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o共掺杂CuZnInNi/CNTs改性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氟化碳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20164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Fe、Co共掺杂CuZnInNi/CNTs改性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制备Fe、Co共掺杂CuZnInNi/CNTs复合材料;步骤2,按质量百分数称取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e、Co共掺杂CuZnInNi/CNTs改性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氟化碳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涉及Fe、Co共掺杂CuZnInNi/CNTs改性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氟化碳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虽然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但更便宜、更先进、能量和功率密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好的电池系统仍有需求。其中氟化碳表现出高比容量,为锂金属电池提供高能量密度。例如,氟化石墨(CFx,x=1)阴极显示出高的理论重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分别为2595Wh
·
kg
‑1和9313Wh
·
L
‑1。此外,由于LiF的高解离能(6.1eV),导致在放电过程中CFx不可逆地转化为LiF 和碳,这意味着仅通过充电分解LiF是不可能的。并且锂氟化碳电池的电导率低,低温下的倍率性能差,放电过程中的初始电压延迟以及高放电倍率下的大量发热,这限制了它们在恶劣环境中的应用。
[0003]而隔膜在电池组装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隔膜主要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防止两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Fe、Co共掺杂CuZnInNi/CNTs改性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Fe、Co共掺杂CuZnInNi/CNTs复合材料,具体方法为:步骤1.1,按铁、钴、铜、锌、铟、镍、碳原子摩尔比为(0.1

1):(0.1

1):(0.1

1):(0.1

1):(0.1

1):(5

20):(20

50)分别称取铁源、钴源、铜源、锌源、铟源、镍源和碳源混合后加入研钵中,研磨使其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步骤1.2,将混合物A放入高温管式炉,在惰性气氛下以10

30℃/min的升温速率自室温升温至150

180℃后保温0.5

2h;步骤1.3,关闭高温管式炉,待炉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然后通过手套箱将其密封在充满氩气的玻璃瓶中,并将该玻璃瓶放入微波合成仪器中,在800

1000K下反应5

10min;步骤1.4,反应结束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得Fe、Co共掺杂CuZnInNi/CNTs复合材料;步骤2,按质量百分数称取80%

90%的Fe、Co共掺杂CuZnInNi/CNTs复合材料和10%

20%的粘结剂研磨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溶剂搅拌均匀得到具有流动性的混合浆料;步骤3,用涂膜器均匀地将混合浆料涂覆于隔膜基材的一面,真空干燥烘除溶剂后得到Fe、Co共掺杂CuZnInNi/CNTs改性电池隔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Fe、Co共掺杂CuZnInNi/CNTs改性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的铁源为硫酸亚铁铵、硫酸亚铁、氯化亚铁、草酸铵铁盐或柠檬酸铁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钴源为硝酸钴、碳酸钴或硫酸钴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铜源为氯化亚铜、硫酸铜或硝酸铜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锌源为乙酸锌、硫酸锌或乙酸锌与硫酸锌的组合;铟源为硝酸铟、硫酸铟或硝酸铟与硫酸铟的组合;镍源为硫酸镍、硝酸镍、氯化镍、氨基磺酸镍、溴化镍或氢氧化亚镍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碳源为尿素、三聚氰胺或葡萄糖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Fe、Co共掺杂CuZnInNi/CNTs改性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羟甲基纤维素、聚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胤钱程郑裕欣黄剑锋曹丽云王芳敏胡云飞赵松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