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052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结构,包括基桩持力层以及位于所述基桩持力层上方的基桩穿越层,所述基桩穿越层贯穿设置有预制桩,且所述预制桩通过静压或锤击方式沉至所述基桩持力层,所述预制桩空心层内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浇筑有微膨胀混凝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人工干预持力层的方法,加固浅层土层,提高其地基承载力,使其具有持力层的效果,在加固后的土层上沉入高强预应力混凝土桩,形成一种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这样在保证承载力的基础上,大大缩减了基桩的长度,不但避免了产生泥浆而污染环境,同时能够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减少浪费。减少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形式随之产生,大批的桩基工程也纷纷涌现。富水软土地区建筑的基础形式往往采用桩基础,而由于作为基桩持力层的土层深度较深,使得基桩的长度大部分较长,一般为15~30米,有的甚至可达到40~50米。此类基桩施工成孔过程中产生大量泥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由于基桩长,施工时也需要消耗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可能产生材料浪费等问题,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结构,不仅能够缩减基桩的长度,同时还能够避免产生泥浆而污染环境。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结构,包括基桩持力层以及位于所述基桩持力层上方的基桩穿越层;
[0006]所述基桩穿越层贯穿设置有预制桩,且所述预制桩通过静压或锤击方式沉至所述基桩持力层,所述预制桩空心层内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浇筑有微膨胀混凝土。
[0007]所述钢筋笼底端设置有封底钢板,且所述封底钢板与所述预制桩一体设置。
[0008]所述基桩持力层从下到上依次为密实土体层、填充材料层以及干硬性混凝土层。
[0009]所述密实土体层通过桩机垂直夯实形成。
[0010]所述填充材料层至少包括废弃混凝土、砖渣、山皮石。
[001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人工干预持力层的方法,加固浅层土层,提高其地基承载力,使其具有持力层的效果,在加固后的土层上沉入高强预应力混凝土桩,形成一种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这样在保证承载力的基础上,大大缩减了基桩的长度,不但避免产生泥浆而污染环境,同时能够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基桩持力层;2、基桩穿越层;3、预制桩;4、钢筋笼;5、微膨胀混凝土;6、封底钢板;7、密实土体层;8、填充材料层;9、干硬性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请参见附图1,一种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结构,包括基桩持力层1以及位于所述基桩持力层1上方的基桩穿越层2;
[0016]所述基桩穿越层2贯穿设置有预制桩3,且所述预制桩3通过静压或锤击方式沉至所述基桩持力层1,所述预制桩3空心层内设置有钢筋笼4,所述钢筋笼4内浇筑有微膨胀混凝土5。
[0017]所述钢筋笼4底端设置有封底钢板6,且所述封底钢板6与所述预制桩3一体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微膨胀混凝土注入到预制桩3的空心层内,与钢筋笼4、封底钢板6形成基桩并与基础承台连接,实现了基桩的浇筑施工。
[0018]所述基桩持力层1从下到上依次为密实土体层7、填充材料层8以及干硬性混凝土层9。在本实施方式中,经过桩机的夯实形成了密实土体层7,随后注入填充料夯实继续夯击,最后放入干硬性混凝土,继续夯实至孔底标高,实现对基桩持力层的施工。
[0019]所述密实土体层7通过桩机垂直夯实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经桩机夯实后形成密实土体层7,具有良好的地基基础,保证上层基桩施工的牢靠性。
[0020]所述填充材料层8至少包括废弃混凝土、砖渣、山皮石。在本实施方式中,填充料主要由废弃混凝土、砖渣、山皮石等处理后组成,这样实现了建筑垃圾的二次利用。采用柱锤将填充料夯至进入土层一定深度,夯实填充料的同时挤密周围土体,随后在形成的夯坑中投放干硬性混凝土至与孔底齐平,三者组成一个整体使其承载力达到基桩持力层要求。
[0021]在施工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现场基桩结构的施工,具体为:
[0022]1、定位放线。按照施工图纸及测量控制点的关系,根据图纸位置进行定位放线。放出桩位后,用白粉等物品在地上画出圆形标记。
[0023]2、护筒埋设。采用长护筒,护筒内径须大于桩径150mm~200mm。采用机械与人工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埋设,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护筒埋设须保证垂直。
[0024]3、桩机就位。采用柱锤成孔,也可采用旋挖或长螺旋等方式辅助成孔。将桩机放置于桩位处,调试完毕检验无误后方可投入施工。
[0025]4、成孔施工。桩机就位后,开始成孔施工,成孔应保证垂直度,达到深度后,采用测绳检验,满足设计深度方可终孔。
[0026]5、夯实填充料。终孔确认后,将填充料填入桩孔中,采用柱锤进行持续夯击,对每次夯击的贯入度进行记录。
[0027]将填充料夯实后,继续夯击并记录下三击贯入度,若三击贯入度满足要求,则终止夯击;若未满足要求,则继续夯击以达到设计要求。
[0028]施工中测完三击贯入度后,应检查桩端土体是否回弹,当土体回弹量超过5cm时,应分析原因,处理后重新测量。
[0029]随后放入干硬性混凝土,继续夯实至孔底标高。
[0030]6、沉入高强预应力混凝土桩。高强预应力混凝土桩在工厂加工制作,达到强度后运至施工现场。采用静压或锤击方式将预制桩沉至已加固的持力层。
[0031]7、在预制桩空心内置入小钢筋笼并浇筑微膨胀混凝土,以满足基桩和基础承台的连接,至此,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施工完成。
[003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结构,包括基桩持力层(1)以及位于所述基桩持力层(1)上方的基桩穿越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桩穿越层(2)贯穿设置有预制桩(3),且所述预制桩(3)通过静压或锤击方式沉至所述基桩持力层(1),所述预制桩(3)空心层内设置有钢筋笼(4),所述钢筋笼(4)内浇筑有微膨胀混凝土(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干预持力层的基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钢筋笼(4)底端设置有封底钢板(6),且所述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刘淇王宝德张杰张光严崔军刘飞张艳淋李薄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