聚硒能力较差,但可以通过选育聚硒马铃薯品种和最优施硒方式来提高块茎中的硒含量。
[0004]目前,土壤和叶面施用无机硒是硒生物强化的主要农艺措施。与土壤施用相比,叶面施用减少了硒在土壤中的固定和淋溶,提高了硒的利用效率,Zhang某某等人通过叶面喷施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对马铃薯进行生物强化,研究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硒含量和形态,结果表明,硒处理的块茎中硒的主要形态是硒代蛋氨酸,硒酸盐比亚硒酸盐对总硒的提高更为有效,块茎增长期叶面施用亚硒酸盐适宜于富硒马铃薯的生产,Cuderman等人研究发现,硒代蛋氨酸和硒酸盐是叶面喷施无机硒处理后马铃薯块茎中的主要硒形态,占总硒的51%

68%,硒营养研究表明,有机硒在生物利用率、安全性和抗癌等方面优于无机硒,目前在富硒马铃薯相关研究中未见利用有机硒肥提高块茎中硒的含量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采用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的方法,对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进行研究的—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其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在马铃薯种植季节(2月至6月)内,选取材料为鄂马铃薯10号和马尔科土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每个供试材料分别设置2个处理和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2次,共1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0m2(2m
×
5m);
[0007]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第一次硒处理(硒浓度为50mg/L),之后间隔10天普遍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马铃薯块茎增长期第二次硒处理(硒浓度为50mg/L),第二次硒处理后30天左右,根据马铃薯长势长相测产验收鄂薯10号;
[0008]处理A: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将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68.75%氟菌
·
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进行叶面喷施,10天后用72%霜脲
·
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
[0009]CKA: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68.75%氟菌
·
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5月13日用72%霜脲
·
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
[0010]处理B: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68.75%氟菌
·
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进行叶面喷施(硒浓度为50mg/L),5月13日用72%霜脲
·
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在马铃薯块茎增长期(5月23日)用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加70%烯酰
·
霜脲氰0.03kg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硒浓度为50mg/L);
[0011]CKB: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68.75%氟菌
·
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5月13日用72%霜脲
·
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5月23日用70%烯酰
·
霜脲氰0.03kg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
[0012]所述生物有机硒营养液硒含量5000mg/L(以Se计),含有机态硒(硒代氨基酸和纳米硒)达99.9%以上。
[0013]所述马铃薯数据测量标准:小薯:单薯重量<50g;中薯:单薯重量50~100g;大薯:单薯重量>100g,由此可得到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以及小区产量,通过取样检测马铃薯地下块茎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计算有机硒占比。
[0014]所述实验数据采用Excel2013、SPSS19.0和Origin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叶面施用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后马铃薯块茎产量分别提高8.54%(处理A)和14.94%(处理B),马铃薯种植在土壤中,通过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在相同硒源和浓度的情况下,马铃薯块茎中的硒浓度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显著提高,不同品种马铃薯硒吸收差异显著,无论施硒与否,鄂薯10号的富硒能力均优于马尔科,且喷施2次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后鄂薯10号地下块茎的总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最高,整体来看,本专利技术能够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采用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对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进行研究。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的不同处理对鄂薯10号个数的影响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的不同处理对鄂薯10号大中薯率的影响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的不同处理对鄂薯10号产量的影响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的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硒含量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为了—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能够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茎形成期
和块茎增长期)采用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对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进行研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图所示的—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其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在马铃薯种植季节(2月至6月)内,选取材料为鄂马铃薯10号和马尔科土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每个供试材料分别设置2个处理和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2次,共1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0m2(2m
×
5m)。
[0023]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第一次硒处理(硒浓度为50mg/L),之后间隔10天普遍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马铃薯块茎增长期第二次硒处理(硒浓度为50mg/L),第二次硒处理后30天左右,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富有机硒马铃薯的技术方法,其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在马铃薯种植季节2月至6月内,选取材料为鄂马铃薯10号和马尔科土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叶面喷施生物有机硒营养液,每个供试材料分别设置2个处理和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2次,共1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0m2,10m2为:2m
×
5m;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第一次硒处理硒浓度为50mg/L,之后间隔10天普遍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马铃薯块茎增长期第二次硒处理硒浓度为50mg/L,第二次硒处理后30天左右,根据马铃薯长势长相测产验收鄂薯10号;处理A: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将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68.75%氟菌
·
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进行叶面喷施,10天后用72%霜脲
·
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CKA: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68.75%氟菌
·
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后进行叶面喷施,5月13日用72%霜脲
·
锰锌0.05kg兑水15kg叶面喷施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一次,处理B: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5月3日将生物有机硒营养液150mL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68.75%氟菌
·
霜霉威25mL兑水15kg混合均衡进行叶面喷施硒浓度为50mg/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思思郑威余侃刘金龙郑倬龙小玲蔡端午刘欋霄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龙西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