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鲜叶保鲜运输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091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鲜叶保鲜运输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能上下叠摞的运输框;所述运输框中设置有管壁带有通风孔的通风管,通风管的两端贯穿运输框前后侧壁并固定;所述通风管两侧的运输框中均设置有通风支撑装置,通风支撑装置包括多块能折叠和展开的通风支板,以及起到支撑、滑动和限位作用的滑动支架;通风支撑装置能通过折叠收起于运输框内的左右侧壁,或利用所述滑动支架展开至端部固定于所述通风管上;当所述通风支撑装置展开至端部固定与所述通风管上时,所述通风支撑装置、通风管共同构成一个通风支撑面,将所述运输框内分隔成上下两个保鲜腔。本装置能有效实现鲜茶叶运输过程中的通风散热,防止茶叶劣变。防止茶叶劣变。防止茶叶劣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鲜叶保鲜运输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茶叶保鲜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鲜叶保鲜运输装置及使用方法,可用于茶鲜叶及蔬果的保鲜运输。

技术介绍

[0002]茶文化源于我国,发展至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对世界茶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茶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的饮料之一,其独特的风味和潜在的益处受到人们的追捧,因此茶的质量也受到人们的重视。过度衰老或者劣变是降低成茶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茶鲜叶保鲜运输是防止劣变和减缓衰老的有效手段。
[0003]目前人们对采后茶鲜叶周转阶段关注较少。采摘后,茶鲜叶会有大量田间热引起的枯萎,在此阶段,茶叶堆积在运输筐内,经过挤压和堆积,田间热和机械损伤同时发生,导致茶鲜叶内化合物浓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和加速茶叶的变质。周转过程中,对茶叶会造成挤压和中心位置透气性较差,呼吸热无法及时散发,叶内的化学反应将进一步增强,造成中心位置温度较高且容易红变,然后向周围扩散,呼吸作用的加强引起温度波动,影响着茶叶的蒸腾作用,加速了水分流失,不利于长途的运输和较长时间的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鲜叶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上下叠摞的运输框(1);所述运输框(1)中设置有管壁带有通风孔的通风管(2),通风管(2)的两端贯穿运输框(1)前后侧壁并固定;所述通风管(2)两侧的运输框(1)中均设置有通风支撑装置,通风支撑装置包括多块能折叠和展开的通风支板,以及起到支撑、滑动和限位作用的滑动支架;通风支撑装置能通过折叠收起于运输框(1)内的左右侧壁,或利用所述滑动支架展开至端部固定于所述通风管(2)上;当所述通风支撑装置展开至端部固定与所述通风管(2)上时,所述通风支撑装置、通风管(2)共同构成一个通风支撑面(C),将所述运输框(1)内分隔成上下两个保鲜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鲜叶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支板包括活动式连接在运输框(1)上的第一通风支板(4)、用于和通风管(2)连接且起到支撑作用的第三通风支板(6),以及活动式连接在第一通风支板(4)、第三通风支板(6)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通风支板(5);第一通风支板(4)与第二通风支板(5)、第二通风支板(5)与第三通风支板(6)之间利用铰接实现折叠功能;当设置一个以上第二通风支板(5)时,第二通风支板(5)之间相互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鲜叶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架安装在第三通风支板(6)上;滑动支架包括支撑滑杆(7),支撑滑杆(7)设置一对,其中一个支撑滑杆(7)用于活动式连接第二通风支板(5)和第三通风支板(6),另一个支撑滑杆(7)沿长度方向穿过第三通风支板(6);所述运输框(1)前后侧壁上对称设置滑轨(13),所述支撑滑杆(7)的两端分别装配于所述的滑轨(13)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鲜叶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风支板(6)、通风管(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公扣(10)、母扣(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鲜叶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支板的长度与运输框(1)前后侧壁之间的距离相适配,通风支板之间以咬合的方式进行铰接,咬合处设置铰接座。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鲜叶保鲜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支板(4)的外端通过第一圆柱销(9)铰接在运输框(1)的左/右侧壁上,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雄蒋易宏何晓龙梁丰杰郭嘉明吕恩利刘妍华蔡晋炜黄涵蔡威梁建华林济诚张霄丹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