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痛风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142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痛风饮料,该饮料以藜蒿叶提取物为主要成分,通过使用超高压技术以解决产品的有机残留问题并提高提取效率和活性成分含量,从而提高抗痛风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添加食用菌改善产品的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最终使产品在抗痛风食品饮料中得到了更好地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痛风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饮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痛风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藜蒿是湖北地区特色资源,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均有大量藜蒿上市。藜蒿的主要食用部位是其嫩茎,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食用后具有清热降火功效,对心血管疾病也具有一定食疗作用。而大量的藜蒿叶由于味道苦涩无法食用而多被弃掉,研究表明,藜蒿叶中富含酚类、黄酮等多种活性成分,有抑菌、降尿酸等作用,所含成分、功效、食用价值都不同于其嫩茎。目前已利用藜蒿叶开发出抑菌消毒产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藜蒿的利用率。
[0003]现有的产品通常是将藜蒿叶经乙醇浸提、有机溶剂萃取后进行制备,该方法操作繁琐、生产成本高,而且容易产生有机残留,从而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例如专利技术人前期申请的“一种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组合物”(CN108619270A)即由于存在有机残留安全性问题使其在食品饮料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0004]超高压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冷加工方式,可以用水为提取介质,超高压辅助提取可保持提取物的活性,具有提取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同时也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方式。
[0005]已有的研究报道藜蒿叶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缓解痛风活性。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超高压技术以解决现有产品的有机残留问题,最终得到一种抗痛风饮料,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具有提取效率和活性成分含量高、掩味效果好等优点,从而提高了藜蒿叶副产物的应用范围,增加了其附加值并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痛风饮料,该饮料以藜蒿叶提取物为主要成分,通过使用超高压技术以解决产品的有机残留问题并提高提取效率和活性成分含量,从而提高抗痛风活性;另外通过添加食用菌改善产品的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最终使产品能够在抗痛风食品饮料中得到更好地应用。
[0007]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抗痛风饮料,该饮料含有藜蒿叶提取物和食用菌提取物,所述藜蒿叶提取物和食用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09]将藜蒿叶粉碎过筛后加水进行超高压处理,处理压力100

400MPa,时间5

15min,卸压后再加热到50

70℃温浸提取1

3h,分离上清液,得到含有藜蒿叶提取物的提取液;
[0010]将食用菌清洗干净后加水,浸泡1

5h后打浆,接着进行超高压处理,处理压力250

450MPa,时间5

15min,卸压后再加热到80

95℃煎煮1

3h,分离上清液,得到含有食用菌提取物的提取液。
[0011]优选地,所述藜蒿叶提取液与食用菌提取液的体积比为70

90:30

10。
[0012]优选地,所述食用菌为金耳、银耳、木耳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地,所述饮料中还含有甜味剂、酸味剂和稳定剂。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甜味剂为冰糖。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酸味剂为柠檬酸和苹果酸。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制备抗痛风饮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1)将藜蒿叶粉碎过筛后加水进行超高压处理,处理压力100

400MPa,时间5

15min,卸压后再加热到50

70℃温浸提取1

3h,分离上清液,得到含有藜蒿叶提取物的提取液;
[0019](2)将食用菌清洗干净后加水,浸泡1

5h后打浆,接着进行超高压处理,处理压力250

450MPa,时间5

15min,卸压后再加热到80

95℃煎煮1

3h,分离上清液,得到含有食用菌提取物的提取液;
[0020](3)将两种提取液分别经滤膜过滤,将过滤后的藜蒿叶提取液与食用菌提取液按70

90:30

10的体积比混合,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甜味剂、酸味剂和稳定剂,搅拌均匀后灌装,高压灭菌,即得。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四个实施例,其中一种效果较佳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22](1)将藜蒿叶粉碎过筛后加40倍重量水进行超高压处理,处理压力200MPa,时间5min,卸压后再加热到70℃温浸提取1h,分离上清液,得到含有藜蒿叶提取物的提取液。该方法制备的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更高,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更强。
[0023](2)将金耳清洗干净后加30倍重量水,浸泡2h后打浆,接着进行超高压处理,处理压力450MPa,时间10min,卸压后再加热到85℃煎煮1.5h,分离上清液,得到含有食用菌提取物的提取液。该方法制备的提取物具有更好的掩味功能。
[0024](3)将两种提取液分别经滤膜过滤,将过滤后的藜蒿叶提取液与食用菌提取液按70:30的体积比混合,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甜味剂、酸味剂和稳定剂,搅拌均匀后灌装,高压灭菌,即得。该混合比例能进一步增强掩味效果,而且不会使痛风患者食用菌类过量。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饮料中不含任何有机残留,完全满足食品饮料的安全性需要。
[0027]2)与现有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饮料中含有更多的降尿酸活性成分,能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发挥更好的疗效。
[0028]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藜蒿叶可食性差的技术难题,制成的饮料风味口感好,消费者容易接受。
[0029]4)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保健效果好、货架期长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抗痛风饮料,制备方法如下:
[0033]1)将藜蒿叶粉碎,过筛,按料液重量比1:40加水,混合均匀,转移到聚乙烯包装袋,真空密封,然后放入超高压设备的压力腔进行保压处理,设置压力200MPa,保压时间5min。
卸压后取出样品,加热到70℃温浸提取1h,分离上清液;
[0034]2)将金耳清洗干净,按料液重量比1:50加水,浸泡4h后打浆,转移到聚乙烯包装袋,真空密封,然后放入超高压设备的压力腔进行保压处理,设置压力350MPa,保压时间5min。卸压后取出样品,加热到95℃煎煮1h,分离上清液;
[0035]3)将冷却后的两种上清液分别经0.45μm滤膜过滤,以除去杂质,过滤后的藜蒿叶提取液与金耳提取液按90:10的体积比进行混合,然后向混合液中按重量加入12%冰糖、2%柠檬酸、2%苹果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痛风饮料,其特征在于含有藜蒿叶提取物和食用菌提取物,所述藜蒿叶提取物和食用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藜蒿叶粉碎过筛后加水进行超高压处理,处理压力100

400MPa,时间5

15min,卸压后再加热到50

70℃温浸提取1

3h,分离上清液,得到含有藜蒿叶提取物的提取液;将食用菌清洗干净后加水,浸泡1

5h后打浆,接着进行超高压处理,处理压力250

450MPa,时间5

15min,卸压后再加热到80

95℃煎煮1

3h,分离上清液,得到含有食用菌提取物的提取液,所述饮料富含总酚、总黄酮和咖啡酰奎宁酸且对黄嘌呤氧化酶有很高的抑制活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痛风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藜蒿叶提取液与食用菌提取液的体积比为70

90:30

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痛风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为金耳、银耳、木耳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痛风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中还含有甜味剂、酸味剂和稳定剂。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婷姜晗阳潘思轶徐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植仁武汉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