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凝土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920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混凝土生产线,涉及混凝土生产领域,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底板顶部设置有多组支架,且第一底板顶部一端支架顶部安装有配料机构,第一底板顶部另一端的支架顶部安装有成型机构,且成型机构一端连接有连接弯管,连接弯管底部与第一底板之间有支架,且连接弯管顶部连接有与配料机构配合的混合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混合罐,在混合罐内部转动连接混合柱,且通过在混合罐外壁安装电机通过皮带带动混合柱转动,在将沙石水泥加水混合之前,先在混合罐内通过混合柱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沙石与水泥输送至成型罐内加水诚信搅拌,使混凝土混合成型效率更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混凝土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混凝土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决定的,其中,砂和石子(骨料)的尺寸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尤其明显。
[0003]现有技术生产混凝土时,一般是将原材料堆在一个场堆里,再通过铲车将原材料铲进料仓中存储,需要混合时,将料仓中存储的原材料输送至搅拌机构将水、水泥和沙石等一起搅拌,制备混凝土。
[0004]但沙石与水泥与水接触后会粘连,导致混合时水泥或沙石不易分离,需要较长时间才可混合均匀,混合效率低,且当前在混合混凝土时不易控制混凝土内材料的比例与最终成品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混凝土生产线,以解决现有的混凝土生产线混合效率低,且不易控制混凝土内材料的比例与最终成品的重量的技术问题。r/>[0006]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混凝土生产线,包括第一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顶部设置有多组支架(2),且第一底板(1)顶部一端支架(2)顶部安装有配料机构(4),所述第一底板(1)顶部另一端的支架(2)顶部安装有成型机构(7),且成型机构(7)一端连接有连接弯管(6),所述连接弯管(6)底部与第一底板(1)之间有支架(2),且连接弯管(6)顶部连接有与配料机构(4)配合的混合机构(5),所述配料机构(4)包括安装框(41)、连接板(42)、储料框(43)、称重框(44)、第一电动阀门(45)、第二底板(46)、电动滚轴(47)、第一伸缩杆(48)与导料门(49),所述混合机构(5)包括混合罐(51)、接料导板(52)、电机(53)、皮带(54)、第一支撑架(55)、安装板(56)、混合柱(57)、导料板(58)与第二伸缩杆(5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凝土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顶部一端的支架(2)顶部连接有安装框(41),且支架(2)之间位于安装框(41)下方连接有连接板(42),所述安装框(41)顶部设置有储料框(43),且储料框(43)分割为三个空间,所述储料框(43)的每个空间底部皆安装有第一电动阀门(45),且安装框(41)底部转动连接有多个分别与每个第一电动阀门(45)配合的第二底板(46),每块所述第二底板(46)顶部皆安装有与第一电动阀门(45)配合的称重框(44),且每个称重框(44)一面皆通过电动滚轴(47)连接有导料门(49),所述每块第二底板(46)底部与连接板(42)顶部之间皆转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4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砼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