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介电高韧性COP/LDPE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低介电高韧性COP/LDPE合金材料包括以下组分:COP树脂、LDPE树脂、相容剂以及其他助剂;按重量份计,所述COP树脂、LDPE树脂与相容剂的比值为(65~76):(20~30):(3~5)。该COP/LDPE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缺口冲击强度,既保留了低介电性能,又弥补了COP树脂韧性不足的缺陷,且其耐温性能保持良好,能够满足产品的应用需求,其兼具低介电、高韧性优异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低介电高韧性COP/LDPE合金材料,采用注塑成型即可加工成各种制件,制得的产品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以及良好的耐冲击性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介电高韧性COP/LDPE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低介电高韧性COP/LDPE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环烯烃聚合物简称COP(Cyclic Olefin Polymer),是一种以环烯烃(降冰片烯、乙叉降冰片烯、双环戊二烯等)为单体聚合而成的非结晶热塑性树脂。其具有低密度、低吸水、高透明、高耐热、低介电损耗和低介电常数(特别是高频性能好)、高刚性等特点,但其缺口冲击强度较低,韧性较差,无法用于对冲击要求较高的制件,从而严重限制其应用。
[0003]因此,针对现有COP材料的不足,需开发出一种耐冲击性能良好,同时不降低其介电性能的改性COP材料。
[0004]申请号为CN202010242865.4、公开日为2020年07月10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透明增韧环烯烃共聚物,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COP 77
‑
92份;增韧剂5
‑
20份;相容剂2
‑
3份;抗氧剂0.3
‑
0.5份;润滑剂0.3
‑
0.5份;所述COP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
‑
50000;所述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乙酸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
‑
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
‑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
‑
丙烯腈
‑
丁二烯核壳型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但是,该专利技术申请聚焦于保障材料的透光性和韧性,并未提及该材料的低介电性能是否能够良好保持,也没有提供相应的表征数据体现其介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COP材料的韧性不足,无法用于对冲击要求较高的制件,从而严重限制其应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介电高韧性COP/LDPE合金材料,其包括以下组分:COP树脂、LDPE树脂、相容剂以及其他助剂;
[0006]按重量份计,所述COP树脂、LDPE树脂与相容剂的比值为(65~76):(20~30):(3~5)。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LDPE树脂与COP树脂制得COP/LDPE合金材料,低密度聚乙烯(LDPE)是典型的高韧性聚烯烃树脂,即使在
‑
50℃以下依然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能,且LDPE分子结构中没有极性基团,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其介电常数为2.25~2.35,介电损耗<0.0005,且受频率的影响较小,适用于制备高频绝缘材料;但是,现有的市售产品和文献资料中,并未公开采用COP和LDPE制备合金材料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有效填补了这一COP/LDPE合金材料的研究空白和市场空白,提供一种COP/LDPE合金材料以满足市场需求,但考虑到COP是非结晶性材料,而LDPE是结晶性材料,二者混溶和相容过程存在较大的技术障碍,本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的COP树脂、LDPE树脂与相容剂的配比设计,组分间协同作用以使制得的COP/LDPE合金材料,既保留了低介电性,实验表明其介电常数相比COP树脂还略有降低,又弥补了COP树脂韧性的不足,且其耐温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产品的应用需求,其兼具低介电、高韧性优异性能。
[0008]因此,一方面,现有的市售产品和文献资料中,并未公开采用COP和LDPE制得低介
电高韧性的COP/LDPE合金材料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有效填补了这一COP/LDPE合金材料的研究空白和市场空白。
[000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介电高韧性COP/LDPE合金材料,采用注塑成型即可加工成各种制件,可用于生产5G元器件、电子通讯元器件、智能家电外壳、智能穿戴设备和高温连接器等零部件,制得的产品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以及良好的耐冲击性能,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COP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130℃,其熔体流动速率大于15g/10min(280℃,2.16kg)。
[0011]本专利技术优选熔体流动速率为大于15g/10min、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130℃的COP树脂。一方面,当熔体流动速率小于该限定数值时,COP树脂的流动性不足,影响COP树脂与其他组分的混合熔融挤出加工过程以及注塑成型等加工过程,从而对制得的COP/LDPE合金材料的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COP树脂具有高耐热性,但加入LDPE会对其耐热性造成不利影响,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130℃的COP树脂,以保障COP/LDPE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本专利技术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130℃,熔体流动速率大于15g/10min的COP树脂,以使制得的COP/LDPE合金材料性能进一步提升。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LDPE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小于3.0g/10min(190℃,2.16kg)。
[0013]优选熔体流动速率小于3.0g/10min的LDPE树脂:COP树脂和LDPE树脂二者经共混熔融挤出制得COP/LDPE合金,因此加工过程中需针对COP树脂和LDPE树脂性能以综合考虑加工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加工效果的影响;在满足COP树脂加工条件的情况下(温度较高),如果LDPE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大于该限定数值,那么LDPE树脂在高温下分解的概率较大,反而得不到所需要的技术效果;一方面,选用熔指较低的LDPE,在高温下流动性仍有保障,另一方面低熔指的LDPE各方面性能都会相对优异且稳定,有利于进一步保障COP/LDPE合金材料性能提升。优选地,所述LDPE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3.0g/10min,采用熔体流动速率在1.0~3.0g/10min的LDPE树脂能够满足性能需求,且该参数的LDPE在市场上易得,选择性多。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容剂为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
‑
乙烯
‑
丁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大于0.8%,所述苯乙烯
‑
乙烯
‑
丁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大于1.0%。
[0015]所述相容剂优选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EPDM
‑
g
‑
MAH)、苯乙烯
‑
乙烯
‑
丁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SEBS
‑
g
‑
MAH),相比其他马来酸酐接枝类的相容剂,EPDM和SEBS都是饱和的聚烯烃弹性体,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优异的耐冲击性能,在其马来酸酐接枝物(即EPDM
‑
g
‑
MAH、SEBS
‑
g
‑
MAH)上这两项指标(介电常数和耐冲击性能)变化较小,选用这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介电高韧性COP/LDPE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COP树脂、LDPE树脂、相容剂以及其他助剂;按重量份计,所述COP树脂、LDPE树脂与相容剂的比值为(65~76):(20~30):(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介电高韧性COP/LDPE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OP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130℃,其熔体流动速率大于15g/1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介电高韧性COP/LDPE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LDPE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小于3.0g/1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介电高韧性COP/LDPE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剂为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
‑
乙烯
‑
丁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大于0.8%,所述苯乙烯
‑
乙烯
‑
丁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大于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介电高韧性COP/LDPE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助剂包括抗氧剂和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杨杰,张康,高翔,申应军,
申请(专利权)人: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