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091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反应槽铝灰浆液反应气体处理技术领域。一种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填料层、进气单元、循环泵送单元、喷淋水单元、排液口和排气管道,吸收塔包括依次由下向上设置的下吸收段、中吸收段和上吸收段,中吸收段与下吸收段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一溢流管,上吸收段与中吸收段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和第二溢流管;循环泵送单元包括循环泵和换热器,循环泵的进水口与对应的吸收段的底部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经换热器连通至对应的吸收段的填料层上部。本申请能够提高对混合气体的处理和吸收,并且能够对处理后的溶液和气体进行二次回收利用,整个生产设备处理效率高,水资源利用率高,更为节能环保。更为节能环保。更为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反应槽铝灰浆液反应气体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反应槽铝灰浆液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主要产生的气体有氨气、甲烷、氢气、硫化氢,对于其中的甲烷和氢气可以形成可燃性气体,而硫化氢气体可以通过反应吸收,氨气通过形成氨水吸收,然而现有的吸收塔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实现气体的有效吸收处理,不仅耗费大量的水资源,而且排除的氨水等溶液浓度不稳定,在进行二次利用时需要进一步的处理,不利于整个处理工序的优化,不利于对废气的二次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其能够提高对混合气体的处理和吸收,并且能够对处理后的溶液和气体进行二次回收利用,整个生产设备处理效率高,水资源利用率高,更为节能环保。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包括:
[0006]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包括依次由下向上设置的下吸收段、中吸收段和上吸收段,所述中吸收段与所述下吸收段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一溢流管,所述上吸收段与所述中吸收段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和第二溢流管;
[0007]填料层,在所述下吸收段、中吸收段和上吸收段中均设置有填料层;
[0008]进气单元,所述进气单元包括原料冷却器和气液分离器,待处理气体经过原料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连通至所述下吸收段的填料层下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连通至所述下吸收段或中吸收段的底部;
[0009]循环泵送单元,在所述下吸收段、中吸收段和上吸收段上均对应设置有循环泵送单元,所述循环泵送单元包括循环泵和换热器,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与对应的吸收段的底部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经换热器连通至对应的吸收段的填料层上部;
[0010]喷淋水单元,其连通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顶部;
[0011]排液口,其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底部,在所述排液口上通过排液管道连通有排液泵;以及
[0012]排气管道,其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顶部。
[0013]根据本技术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进气单元还包括反应槽,待处理气体经所述反应槽后,未反应气体与原料冷却器的进气口连通。
[0014]根据本技术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冷冻剂循环单元,所述冷冻剂循环单元包括循环冷冻剂进液管和循环冷冻剂出液管,所述原料冷却器和换热器的冷冻剂进口均与所述循环冷冻剂进液管连接,述原料冷却器和换热器的冷冻剂出口均与所述循
环冷冻剂出液管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下吸收段、中吸收段和上吸收段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液位检测传感器。
[0016]根据本技术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喷淋水单元包括输水管、软水冷却器和中间罐,所述中间罐的出水端连通至吸收塔的顶部。
[0017]根据本技术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喷淋水单元的出水口和上吸收段中循环泵的出水口之间的吸收塔内设置有填料层。
[0018]根据本技术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优选地,在所述喷淋水单元的出水口、各循环泵的出水口均连接有喷淋管。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提高对混合气体的处理和吸收,并且能够对处理后的溶液和气体进行二次回收利用,整个生产设备处理效率高,水资源利用率高,更为节能环保。本申请通过对吸收塔进行分段式结构设计,其能够对气体进行多次填料吸收,从而使得气体中的氨气得以最大限度的与水混合,使得吸收塔排除的气体为含氨量少的可燃性气体,避免在进行尾气二次利用时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氨水的浓度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更便于进行后续的应用。本申请通过对混合气体先进行化学反应,再进行填料吸收,处理效率高且出料效果好,其各区段循环、冷却和填料吸收过程中,更能够实现相对独立的分段式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在单位空间内的处理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0022]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序号:
[0024]100为吸收塔、110为下吸收段、120为中吸收段、130为上吸收段、141为第一隔板、142为第一溢流管、151为第二隔板、152为第二溢流管;
[0025]200为填料层;
[0026]310为原料冷却器、320为气液分离器;
[0027]400为反应槽、401为硫氢化钠中和罐、402为氢氧化钠循环泵、403为硫氢化钠出料泵;
[0028]500为循环泵、501为换热器;
[0029]601为软水冷却器、602为中间罐;
[0030]701为循环冷冻剂进液管、702为循环冷冻剂出液管;
[0031]801为排液泵、802为排气管道;
[0032]901为循环水上水管道、902为循环水下水管道、903为混合含氨气体管道、904为氢氧化钠溶液管道、905为蒸汽冷凝液管道、906为饱和蒸汽管道、907为软水管道、909为硫氢化钠管道、910为液位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的表述用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制,而只是用来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0035]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
[0036]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37]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其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的改变。
[0038]参见图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100、填料层200、进气单元、循环泵送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回收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包括依次由下向上设置的下吸收段、中吸收段和上吸收段,所述中吸收段与所述下吸收段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一溢流管,所述上吸收段与所述中吸收段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和第二溢流管;填料层,在所述下吸收段、中吸收段和上吸收段中均设置有填料层;进气单元,所述进气单元包括原料冷却器和气液分离器,待处理气体经过原料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连通至所述下吸收段的填料层下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连通至所述下吸收段或中吸收段的底部;循环泵送单元,在所述下吸收段、中吸收段和上吸收段上均对应设置有循环泵送单元,所述循环泵送单元包括循环泵和换热器,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与对应的吸收段的底部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经换热器连通至对应的吸收段的填料层上部;喷淋水单元,其连通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顶部;排液口,其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底部,在所述排液口上通过排液管道连通有排液泵;以及排气管道,其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会彭杨幸杰邵炳辉邵三勇李志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明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