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双气路滑差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60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2
本申请涉及滑差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封闭式双气路滑差环,其结构包括外环,外环内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外环与卷筒内壁固定的抵紧部,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摩擦带动外环转动的摩擦带动部。本申请具有提高滑差环密封性的效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式双气路滑差环


[0001]本申请涉及滑差环
,尤其是涉及一种封闭式双气路滑差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滑差环主要作用于分切机的收卷轴及特殊放卷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产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降低滑差环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成为了该领域在未来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0003]参照图1,现有相关技术的滑差环包括胀套,胀套的内侧圆周阵列开设有活塞槽,活塞槽轴向滑移设置有活塞,活塞远离胀套的一端抵紧横移部,横移部的内圈转动连接有滑套,滑套与横移部抵接在胀套上,滑套远离胀套的一侧抵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外圈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侧壁固定有挡圈,轴承座与横移部之间存在横移腔,横移腔用于提供横移部横向移动空间,横移部的上端开设有外推斜面,外推斜面上滑动连接有斜块,斜块沿径向抵接在卷筒内壁。使用时,将滑差环套设于驱动轴上,驱动轴内开设有用于供气的气路,再将卷筒套设于滑差环上,通过向活塞槽内充入高压气体,使活塞在活塞槽内远离胀套滑动,抵接在横移部上,与横移部产生摩擦力带动横移部进行转动,活塞推动横移部靠近轴承座滑移,使斜块远离轴承座轴线滑动,抵接于卷筒内壁,实现滑差环与卷筒的抱紧固定,再利用活塞与横移部之间的摩擦,带动卷筒转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活塞伸出挤压横移部,并使横移部滑移后,横移部与胀套间形成环形间隙,车间内的灰尘易落入至间隙内,继而增加了滑差环工作的阻力,影响滑差环的稳定性,缩短滑差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滑差环密封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封闭式双气路滑差环。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封闭式双气路滑差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封闭式双气路滑差环,包括外环,所述外环内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所述外环与卷筒内壁固定的抵紧部,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摩擦带动所述外环转动的摩擦带动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的过程中,先将本申请套设于驱动轴上,再将用于收卷物料的卷筒套设于本申请上,利用抵紧部将外环与卷筒内壁抵接固定,转动驱动轴,驱动轴带动摩擦带动部同步转动,摩擦带动部在利用其与外环间的摩擦,带动外环和卷筒转动,以实现物料的收卷,当收卷的物料卡住后,摩擦带动部相对外环转动,从而有效避免物料被拉断或者拉扯变形;抵紧部和摩擦带动部均设置于外环内,从而避免工作过程中形成便于灰尘进入的缝隙,提升密封性能,改善使用的稳定性,提升本申请的使用寿命;通过将抵紧部和摩擦带动部分别设置于外环两端,便于单独控制抵紧部和摩擦带动部的工作,有利于满足更多使用场景的需求。
[0008]优选的,所述摩擦带动部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外环内的张力腔体,所述张力腔体外侧壁开设有多个活塞槽,所述活塞槽内滑移连接有用于抵紧所述外环内壁的活塞,所述
张力腔体上开设有便于所述活塞滑移的第二气道。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塞抵接在外环的内圈,可以使卷筒与驱动轴同步转动,从而达到收卷物料的作用,可以控制活塞与外环内圈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控制气流的大小,从而控制收卷物料所需摩擦力,在物料收卷存在卡顿时,外环13与张力腔体17由静摩擦转为滑动摩擦,当物料易于破损时,减小输入摩擦带动部的气压,让静摩擦力减小,当物料不易破损时,增加摩擦带动部的气压,从而增加静摩擦力,这样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物料。
[0010]优选的,所述张力腔体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开设有轴承环槽,所述轴承环槽内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抵接于所述张力腔体的外壁,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抵接于所述外环的内壁。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轴承与外环转动连接,外环与张力腔体分别转动,在活塞的抵接下实现同步转动,实现卷筒与驱动轴的分别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气道包括周向开设于所述张力腔体内壁的供气环槽,所述张力腔体于所述供气环槽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活塞槽连通的第三气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气道将气体运送到活塞槽当中,这样更好地将气体运送到每一个活塞槽当中,方便活塞抵紧外环内壁。
[0014]优选的,所述抵紧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外环端部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靠近所述外环的一侧沿所述外环轴线方向滑移连接有胀紧腔体,所述外环外壁伸缩设置有用于抵紧卷筒内壁的多个斜块,所述斜块靠近所述外环轴线的一侧开设有外推斜面,所述胀紧腔体远离所述轴承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斜块的外推斜面上,所述轴承座内圈转动连接有隔套,所述隔套和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便于所述胀紧腔体滑移的第一气道,所述外环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斜块复位的复位机构。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部单独将斜块抵紧在卷筒内壁,增加了抵紧的压力,使滑差环更加牢固的抱紧在卷筒上。
[0016]优选的,所述轴承座远离所述胀紧腔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轴承,所述隔套抵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内圈,所述隔套与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轴承座与隔套之间的转动连接,减小了他们之间的转动摩擦力,从而实现卷筒与驱动轴的分离。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气道包括开设于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胀紧腔体之间便于推动所述胀紧腔体滑移的气压腔,所述轴承座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气压腔连通的第一气孔,所述隔套外壁周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孔连接的外环槽,所述隔套内壁周向开设有内环槽,所述隔套与所述内环槽底部开设有与外环槽连通的第二气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气道将气体运送到气压腔当中,设立第一气道有利于气体顺利进入气压腔当中,增加气压腔,在初始位置时可以更好地将胀紧腔体推出,不会存在卡顿的现象。
[0020]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周向开设于所述外环外壁的限位环槽,所述限位环槽同时贯穿所述斜块外壁开设,所述限位环槽内设置有圈簧。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圈簧抱紧多个斜块,在取下卷筒时,圈簧通过挤压斜块实现复位,继而取下卷筒。
[0022]优选的,所述胀紧腔体远离所述轴承座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安装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弹簧槽的底部与所述外环靠近所述轴承座的端面。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胀紧腔体上安装压簧,用于推动胀紧腔体滑移复位。
[0024]优选的,所述外环外壁周向转动连接有便于上料的多个转轮。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差环在安装时可以更借助转轮进行安装,在取下时也更加的流畅,提高了滑差环的实用性。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抵紧部与摩擦带动部设置于外环内的两端,利用外环阻挡灰尘的渗入,避免由于灰尘造成的摩擦力增加,确保了产品使用的稳定性;利用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分别单独控制抵紧部与摩擦带动部,便于采用不同压力的高压气体执行抵紧和摩擦带动动作,从而精确调节斜块抱紧卷筒内壁的抵紧力,以及活塞抵紧外环内壁的压力,调节活塞对外环造成的摩擦力,更好地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胀紧腔体于外环内滑移设置,胀紧腔体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双气路滑差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13),所述外环(13)内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所述外环(13)与卷筒内壁固定的抵紧部,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摩擦带动所述外环转动的摩擦带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双气路滑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带动部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外环(13)内的张力腔体(17),所述张力腔体(17)外侧壁开设有多个活塞槽(18),所述活塞槽(18)内滑移连接有用于抵紧所述外环(13)内壁的活塞(14),所述张力腔体(17)上开设有便于所述活塞(14)滑移的第二气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双气路滑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腔体(17)远离所述活塞(14)的一端开设有轴承环槽(32),所述轴承环槽(32)内设置有第二轴承(20),所述第二轴承(20)的内圈抵接于所述张力腔体(17)的外壁,所述第二轴承(20)的外圈抵接于所述外环(13)的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双气路滑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包括周向开设于所述张力腔体(17)内壁的供气环槽(15),所述张力腔体(17)于所述供气环槽(15)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活塞槽(18)连通的第三气孔(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双气路滑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外环(13)端部的轴承座(5),所述轴承座(5)靠近所述外环(13)的一侧沿所述外环(13)轴线方向滑移连接有胀紧腔体(3),所述外环(13)外壁伸缩设置有用于抵紧卷筒内壁的多个斜块(2),所述斜块(2)靠近所述外环(13)轴线的一侧开设有外推斜面(4),所述胀紧腔体(3)远离所述轴承座(5)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斜块(2)的所述外推斜面(4)上,所述轴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代华郑尧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承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