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83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胎的胎面花纹具备中央环岸部,在中央环岸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具备中间环岸部。其中,在该中央环岸部的区域未设有槽,而设有向两侧的周向主槽开口且刀槽花纹宽度宽的第一刀槽花纹和配置于相邻的邻接第一刀槽花纹间,向两侧的周向主槽开口且刀槽花纹宽度窄的第二刀槽花纹。在该中间环岸部的区域设有具有向与该中间环岸部相接的周向主槽开口的开口端的中间横纹槽。在轮胎圆周上的任意位置,该邻接第一刀槽花纹的该开口端间的沿轮胎周向的距离都等于该中间横纹槽中的邻接的中间横纹槽的该开口端间的距离,其中,该中间横纹槽中的邻接的中间横纹槽在轮胎周向上至少一部分的开口端间的区域与该邻接第一刀槽花纹的该开口端间的沿轮胎周向的区域重叠。纹的该开口端间的沿轮胎周向的区域重叠。纹的该开口端间的沿轮胎周向的区域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轮胎的胎面花纹设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槽和横截由两个周向主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划分出的环岸部的横纹槽、刀槽花纹。全季节用充气轮胎(以下称为全季节轮胎)被定位为用于非积雪期的通常的所谓的“夏季轮胎”与被称为冬季轮胎的雪地轮胎的中间的轮胎,在北美洲、欧洲被广泛地使用。对于该全季节轮胎,要求有优异的积雪路面上的驾驶性能和制动/驱动性能(雪上性能),因此由增加边缘成分的目的而在该全季节轮胎上除了设有轮胎周向主槽之外,还设有许多刀槽花纹、横纹槽。
[0003]例如,已知有确保了雪上性能并且提高了胎面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耐不均匀磨耗性的充气轮胎(专利文献1)。
[0004]该充气轮胎具有:中央周向主槽,形成于胎面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沿轮胎周向延伸;外侧周向主槽,形成于比胎面上的中央周向主槽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且在该中央周向主槽的旁边,沿轮胎周向延伸;横向主槽,形成于胎面,沿与轮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分别与中央周向主槽和外侧周向主槽连通,以胎面表面为基准的槽深度比中央周向主槽的槽深度深且比外侧周向主槽的槽深度浅;以及中央花纹块,由中央周向主槽、外侧周向主槽以及横向主槽划分出。此外,在中央周向主槽的槽底设有刀槽花纹。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2449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在上述充气轮胎中,能通过由横向主槽形成的中央花纹块的边缘来确保雪上性能。而且,横向主槽分别与中央周向主槽和外侧周向主槽连通,横向主槽的槽深度设定得比外侧周向主槽的槽深度浅,并且中央周向主槽的槽深度设定得比横向主槽浅,因此能确保中央花纹块的刚性、抑制轮胎在负载转动时的中央花纹块的过度的变形、抑制中央花纹块的胎踵胎趾磨耗。由此,能确保雪上性能,并且提高胎面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耐不均匀磨耗性。
[0010]上述充气轮胎确保雪上性能并且具备优异的耐不均匀磨耗性,但在将这样的胎面花纹应用于轿车用全季节轮胎的情况下,并不一定能发挥出适合轿车的噪音性能。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与上述胎面花纹不同的新的胎面花纹能至少维持雪上性能的同时提高噪音性能的轮胎。
[0012]技术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具有胎面花纹的轮胎。
[0014]所述胎面花纹具备:
[0015]第一内侧周向主槽和第二内侧周向主槽,设置为以隔着轮胎赤道线的方式以所述轮胎赤道线为中心分别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绕轮胎周向一周;
[0016]第一外侧周向主槽和第二外侧周向主槽,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和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各自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绕轮胎周向一周;
[0017]中央环岸部,设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之间;以及
[0018]第一中间环岸部和第二中间环岸部,设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与所述第一外侧周向主槽之间和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与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之间。
[0019]在所述中央环岸部的区域未设有槽,而设有多个第一刀槽花纹和第二刀槽花纹,所述多个第一刀槽花纹沿所述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具有向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和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开口的开口端,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中的在所述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邻接第一刀槽花纹间的轮胎周向的区域,具有向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和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开口的开口端,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分别的刀槽花纹宽度比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宽度窄,
[0020]在所述第一中间环岸部和所述第二中间环岸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区域设有多个中间横纹槽,所述多个中间横纹槽具有向所述第一外侧周向主槽、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以及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中的至少一个开口的开口端,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0021]在所述中间横纹槽中,在轮胎圆周上的任意位置处,都具有开口端位于所述邻接第一刀槽花纹的开口端间的沿轮胎周向的轮胎圆周上的范围内的一个注目中间横纹槽,
[0022]所述多个中间横纹槽中的在轮胎周向上与所述注目中间横纹槽相邻的中间横纹槽与所述注目中间横纹槽的所述开口端间的沿轮胎周向的距离等于所述邻接第一刀槽花纹的所述开口端间的沿轮胎周向的距离。
[0023]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区域设有第一中间横纹槽作为所述中间横纹槽,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沿随着从所述第一外侧周向主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行进而向轮胎周向的第三侧行进的倾斜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区域内闭塞,
[0024]在所述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区域还设有第三刀槽花纹,所述第三刀槽花纹从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的闭塞端朝向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沿所述倾斜方向延伸,向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开口,
[0025]在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对置的刀槽花纹壁面的一方沿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延伸方向设有倒角。
[0026]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刀槽花纹中的所述倒角设于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对置的两个刀槽花纹壁面中的处于与所述第三侧相反侧的第四侧的刀槽花纹壁面。
[0027]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设有第二中间横纹槽作为所述中间横纹槽,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分别向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和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开口,
[0028]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具有槽深度比其他部分浅的部分,所述槽深度浅的部分相对于槽深度比所述槽深度浅的部分的槽深度深的部分处于所述第二侧,从而所述槽深度浅的部分包括向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开口的开口端。
[0029]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具备:一对倾斜槽部,从分别向所述第二内侧周向
主槽和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开口的所述开口端向轮胎周向的一方的一侧行进并且彼此靠近;以及槽弯曲部,将所述一对倾斜槽部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向所述轮胎周向的所述一方的一侧突出的方式弯曲,
[0030]所述一对倾斜槽部中的处于所述第二侧的倾斜槽部的长度比处于所述第一侧的倾斜槽部的长度长,所述槽深度浅的部分设于所述一对倾斜槽部中的处于所述第二侧的倾斜槽部的范围内。
[0031]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外侧周向主槽和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分别具备连续至轮胎宽度方向的接地端的第一侧方环岸部和所述第二侧方环岸部,
[0032]在所述第一侧方环岸部的区域设有第一侧方横纹槽,所述第一侧方横纹槽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向所述第一外侧周向主槽延伸并向所述第一外侧周向主槽开口,
[0033]在所述第二侧方环岸部的区域设有第二侧方横纹槽和第四刀槽花纹,所述第二侧方横纹槽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朝向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延伸并不向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开口地闭塞,槽宽比所述第一侧方横纹槽的槽宽宽,所述第四刀槽花纹从所述第二侧方横纹槽的闭塞端延伸并向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开口。
[0034]优选的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备具有胎面花纹的胎面部的轮胎,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胎面花纹具备:第一内侧周向主槽和第二内侧周向主槽,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和第二内侧周向主槽设置为以隔着轮胎赤道线的方式以所述轮胎赤道线为中心分别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绕轮胎周向一周;第一外侧周向主槽和第二外侧周向主槽,所述第一外侧周向主槽和第二外侧周向主槽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和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各自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绕轮胎周向一周;中央环岸部,所述中央环岸部设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之间;和第一中间环岸部和第二中间环岸部,所述第一中间环岸部和第二中间环岸部设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与所述第一外侧周向主槽之间和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与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之间,在所述中央环岸部的区域未设有槽,而设有:多个第一刀槽花纹和一个或多个第二刀槽花纹,所述多个第一刀槽花纹沿所述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具有向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和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开口的开口端,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刀槽花纹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刀槽花纹中的在所述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邻接第一刀槽花纹间的轮胎周向的区域,具有向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和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开口的开口端,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宽度比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宽度窄,在所述第一中间环岸部和所述第二中间环岸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区域设有多个中间横纹槽,所述多个中间横纹槽具有向所述第一外侧周向主槽、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以及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中的至少一个开口的开口端,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关于所述中间横纹槽,在轮胎圆周上的任意位置处,都具有开口端位于所述邻接第一刀槽花纹的开口端间的沿轮胎周向的轮胎圆周上的范围内的一个注目中间横纹槽,所述多个中间横纹槽中的相对于所述注目中间横纹槽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中间横纹槽与所述注目中间横纹槽的所述开口端间的沿轮胎周向的距离等于所述邻接第一刀槽花纹的所述开口端间的沿轮胎周向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在所述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区域设有第一中间横纹槽作为所述中间横纹槽,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沿随着从所述第一外侧周向主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行进而向轮胎周向的第三侧行进的倾斜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区域内闭塞,在所述第一中间环岸部的区域还设有第三刀槽花纹,所述第三刀槽花纹从所述第一中间横纹槽的闭塞端朝向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沿所述倾斜方向延伸,向所述第一内侧周向主槽开口,在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对置的刀槽花纹壁面的一方沿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延伸方向设有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三刀槽花纹中的所述倒角设于所述第三刀槽花纹的对置的两个刀槽花纹壁面
中的处于与所述第三侧相反侧的第四侧的刀槽花纹壁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在所述第二中间环岸部的区域设有第二中间横纹槽作为所述中间横纹槽,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分别向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和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开口,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具有槽深度比其他部分浅的部分,所述槽深度浅的部分相对于槽深度比所述槽深度浅的部分的槽深度深的部分处于所述第二侧,从而所述槽深度浅的部分包括向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开口的开口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中间横纹槽具备:一对倾斜槽部,所述一对倾斜槽部从分别在所述第二内侧周向主槽和所述第二外侧周向主槽开口的所述开口端向轮胎周向的一方的一侧行进并且彼此靠近;以及槽弯曲部,所述槽弯曲部将所述一对倾斜槽部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向所述轮胎周向的所述一方的一侧突出的方式弯曲,所述一对倾斜槽部中的处于所述第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幸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