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电流场的工作布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155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传导电流场的工作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置两个电极点,两个电极点之间用绝缘导线连接,两个电极点之间用绝缘导线分别接到发送机的两个输出端上,如果地下半空间是均匀的无限半空间,那么电流场由发送机输出到第一电极点的电流由电流线在第一电极点附近呈辐射状流入地下半空间,再呈辐射状全部由辐射状全部由第二电机点回到发送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多种供电方式能够方便布置不同状态下的电流场,布置方式较为全面,可适应单个被测目标管线出露点、双端目标管线出露点和无出露点形式的不同状态。点和无出露点形式的不同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导电流场的工作布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导电流场的工作布置方法,具体为传导电流场的工作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导电流是指导电媒质中运动电荷形成的电流称为传导电流。
[0003]目前传导电流场的布置方式较为单一,在电流场的使用中限制较大,探测范围较小。
[0004]因此需要传导电流场的工作布置方法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传导电流场的工作布置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传导电流场的工作布置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08]步骤1:设置两个电极点,两个电极点之间用绝缘导线连接,两个电极点之间用绝缘导线分别接到发送机的两个输出端上,如果地下半空间是均匀的无限半空间,那么电流场由发送机输出到第一电极点的电流由电流线在第一电极点附近呈辐射状流入地下半空间,再呈辐射状全部由辐射状全部由第二电机点回到发送机;
[0009]步骤2:将发送机的一端用导线连接到被测目标管线的一个出露点,再把发送机的一端用导线连接到第一电极点上,而发送机的另一端用导线连接到第二电极点,在单端充电时发送机发出的电流流经第一电极点时顺着导管线分成两个流向相反的电流;
[0010]步骤3:如果被测的目标管线上有两个已知的露点时,可将发送机的两个输出端直接连接到两个点上,需要注意的是,在双端充电时,要确保两个出露点切实在同一条管线上;<br/>[0011]步骤4:布置两个接地电极,在地中建立人工交变电场,在与目标管线平行的状态下则良导管上可载有传导电流。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13]步骤1.1:中的第一电极点和第二电极点在电极连线附近较为集中,即电流密度较大,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越远或离地面越深则电流密度越大。
[0014]步骤1.2:在两个电极点连线的中央三分之一段,两侧和深度均为两个电极点连线的中央六分之一段时,电流场的分布可视为均匀场。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当地下半空间为非均匀半空间时,电流总是企图以阻抗最小的路径通过,当电流场中有良导地下管线存在时,若电流线与地下管线斜交或平行时就能“吸引”电流,使良导管线上载有电流,相反若良导管线与电流线垂直相交时则不会改变地中电流场的分布,不能“吸引”电流,若有高电阻率的管道(如大口径砼管,排水箱涵,人防工程等)与电流线垂直相交时,高阻物体能排斥电流。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17]步骤2.1:两个方向的电流在传导过程中由于管线与大地之间的分布参数会随着逐渐远离第一电极点而衰弱,分散到地中去,分散到地中的电流又将全部流到第二电机点,经导线到达发送机的另一个输出端。
[0018]步骤2.2:在探测时,尽管电流是逐渐衰减的,但探测时仍可根据线电流来处理反演问题,为了避免供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在探测时对目标地下管线所产生的磁场的影响:

可以使供电导线垂直于管线走向布置;

选择受地面上供电导线影响小的探测方法,如观测磁场水平方向分量的方法;

使导线远离目标管线,使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0019]步骤2.3:为了增加地下管线的电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减小接地电极的接地电阻(可将第二电极点打到潮湿的土地里,或接到某个可用的接地装置上);

使第二电极点打到探测目标管线附近,这样,地中与地下管线平行方向的电场分量较强,管线中能集中较强的电流;
[0020]步骤2.4:为避免分散到地中的电流形成地中电流场从而被相邻管线“集中”造成相邻管线上有“串音”干扰,可将第二电极点布置在与探测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某处地面。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接到第二电极点的供电线的长度,可长可短,要视条件而定。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判断两个点是否在同一条管线上,往往只能在探测工作完成后才能确定,工作中当发送机电流不能调大时,两点均接到管径较大,分布电容较大,接地电阻较小,两点的电阻较小,电流能调大,则两个点一定位于同一条管线上。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3在双端充电过程中,电性分布参数使地中产生电场,当目标管线节与节间的连接电阻较大、相邻管线的阻抗较小时,旁侧的非目标管线电流可能超过目标管线上的电流,通常条件下,充电法因管线上所载电流大,使工作范围较大,可追踪到更远处或更大范围内的目标管线。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4中采用的供电方式中管线上的电流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感应电流常常极为微弱,(除非工作频率较高,同时供电导线与地下管线平行相距较近时,感应电流才可能占一定比例)。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部分场合,充电法和电极接地法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例如当供水管道的阀门被水淹没,又如煤气管道检查井下有泥质的接地条件,前者不能“充电”,后者不允许“充电”,此时用电极接地、间接使管线上“充电”是一种极为方便的方法。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四4中的供电方式为非直接接触的供电方式。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多种供电方式能够方便布置不同状态下的电流场,布置方式较为全面,可适应单个被测目标管线出露点、双端目标管线出露点和无出露点形式的不同状态。
[0029]2、本专利技术中,在导线连接到被测目标管线仅有一个出露点时,将发送机的一端用导线连接到被测目标管线的一个出露点,再把发送机的一端用导线连接到第一电极点上,而发送机的另一端用导线连接到第二电极点,在单端充电时发送机发出的电流流经第一电极点时顺着导管线分成两个流向相反的电流,尽管电流逐渐远离电极是逐渐衰减的,但探
测时仍可根据线电流来处理反演问题,此时为增加地下管线的电流,可从减小接地电极的接地电阻,即将第二电极点打到潮湿的土地里,或接到某个可用的接地装置上,或使第二电极点打到探测目标管线附近,从而使地中与地下管线平行方向的电场分量较强,管线中能集中较强的电流,确保探测范围的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传导电流场的工作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设置两个电极点,两个电极点之间用绝缘导线连接,两个电极点之间用绝缘导线分别接到发送机的两个输出端上,如果地下半空间是均匀的无限半空间,那么电流场由发送机输出到第一电极点的电流由电流线在第一电极点附近呈辐射状流入地下半空间,再呈辐射状全部由辐射状全部由第二电机点回到发送机;步骤2:将发送机的一端用导线连接到被测目标管线的一个出露点,再把发送机的一端用导线连接到第一电极点上,而发送机的另一端用导线连接到第二电极点,在单端充电时发送机发出的电流流经第一电极点时顺着导管线分成两个流向相反的电流;步骤3:如果被测的目标管线上有两个已知的露点时,可将发送机的两个输出端直接连接到两个点上,需要注意的是,在双端充电时,要确保两个出露点切实在同一条管线上;步骤4:布置两个接地电极,在地中建立人工交变电场,在与目标管线平行的状态下则良导管上可载有传导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导电流场的工作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1:步骤一中的第一电极点和第二电极点在电极连线附近较为集中,即电流密度较大,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越远或离地面越深则电流密度越大。步骤1.2:在两个电极点连线的中央三分之一段,两侧和深度均为两个电极点连线的中央六分之一段时,电流场的分布可视为均匀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导电流场的工作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地下半空间为非均匀半空间时,电流总是企图以阻抗最小的路径通过,当电流场中有良导地下管线存在时,若电流线与地下管线斜交或平行时就能“吸引”电流,使良导管线上载有电流,相反若良导管线与电流线垂直相交时则不会改变地中电流场的分布,不能“吸引”电流,若有高电阻率的管道(如大口径砼管,排水箱涵,人防工程等)与电流线垂直相交时,高阻物体能排斥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导电流场的工作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2.1:两个方向的电流在传导过程中由于管线与大地之间的分布参数会随着逐渐远离第一电极点而衰弱,分散到地中去,分散到地中的电流又将全部流到第二电机点,经导线到达发送机的另一个输出端。步骤2.2:在探测时,尽管电流是逐渐衰减的,但探测时仍可根据线电流来处理反演问题,为了避免供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在探测时对目标地下管线所产生的磁场的影响:

可以使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楠楠曾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鑫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