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硫酸配置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45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稀硫酸配置装置技术领域,用于提高配置釜的散热效果,增强稀硫酸配置过程中的安全性,具体涉及一种稀硫酸配置釜,包括配置釜本体,配置釜本体顶部连接有搅拌结构,底部连接有出液管,配置釜上连接有进水管和进酸管,进水管连接储水罐,进酸管连接浓硫酸储罐,配置釜本体设置为由内壁和外壁形成的夹层结构,夹层结构内螺旋连接有冷凝水管,冷凝水管上连接有水泵,冷凝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与冷凝水箱连接,冷凝水箱内连接有冷凝器;该稀硫酸配置釜通过设置散热结构,即可将浓硫酸稀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也无需为了散热而停止稀释操作,提高了稀硫酸的配置效率。提高了稀硫酸的配置效率。提高了稀硫酸的配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硫酸配置釜


[0001]本技术涉及稀硫酸配置装置
,用于提高配置釜的散热效果,增强稀硫酸配置过程中的安全性,具体涉及一种稀硫酸配置釜。

技术介绍

[0002]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许多金属发生反应,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能,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需谨慎使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也广泛应用于净化石油、金属冶炼以及染料等工业中。
[0003]稀硫酸通常是使用浓硫酸进行配置的,在配置过程中将浓硫酸加入水中进行稀释处理,即可得到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在浓硫酸加入水中进行稀释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导致配置釜内的温度升高,此时需要停止向配置釜内加浓硫酸,否则会造成危险,由于现有的配置釜散热效果不好,通常会对稀硫酸的配置进程造成较大的影响,降低了稀硫酸的配置效率。而且现有的配置釜无法实现对稀硫酸浓度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稀硫酸配置釜存在散热效果不好、配置效率低下、无法对稀硫酸的浓度进行控制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稀硫酸配置釜,该稀硫酸配置釜通过设置散热结构,即可将浓硫酸稀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也无需为了散热而停止稀释操作,提高了稀硫酸的配置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稀硫酸配置釜,包括配置釜本体,所述配置釜本体顶部连接有搅拌结构,底部连接有出液管,所述配置釜上连接有进水管和进酸管,所述进水管连接储水罐,进酸管连接浓硫酸储罐,所述配置釜本体设置为由内壁和外壁形成的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内螺旋连接有冷凝水管,所述冷凝水管上连接有水泵,所述冷凝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与冷凝水箱连接,所述冷凝水箱内连接有冷凝器。
[0006]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稀硫酸配置釜配置稀硫酸时,首先通过进水管将储水罐内的水抽入到配置釜本体内,然后再通过进酸管将浓硫酸储罐内的浓硫酸缓慢加入到配置釜本体内,同时将连接在冷凝水管上的水泵开启、将冷凝水箱中的冷凝器开启、将搅拌结构开启,通过水泵将冷凝水箱内的冷凝水抽入到冷凝水管内实现对配置釜本体内部产生的热量的降温效果,经过热交换之后的冷凝水回到冷凝水箱内,通过冷凝器对其进行及时的降温处理,即可使冷凝水管内的水始终处于低温循环的状态;经过稀释后得到的稀硫酸通过配置釜本体底部的出液管排出即可。
[0007]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连接在配置釜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延伸至配置釜外部并连接驱动搅拌轴旋转的驱动结构。
[0008]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搅拌轴连接。
[0009]在浓硫酸加入到配置釜本体内部之后,通过电机提供的动力驱动搅拌轴旋转,进而使连接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转动,即可对配置釜本体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混匀,提高浓硫酸的稀释效率。
[0010]本申请将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不仅使搅拌过程更加的稳定,同时也便于调整搅拌轴的旋转速度,对浓硫酸的稀释流程的控制更加的放便,安全程度也更高。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和进酸管上均连接有液压泵和流量计。
[0012]本申请通过在进水管和进酸管上连接流量计,即可通过流量计检测进入到配置釜本体内的水量和酸量,实现初步估计稀硫酸的浓度的效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进酸管上连接有电磁阀,所述配置釜本体内部连接有酸度检测计,所述酸度检测计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所述配置釜本体的外壁上连接有与酸度检测计电连接的酸度显示屏和用于调节酸度检测计的控制器。
[0014]本申请通过在配置釜本体内部连接酸度检测计,即可通过酸度检测计随时检测配置的稀硫酸的酸度,同时通过酸度显示屏显示检测到的酸度值,便于工作人员精确控制配置的稀硫酸的浓度,同时将酸度检测计与电磁阀电连接,还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稀硫酸浓度的效果,即通过控制器调节预期的酸度值,当酸度检测计检测到配置釜内的酸度达到预期设定值之后,酸度检测计将信号传递给电磁阀,将电磁阀关闭,停止向配置釜内加入浓硫酸,即实现了自动化控制酸浓度的效果。
[0015]进一步的,所述配置釜本体的外壁采用导热材料制作。
[0016]本申请将配置釜本体的外壁采用导热材料制作,进一步提高了配置釜本体在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散热效果。
[0017]进一步的,所述配置釜本体内连接有液位检测器,所述配置釜本体外部连接有与所述液位检测器电连接的液位显示器。
[0018]本申请通过在配置釜本体内部连接液位检测器,即可随时检测配置釜本体内的液位值,便于进一步控制酸和水的加入量。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申请的稀硫酸配置釜通过设置散热结构,即可将浓硫酸稀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也无需为了散热而停止稀释操作,提高了稀硫酸的配置效率;
[0021](2)本申请将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不仅使搅拌过程更加的稳定,同时也便于调整搅拌轴的旋转速度,对浓硫酸的稀释流程的控制更加的放便,安全程度也更高;
[0022](3)本申请通过在进水管和进酸管上连接流量计,即可通过流量计检测进入到配置釜本体内的水量和酸量,实现初步估计稀硫酸的浓度的效果;
[0023](4)本申请通过在配置釜本体内部连接酸度检测计,即可通过酸度检测计随时检测配置的稀硫酸的酸度,同时通过酸度显示屏显示检测到的酸度值,便于工作人员精确控制配置的稀硫酸的浓度,同时将酸度检测计与电磁阀电连接,还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稀硫酸浓度的效果,即通过控制器调节预期的酸度值,当酸度检测计检测到配置釜内的酸度达到预期设定值之后,酸度检测计将信号传递给电磁阀,将电磁阀关闭,停止向配置釜内加入浓
硫酸,即实现了自动化控制酸浓度的效果;
[0024](5)本申请将配置釜本体的外壁采用导热材料制作,进一步提高了配置釜本体在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散热效果;
[0025](6)本申请通过在配置釜本体内部连接液位检测器,即可随时检测配置釜本体内的液位值,便于进一步控制酸和水的加入量。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稀硫酸配置釜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记为:11

浓硫酸储罐,12

进酸管,13

液压泵,14

液位检测器,15

流量计,16

电磁阀,17

配置釜本体,18

电机,19

搅拌轴,21

进水管,22

酸度显示屏,23

搅拌叶,24

酸度检测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硫酸配置釜,包括配置釜本体(17),所述配置釜本体(17)顶部连接有搅拌结构,底部连接有出液管(28),所述配置釜上连接有进水管(21)和进酸管(12),所述进水管(21)连接储水罐(25),进酸管(12)连接浓硫酸储罐(1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釜本体(17)设置为由内壁和外壁形成的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内螺旋连接有冷凝水管(26),所述冷凝水管(26)上连接有水泵,所述冷凝水管(26)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与冷凝水箱(29)连接,所述冷凝水箱(29)内连接有冷凝器(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硫酸配置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包括连接在配置釜内的搅拌轴(19),所述搅拌轴(19)上连接有搅拌叶(23),所述搅拌轴(19)延伸至配置釜外部并连接驱动搅拌轴(19)旋转的驱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稀硫酸配置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1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世敏程演
申请(专利权)人:武威海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