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05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废池、沉淀池、缓冲池和排废管,承废池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的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4根支撑杆,位于底板的4个角,相邻的支撑杆之间设有过滤框,过滤框上设有滤网,内壳的顶部设有4块连接板,连接板设于支撑杆的上方,连接板上设有承接块;承废池内还设有过滤网,过滤网设于承接块上;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滤网的孔径,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间隙,内壳的底部还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上设有转动扇;承废池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转动杆传动连接;外壳上设有排出口,外壳与沉淀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处理废水中的废渣以及重金属,达到废水排放过程中不堵塞下水道的技术效果。水排放过程中不堵塞下水道的技术效果。水排放过程中不堵塞下水道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的
,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含有金属屑、大型杂质的废水,如果直接将含有废渣或金属屑的废水直接排进下水道,不仅会污染环境,长期排放还会堵塞下水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用于处理废水中的废渣以及重金属,从而达到废水排放过程中不堵塞下水道的技术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废池、沉淀池、缓冲池和排废管,所述承废池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由5 块支撑板组合而成,形成一开口向上的正方体,所述内壳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4根支撑杆,位于所述底板的4个角,相邻的支撑杆之间设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上设有滤网,所述内壳的顶部设有4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支撑杆的上方,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承接块;
[0005]所述承废池内还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承接块上;所述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滤网的孔径;
[0006]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内壳的底部还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转动扇;
[0007]所述承废池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杆传动连接;
[0008]所述外壳上设有排出口,所述外壳与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端部设有拉取杆,所述拉取杆紧贴与所述连接板,所述拉取杆的端部还设有横杆,所述拉取杆与所述横杆形成倒L型。
>[0010]又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横杆上设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能够插入所述安装槽内。
[0011]再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包括流动室和沉淀室,所述流动室设于所述沉淀室的上方,所述流动室内设有流通管道,所述流通管道内设有磁性棒,所述流通管道呈s型排布;
[0012]所述沉淀室上设有排废口,所述排废口与所述缓冲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缓冲池包括上端开口的半圆管,以及用于封盖所述半圆管的盖板。
[0014]优选的,所述半圆管的外臂上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嵌槽,所述盖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连接耳连接的嵌块,所述嵌块与所述嵌槽相适配。
[0015]再进一步的,所述半圆管内壁的底部设有半圆弧板,所述半圆弧板紧贴所述半圆管内壁。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通过承废池、沉淀池、缓冲池和排废管,通过承废池将废水中大型杂质进行去除,该承废池主要包括内壳和外壳,该内壳和外壳之间设有间隙,除此之外,内壳上
半部分设置有过滤网,废水优先通过过滤网到达内壳的下半部分,该下半部分设置有滤网,该滤网的孔径小于过滤网的孔径,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转动扇加快下半部分废水的流动,使其废水再一次从滤网中排出至间隙上,最后通过管道流出至沉淀池,在沉淀池内通过磁性棒,将废水中的金属屑进行吸附,使其大部分的金属屑被去除,最后通过沉淀池和缓冲池进行充分的沉淀,沉降相对较轻的金属屑,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使其废水排放至排放管,已达到排放不堵塞下水管,以及不污染环境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内壳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内壳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半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的缓冲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0

承废池,110

外壳,111

安装槽,120

内壳,121

底板,122

支撑杆,123

滤网,124

连接板,125

承接块,126

过滤网,127

转动杆,128
‑ꢀ
转动扇,129

拉取杆,130

横杆,131

插接杆,200

沉淀池,210

流动室, 211

流通管道,212

磁性棒,220

沉淀室,300

缓冲池,310

半圆管,311
‑ꢀ
连接耳,312

半圆弧板,320

盖板,321

嵌块,400

排废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参见附图1到7对本技术的最优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9]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承废池100、沉淀池200、缓冲池300和排废管400,其中承废池100是用来承接转出来的废水,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杂质主要是有一些废渣、金属屑,为了达到清理杂质的目的,因此对承废池100做了更多的改进。
[0030]该承废池100主要包括内壳120和外壳110,如图1

3中所示,该外壳110 是由5块支撑板组合而成,形成一开口向上的正方体,该内壳120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其中下部分是由底板121和4根支撑杆122构成,该4根支撑杆122分别位于底板121的4个角,除此之外,相邻支撑杆122之间设置有过滤框,该过滤框上安装有滤网123,该底板121上还设有转动杆127,该转动杆127上设有转动扇128,该转动杆127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使其转动扇128转动。
[0031]内壳120的上部分是:在支撑杆122的上方设有连接板124,该连接板124 上设有承接块125,承接块125则是用来承接过滤网126。
[0032]将内壳120安装在外壳110内,将过滤网126安装在承接块125上,内壳 120上的转
动杆127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使其转动杆 127转动,带动转动扇128转动,废水再管道的作用下向承废池100流入,废水先通过过滤网126,并在过滤网126的作用下将其大型杂质过滤掉,废水再流入至内壳120的下方,在转动杆127转动的过程中,将废水向外排除,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废池、沉淀池、缓冲池和排废管,所述承废池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4根支撑杆,位于所述底板的4个角,相邻的支撑杆之间设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上设有滤网,所述内壳的顶部设有4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支撑杆的上方,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承接块;所述承废池内还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承接块上;所述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滤网的孔径,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内壳的底部还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转动扇;所述承废池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杆传动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排出口,所述外壳与所述沉淀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的端部设有拉取杆,所述拉取杆紧贴与所述连接板,所述拉取杆的端部还设有横杆,所述拉取杆与所述横杆形成倒L型。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幸晋渝刘克威罗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