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科甲专利>正文

电磁波电路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28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4
一种高效、低成本、低功耗,无需线路连接的,立体化布局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磁波电路技术,是由两条平行的电磁波主通道链,和n(n=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波电路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电路领域的技术,特别是电磁波电路技术是电路领域的新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过去的电路技术,大部分是由电场特性来决定电路,由于他单一频率传输特性,带来了复杂电路的绝缘和布线困难,严重制约远距离传输和高集成化电路发展。因此,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集成电路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特别是超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越来越庞大的数据存储容量限制,以及各种数学函数的高速运算等等,都遇到了瓶颈。基础配套工程庞大,投入成本高,应用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的电磁波应用技术,只是限制在通信传播输送领域,在电路领域是空白,严重的制约了社会文明和经济建设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要解决电路越来越复杂,设备无法微型化问题,只有从电路基础技术上突破,才能达到高效、低成本。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充分表达电磁波特性的装置,以光速传播,可以混频传输,可以多频传输,实现一物同时产生多种功能,即电磁波电路技术。
[0004]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波电路技术,是由两条平行的电磁波主通道链,和n(n=5-∞)条电磁波栅栏通道,组成电磁振子结构,直接应用电磁波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转换的功能,和其多频率同时一起以光速传播,以及在不同媒质中传播,会有不同的折射率的电磁特性,在传输途中就能实现信号混频、调制、选频、解调、整形、振荡、放大、转换等各种各样电子电路组件功能,将各种复杂的电子电路高度简化优化,让各种功能组件进行纳米级微型化。最关键的是,这些复杂环节组件的信号输入和输出,都是无需线路连接,他们可以紧密的共同相处在同一个空间里,实现立体化布局,完全无死角的充分发挥空间效率。省去了许许多多的中间转换和传输环节,有效避免了各种干扰源,省去了复杂庞大的基础配套工程,为超级系统高度集成微型化打开了方便之门。
[0006]有益效果
[0007]电磁波电路技术,由于他的电路简化优化,纳米级微型化,以及无需线路连接的立体化布局,省去了繁杂的中间转换输送环节,一小片薄膜纸就能够替代或者超过现在的家庭计算机中的CPU,足球场体积大小的超级计算机或数据库,可以浓缩到一台面包车体积大小,甚至更小,同时运算速度和效率,都将大幅度提升,功能损耗大幅度下降。大大的节约了投资和运营成本,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快速高效的绿色发展。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俯视图。
[0011]图中部件说明:1.电磁波左主通道链下端,2.电磁波左栅栏通道电磁振荡球,3.电磁波左栅栏通道磁场材料,4.电磁波左栅栏通道电场材料,5.电磁波左栅栏通道电磁振荡球,6.电磁波左栅栏通道磁场材料,7.电磁波左栅栏通道电磁振荡球,8.电磁波左栅栏通道电场材料,9.电磁波左栅栏通道电磁振荡球,10.电磁波左栅栏通道磁场材料,11.电磁波左主通道链上端,12.电磁波左栅栏通道电磁振荡球,13.栅栏通道中间段电磁振荡器1,14.电磁波右栅栏通道电磁振荡球,15.电磁波右主通道链上端,16.电磁波右栅栏通道电场材料,17.栅栏通道中间段电磁调制器1,18.电磁波右栅栏通道电磁振荡球,19.电磁波右栅栏通道磁场材料,20.栅栏通道中间段电磁混频器1,21.电磁波右栅栏通道电磁振荡球,22.电磁波右栅栏通道电场材料,23.栅栏通道中间段电磁整形器1,24.电磁波右栅栏通道电磁振荡球,25.电磁波右栅栏通道磁场材料,26.电磁波右栅栏通道电磁振荡球,27.电磁波右栅栏通道电场材料,28.栅栏通道中间段电磁选频器1,29.电磁波右主通道链下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电磁波电路技术,特别是以电磁振子方式的电磁波电路技术,其原理实施例如:图1中的(1)(11)(15)(29)共同组成两条平行的电磁波主通道链,是电磁振子的主振荡器,通过左右上下各一端交叉与外电路连接,也可以通过左右上下各一端交叉与接收器或发射器连接,将电磁波信号输入或输出;两条平行的电磁波主通道链的中间距离尽可能的小,可以从几纳米到几毫米之间的n(n=1-∞)次选择;主通道链截面如图2所示,以圆柱形结构为主,圆柱形直径的大小,以及主通道链的总长度,都是尽可能的小,同样也可以尽可能的长,可以单个分散紧密分布,也可以头尾连接应用。主通道链的材料,可以是同一种电磁波传导材料,也可以是多种电磁波传导材料分段交错结构,都要根据电磁振子所执行的具体任务而定。
[0013]图1中的(2)(3)(4)(5)(6)(7)(8)(9)(10)(12)(13)(14)(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共同组成栅栏格式中间振荡器,其中(13)栅栏通道中间段电磁振荡器1,(17)栅栏通道中间段电磁调制器1,(20)栅栏通道中间段电磁混频器1,(23)栅栏通道中间段电磁整形器1,(28)栅栏通道中间段电磁选频器1,每一条栅栏是一条电磁波振荡器,每一个栅栏格是一个电磁频谱带振荡器。他们除支撑两条平行的电磁波主通道链以外,还共同组成了电磁振荡器的各种信号转换功能结构,通过他们将电磁信号转换成各种各样的信号输出,或者从外面接收各种信号输入。(2)(3)(4)(6)(7)(8)(10)(11)(14)(15)(16)(18)(19)(21)(22)(24)(25)(26)(27)为各不相同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材料,但是这些材料之间,有电磁耦合互补特性配对关系,才能出现在同一条栅栏电磁波通道上,他们的截面可以出现各种形状,截面的大小,可以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的n(n=1-∞)次选择;以及(2)(5)(7)(9)(12)(14)(18)(21)(24)(26)电磁振荡球的大小、形状、材料、结构等,这些都是根据电磁振子所执行的具体任务而定。
[0014]就是说电磁振子除了完成与外面信号交流之外,还能完成内部各种功能需要的信号转换,甚至是物质与能量相互转换的自我循环供给,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电磁波电路技术装置,免去了复杂的空间占有率,或者说高效的利用了所有的空间。
[0015]优点:电磁振子可大可小,可以从几纳米到几毫米之间的n(n=1-∞)次选择;可以单个出现,也可以n(n=1-∞)个进行电磁振子集合群应用选择,可以按达到最佳运行效果
为标准的任意外形出现不受任何应用场景条件限制,如散热条件需要;可以立体化的超大规模集成化,在许多数字化电子设备电路中应用,能够超大幅度的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大大的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实现环保绿色生产。
[0016]缺点:是电磁振子的寿命周期有限度,相对于过去的各种电子元件电路,使用寿命要短一些,原因是振子材料容易疲劳,更新换代周期接近现代电子电路周期下限。当然,随着新材料的发展,和电磁振子内部自我补偿修复功能技术的完善,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波电路技术,特别是由两条平行的电磁波主通道链,和n(n=5-∞)条电磁波栅栏通道,组成电磁振子结构,直接应用电磁波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转换的功能,和其多频率同时一起以光速传播,以及在不同媒质中传播,会有不同的折射率的电磁特性,在传输途中就能实现信号混频、调制、选频、解调、整形、振荡、放大、转换等各种各样电子电路组件功能,将各种复杂的电子电路高度简化优化,让各种功能组件进行纳米级微型化;最关键的是,这些复杂环节组件的信号输入和输出,都是无需线路连接,他们可以紧密的共同相处在同一个空间里,实现立体化布局,完全无死角的充分发挥空间效率;省去了许许多多的中间转换和传输环节,有效避免了各种干扰源,省去了复杂庞大的基础配套工程,为超级系统高度集成微型化打开了方便之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电路技术,其特征是:原理实施例如:图1中的(1)(11)(15)(29)共同组成两条平行的电磁波主通道链,是电磁振子的主振荡器,通过左右上下各一端交叉与外电路连接,也可以通过左右上下各一端交叉与接收器或发射器连接,将电磁波信号输入或输出;两条平行的电磁波主通道链的中间距离尽可能的小,可以从几纳米到几毫米之间的n(n=1-∞)次选择;主通道链截面如图2所示,以圆柱形结构为主,圆柱形直径的大小,以及主通道链的总长度,都是尽可能的小,同样也可以尽可能的长,可以单个分散紧密分布,也可以头尾连接应用,主通道链的材料,可以是同一种电磁波传导材料,也可以是多种电磁波传导材料分段交错结构,都要根据电磁振子所执行的具体任务而定;图1中的(2)(3)(4)(5)(6)(7)(8)(9)(10)(12)(13)(14)(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共同组成栅栏格式中间振荡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H零四B一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王科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