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死的长条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900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条地漏,旨在提供一种防堵死的长条地漏,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防堵死的长条地漏,包括相互盖合的地漏本体和地漏盖,所述地漏本体内开设有承接槽,所述地漏盖位于承接槽内,且地漏盖的四边固定设有裙边,所述地漏本体中间开设有漏水口,地漏盖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条形漏孔,还包括:通水筒,所述通水筒的顶端固定设在漏水口的内壁上;侧漏结构,所述侧漏结构安装设在地漏本体的下表面,通过在地漏本体的下方设置侧漏结构,使得瞬间漏水量过大,依靠漏水口无法完成顺畅排水时,多余的污水可以通过侧漏结构排出,有效防止地漏堵死,而造成地面大面积积水,提高地漏的使用寿命以及延长清理周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地漏技术领域。漏技术领域。漏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死的长条地漏


[0001]本技术属于地漏
,特指一种防堵死的长条地漏。

技术介绍

[0002]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地漏作为排除地面积水的一个重要器具,应该具备两个基本效果:一是排水顺畅,能够最大程度防止堵死而造成地面积水,二是预防反臭,能够有效防止下水道中的臭气从地面飘出。
[000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2327288.4)公开了一种地漏,包括上盖和水槽,上盖沿着自身轴向的侧边设有若干个凸起部,相邻凸起部之间留有第一间距,凸起部插接于水槽的开口上,达到可便于有效地降低上盖插入水槽后发生弯曲变形的几率,以及降低上盖受到重压后凹陷于水槽内的几率,上盖可方便快捷地完成在水槽上的安装与拆卸,长型且倾斜的水槽可便于减少水槽积水的目的,但该申请在过滤装置处容易因长时间使用而导致杂物堆积,从而造成地漏的堵死,地面产生积水,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清理间隔长的防堵死的长条地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死的长条地漏,包括相互盖合的地漏本体和地漏盖,所述地漏本体内开设有承接槽,所述地漏盖位于承接槽内,且地漏盖的四边固定设有裙边,所述地漏本体中间开设有漏水口,地漏盖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条形漏孔,还包括:
[0006]通水筒,所述通水筒的顶端固定设在漏水口的内壁上;
[0007]侧漏结构,所述侧漏结构安装设在地漏本体的下表面。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漏结构包括:
[0009]侧漏斗,所述侧漏斗位于本体的外表面,且顶端与本体固定连接,底端与通水筒固定连接;
[0010]侧漏孔,所述侧漏孔为若干个,且等间距开设在本体位于承接槽的内壁上;
[0011]封板,所述封板位于侧漏孔内,且顶端与侧漏孔的内壁铰连接;
[0012]其中,所述通水筒外表面开设有若干长条孔,所述长条孔与侧漏斗的底端相对应设置,所述封板只能向靠近侧漏斗的一侧开启。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漏结构还包括:
[0014]通孔,所述通孔为若干个,且均开设在地漏盖的裙边上,并与侧漏孔相对应设置;
[0015]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定设在通孔的内壁上。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漏结构还包括:
[0017]增重块,所述增重块为若干个,且分别固定设在封板的底端并靠近通孔的一面上。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0019]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安装设在通水筒内;
[0020]其中,所述过滤结构包括:
[0021]防臭桶,所述防臭桶的顶端搭接在通水筒的上端面;
[0022]过滤盖,所述过滤盖的顶端搭接在防臭桶的上端面;
[0023]绞碎装置,所述绞碎装置安装设在防臭桶内,且位于过滤盖的下方。
[002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绞碎装置包括:
[0025]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与防臭桶的内壁轴承连接;
[0026]叶片,所述叶片为若干个,且圆周等间距固定设在转轴中段的外表面;
[0027]螺旋刀轴,所述螺旋刀轴为两个,且均套设在转轴的外表面,并分别位于叶片的两端;
[0028]其中,所述叶片采用水车式。
[002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盖包括:
[0030]圆孔,所述圆孔开设在过滤盖的中间,且与叶片相对应设置;
[0031]水滴孔,所述水滴孔为若干个,且圆周等间距开设在过滤盖上,并位于圆孔远离轴心的一侧;
[0032]其中,所述水滴孔与螺旋刀轴相对应设置。
[003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0034]提槽,所述提槽为两个,且分别开设在地漏盖的两端;
[0035]过滤袋,所述过滤袋固定设在提槽内。
[003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7]1.通过在地漏本体的下表面安装设置侧漏结构,使得在瞬间漏水量过大时,仅依靠漏水口无法完成顺畅排水,多余的污水可以通过侧漏结构进行排出,有效防止地漏堵死,而造成地面大面积积水,提高地漏的使用寿命以及延长清理周期;
[0038]2.通过在过滤结构内设置搅碎装置,可以对如发丝等长线状杂物进行铰断,防止发丝从过滤盖通过之后缠绕呈大块杂物对通水筒造成堵塞,从而影响地漏的排水顺畅性,防止地面出现积水,提高地漏的使用寿命以及延长清理周期。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40]图2是本技术正视时的剖视图;
[0041]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42]图4是本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43]图5是本技术侧视时的剖视图;
[0044]图6是本技术过滤盖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7是本技术钩子的结构示意图;
[0046]附图中:1、地漏本体;2、地漏盖;20、裙边;3、承接槽;4、漏水口;5、条形漏孔;6、通水筒;60、长条孔;7、侧漏结构;70、侧漏斗;71、侧漏孔;72、封板;73、通孔;74、过滤网;75、增重块;8、过滤结构;80、防臭桶;81、过滤盖;810、圆孔;811、水滴孔;82、绞碎装置;820、转轴;
821、叶片;822、螺旋刀轴;9、提槽;10、过滤袋;11、钩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图1至图7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48]实施例1:
[004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堵死的长条地漏,包括相互盖合的地漏本体1和地漏盖2,所述地漏本体1内开设有承接槽3,所述地漏盖2位于承接槽3内,且地漏盖2的四边固定设有裙边20,所述地漏本体1中间开设有漏水口4,地漏盖2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条形漏孔5,还包括:
[0050]通水筒6,所述通水筒6的顶端固定设在漏水口4的内壁上;
[0051]侧漏结构7,所述侧漏结构7安装设在地漏本体1的下表面;
[0052]其中,本申请的防堵死的长条地漏配备一把钩子11。
[0053]本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在地漏本体1的下表面安装设置侧漏结构7,使得在瞬间漏水量过大时,仅依靠漏水口4无法完成顺畅排水,多余的污水可以通过侧漏结构7进行排出,有效防止地漏堵死,而造成地面大面积积水,配备钩子11可以便于拿取地漏盖2。
[0054]实施例2:
[0055]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实施例1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所述侧漏结构7包括:
[0056]侧漏斗70,所述侧漏斗70位于本体的外表面,且顶端与本体固定连接,底端与通水筒6固定连接;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死的长条地漏,包括相互盖合的地漏本体(1)和地漏盖(2),所述地漏本体(1)内开设有承接槽(3),所述地漏盖(2)位于承接槽(3)内,且地漏盖(2)的四边固定设有裙边(20),所述地漏本体(1)中间开设有漏水口(4),地漏盖(2)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条形漏孔(5),其特征是,还包括:通水筒(6),所述通水筒(6)的顶端固定设在漏水口(4)的内壁上;侧漏结构(7),所述侧漏结构(7)安装设在地漏本体(1)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死的长条地漏,其特征是,所述侧漏结构(7)包括:侧漏斗(70),所述侧漏斗(70)位于本体的外表面,且顶端与本体固定连接,底端与通水筒(6)固定连接;侧漏孔(71),所述侧漏孔(71)为若干个,且等间距开设在本体位于承接槽(3)的内壁上;封板(72),所述封板(72)位于侧漏孔(71)内,且顶端与侧漏孔(71)的内壁铰连接;其中,所述通水筒(6)外表面开设有若干长条孔(60),所述长条孔(60)与侧漏斗(70)的底端相对应设置,所述封板(72)只能向靠近侧漏斗(70)的一侧开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死的长条地漏,其特征是,所述侧漏结构(7)还包括:通孔(73),所述通孔(73)为若干个,且均开设在地漏盖(2)的裙边(20)上,并与侧漏孔(71)相对应设置;过滤网(74),所述过滤网(74)固定设在通孔(73)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堵死的长条地漏,其特征是,所述侧漏结构(7)还包括:增重块(75),所述增重块(75)为若干个,且分别固定设在封板(72)的底端并靠近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睿奕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