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含Li的铝合金表面精细抛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180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含Li的铝合金表面精细抛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粗糙度Ra小于0.2μm的含Li的铝合金样片浸润在抛光液中,通电,样片连接电源正极,负极浸入抛光液中,在流动状态下抛光;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抛光液包括甲醇40~60%、硝酸15~25%、硝酸钠2~10%和氧化抑制剂2~5%;所述氧化抑制剂选自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酒石酸钾钠和酒石酸的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含氧化抑制剂(还原剂)的溶液进行腐蚀,在流动状态下对样片进行抛光,能够有效减少腐蚀产物的聚集现象。该方法克服了普通抛光工艺使用强酸、强碱进行表面抛光会在材料表面产生雪花状腐蚀物的不足。腐蚀物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含Li的铝合金表面精细抛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材料表面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对含Li的铝合金表面精细抛光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具有高比强度、优良的可成形性及耐蚀性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工程构件等领域。通过在铝基体中添加Li元素可以使铝合金的密度更小,强韧性更高,对于材料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添加Li减重的同时,由于Li元素十分活泼容易被氧化,因此对其微观组织进行抛光观察时提出了新定要求。传统铝合金抛光大多采用机械抛光配合硝酸、氢氧化钠清洗的方法,在不含Li的合金中应用普遍。但是在含Li的铝合金中,上述强酸强碱会使合金表面会产生微小的腐蚀产物聚集,一旦放大至一定倍数后,会出现大量雪花状腐蚀物堆积,影响对合金微观组织的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含Li的铝合金表面精细抛光的方法,该方法有效减少腐蚀产物的聚集现象。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含Li的铝合金表面精细抛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将表面粗糙度Ra小于0.2μm的含Li的铝合金样片浸润在抛光液中,通电,样片连接电源正极,负极浸入抛光液中,在流动状态下抛光;
[0006]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抛光液包括甲醇40~60%、硝酸15~25%、硝酸钠2~10%和氧化抑制剂2~5%;
[0007]所述氧化抑制剂选自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酒石酸钾钠和酒石酸的混合物。
[0008]该方法克服了普通抛光工艺使用强酸、强碱进行表面抛光会在材料表面产生雪花状腐蚀物的不足。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抛光液在0℃以下冷藏。具体实施例中,抛光液冷藏至

30℃,或

20℃,或

16℃。
[0010]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抛光液包括60%甲醇、25%硝酸、10%NaNO3和5%酒石酸钾钠;
[0011]或所述抛光液包括50%甲醇、35%硝酸、12%NaNO3和3%酒石酸钾钠;
[0012]或所述抛光液包括55%甲醇、35%硝酸、5%NaNO3和5%酒石酸钾钠;
[0013]或所述抛光液包括50%甲醇、35%硝酸、12%NaNO3和3%酒石酸钾钠;
[0014]或所述抛光液包括53%甲醇、37%硝酸、5%NaNO3、2.5%酒石酸钾钠和2.5%亚硫酸钠;
[0015]或所述抛光液包括55%甲醇、35%硝酸、5%NaNO3、2.0%酒石酸钾钠和3.0%酒石酸。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通电采用的电压为8~15V,通电的时间为30~80s。具体实施例中,通电采用的电压为10V或12V;通电的时间为30s、50s、60s或80s。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表面粗糙度Ra小于0.2μm的铝合金样片由以下方法制得:
[0018]利用金属丝线切割从铝合金块体上切割下厚度约1mm的样片,表面粗糙度小于Ra=1μm,切割过程冷却液温度低于25℃;
[0019]若样片的线切割粗糙度大于等于R
a
=0.2μm,对切割样片进行打磨。即样片的切割粗糙度小于R
a
=0.2μm,无需进行打磨。通过打磨消除沟槽痕迹,打磨采用2000#砂纸。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搅拌器实现流动状态。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添加喷射装置加速抛光液对样片表面的冲击。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含Li的铝合金样片的厚度为0.8~1.2μm。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含Li的铝合金样片中3~5wt%Cu、1.65~1.75wt%Li、0.33~0.38wt%Mn、0.35~0.45wt%Mg;含Li的铝合金样片中还含有微量Fe和Si。具体实施例中,含Li的铝合金样片中3.5%wtCu、1.7wt%Li、0.35wt%Mn、0.4wt%Mg。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抛光后的样片在甲醇溶液中保存,尽量减少与H2O、氨气、含氯离子溶液、乙醇接触;尽量减少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保持的环境优选为真空环境或惰性气氛保护氛围。
[0025]抛光后的样片应该尽快进行组织观察,空气中暴露24h样片应该重新处理。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含Li的铝合金表面精细抛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粗糙度Ra小于0.2μm的含Li的铝合金样片浸润在抛光液中,通电,样片连接电源正极,负极浸入抛光液中,在流动状态下抛光;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抛光液包括甲醇40~60%、硝酸15~25%、硝酸钠2~10%和氧化抑制剂2~5%;所述氧化抑制剂选自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酒石酸钾钠和酒石酸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采用含氧化抑制剂(还原剂)的溶液进行腐蚀,在流动状态下对样片进行抛光,能够有效减少腐蚀产物的聚集现象。该方法克服了普通抛光工艺使用强酸、强碱进行表面抛光会在材料表面产生雪花状腐蚀物的不足。实验结果证明:抛光后产品放大至10000倍甚至更高倍率时,依然不会出现雪花状腐蚀产物。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抛光样片的金相组织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抛光样片的金相组织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抛光样片的金相组织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制备的抛光样片的金相组织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制备的抛光样片的金相组织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制备的抛光样片的金相组织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制备的抛光样片的金相组织图;
[0034]图8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制备的抛光样片的金相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对含Li的铝合金表
面精细抛光的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36]实施例1
[0037]采用含Li元素的铝合金,切割下厚度1mm的样片,将样片表面进行2000#砂纸打磨。配置溶液成分为60%甲醇、25%硝酸、10%NaNO3、5%酒石酸钾钠抛光溶液,冷藏至

16℃。将样片浸润在上述溶液中通电,电压12V,试片接正极,负极深入液体中,采用循环喷射装置将溶液快速冲击到样片表面,喷射时间60s。随后进行组织观察,见图1。由图1可知:深色的基体与白色的颗粒衬度明显,在50000倍放大倍数下,颗粒边界清晰,没有出现任何雪花状腐蚀产物。
[0038]实施例2
[0039]采用含Li元素的铝合金,切割下厚度1mm的样片,将样片表面进行2000#砂纸打磨。配置溶液成分为50%甲醇、35%硝酸、12%NaNO3、3%酒石酸钾钠抛光溶液,冷藏至

30℃。将样片浸润在上述溶液中通电,电压10V,试片接正极,负极深入液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含Li的铝合金表面精细抛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粗糙度Ra小于0.2μm的含Li的铝合金样片浸润在抛光液中,通电,样片连接电源正极,负极浸入抛光液中,在流动状态下抛光;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抛光液包括甲醇40~60%、硝酸15~25%、硝酸钠2~10%和氧化抑制剂2~5%;所述氧化抑制剂选自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或酒石酸钾钠和酒石酸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采用的电压为8~15V,通电的时间为30~80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粗糙度Ra小于0.2μm的铝合金样片由以下方法制得:利用金属丝线切割从铝合金块体上切割下厚度约1mm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文杜康姚勇王彬孙黎明曹以恒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