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栅
π
型薄膜晶体管光学感应器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感应器
,尤其涉及一种双栅π型薄膜晶体管光学感应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光学感应器在工业自动化、工业无损检测、人工智能、医学诊断、消费电子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以薄膜晶体管为基础的光学感应器具有成本低、易于大面积成像的优点。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光敏元件构成一个基本像素单元。为了增大感光面积、提高像素填充比,将薄膜晶体管与光敏元件集成,做成了双栅π型结构,薄膜晶体管的非晶硅沟道既作为电子通道,同时也用作感光,因此非晶硅厚度达到数千埃而两端为π尾区域,非晶硅只作为电子通道,厚度较薄。
[0003]薄膜晶体管沟道用作感光区,若沟道跨度(即沟道长度)太大(比如超过40μm),会导致输出电流太小,容易受噪声影响、造成电输出失真,因此双栅π结构薄膜晶体管感应器常用多沟道感光。相对于单沟道的普通薄膜晶体管结构,增加了感光沟道的,两个感光单元之间的连接长度过长,由此造成了额外的电学负载,漏极与栅极、漏极与顶栅之间产生寄生电容,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栅π型薄膜晶体管光学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包括:基板;栅极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基板;绝缘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基板和所述栅极层;非晶硅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绝缘层;n型非晶硅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非晶硅层;源极层和漏极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n型非晶硅层;第一钝化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源极层和漏极层;光栅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钝化层;第二钝化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光栅层;相邻的所述感光单元的所述源极层和漏极层互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栅π型薄膜晶体管光学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感光单元之间的间距小于5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栅π型薄膜晶体管光学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感光单元之间的间距不超过3μm。4.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