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51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漏,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地漏,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地漏,包括本体和地漏盖,所述本体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承接槽,所述地漏盖活动嵌在承接槽内,所述承接槽中间开设有通水口,所述通水口的内壁固定设有通水筒,还包括漏水孔和橡胶套,漏水孔为若干个,且呈弧形条状开设在地漏盖上,橡胶套活动套设在通水筒的外表面,通过在通水筒外表面套设橡胶套,橡胶材质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摩擦阻力的效果,将地漏本体过盈配合在地面的排水口中,并且不会(如水泥)在固定之后存在拆卸困难的问题,同时安装时只需要将地漏本体按进地面的排水口中即可,安装便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地漏技术领域。地漏技术领域。地漏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地漏


[0001]本技术属于地漏
,特指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地漏。

技术介绍

[0002]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传统的地漏本体通常采用(如水泥)固定设置在排水口中,如图1所示,从而使得地漏本体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强度高,但不容易安装和拆卸,十分不便捷。
[0003]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12543991)公开了一种地漏结构,包括地漏本体、楼板和地砖,还包括地漏盖板,所述的地漏盖板的尺寸与单块地砖的尺寸相对应,地漏盖板上均布设有多个漏水孔,地漏盖板设置在防水层的上方,地漏盖板与防水层之间设有盖板防水砂浆层,地漏盖板与盖板防水砂浆层组合形成积水坑,地漏本体的进水口设置在积水坑的底部,地漏盖板与相邻地砖之间设有油膏密封层,该申请的地漏即采用固定设置的方式将地漏设置在排水口中,不便于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体便于安装和拆卸在地面排水口中的地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地漏,包括本体和地漏盖,所述本体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承接槽,所述地漏盖活动嵌在承接槽内,所述承接槽中间开设有通水口,所述通水口的内壁固定设有通水筒,还包括:
[0006]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为若干个,且呈弧形条状开设在地漏盖上;
[0007]橡胶套,所述橡胶套活动套设在通水筒的外表面。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0009]过滤芯,所述过滤芯卡接在通水筒的内壁内;
[0010]其中,所述过滤芯包括:
[0011]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卡接在通水筒的内壁上;
[0012]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定设在过滤筒底端的内壁上;
[0013]提杆,所述提杆固定设在过滤筒顶端的内壁上。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0015]翘板结构,所述翘板结构为两个,且相对于承接槽中心对称设置;
[0016]其中,所述地漏盖呈方形,且四边均固定设有裙边,所述裙边包括:
[0017]第一裙边,所述第一裙边为两个,且相对于地漏盖中心对称设置,并呈倒三角形;
[0018]第二裙边,所述第二裙边为两个,且相对于地漏盖中心对称设置,并在第二裙边的中段开设有提槽。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翘板结构包括:
[0020]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为两个,且相对于承接槽中心对称设置,并横向固定设在承接
槽的内壁上;
[0021]卡槽,所述卡槽为两个,且相对于地漏盖中心对称开设在两个第一裙边的中间,并与支撑柱相适配。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翘板结构还包括:
[0023]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
[0024]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为两个,且相对于承接槽中心对称设置,并分别位于两个第二裙边的下方;
[0025]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内嵌设在卡槽内,且缓冲块的下端面呈内凹弧形。
[002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件包括:
[0027]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若干个,且分别开设在承接槽的底面,并分别位于两个第二裙边的下方;
[0028]弹簧,所述弹簧安装设在安装槽内,且弹簧顶端延伸出安装槽;
[0029]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设在弹簧的顶端,且与第二裙边的下端面相抵接。
[003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块为橡胶材质。
[003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为磁铁条,所述地漏盖为能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材质。
[003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通水筒的外表面套设橡胶套,通过橡胶材质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摩擦阻力的效果,将地漏本体过盈配合在地面的排水口中,并且不会(如水泥)在固定之后存在拆卸困难的问题,同时安装时只需要将地漏本体按进地面的排水口中即可,安装便捷。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传统地漏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5]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36]图4是本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37]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38]图6是本技术地漏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中:1、地漏盖;10、裙边;10a、第一裙边;10b、第二裙边;11、提槽;2、承接板;3、承接槽;4、通水口;5、通水筒;6、漏水孔;7、橡胶套;8、过滤芯;80、过滤筒;81、过滤网;82、提杆;9、翘板结构;90、支撑柱;91、卡槽;92、缓冲结构;920、缓冲件;920a、安装槽;920b、弹簧;920c、支撑板;921、缓冲块;11、排水口;12、地面;13、瓷砖。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图1至图6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41]实施例1:
[004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地漏,包括本体和地漏盖1,所述本体包括支撑板920c,所述支撑板920c内开设有承接槽3,所述地漏盖1活动嵌在承接槽3内,所述承接槽3中间开设有通水口4,所述通水口4的内壁固定设有通水筒5,还包括:
[0043]漏水孔6,所述漏水孔6为若干个,且呈弧形条状开设在地漏盖1上;
[0044]橡胶套7,所述橡胶套7活动套设在通水筒5的外表面。
[0045]本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在通水筒5的外表面套设橡胶套7,通过橡胶材质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摩擦阻力的效果,将地漏本体过盈配合在地面12的排水口11中,并且不会(如水泥)在固定之后存在拆卸困难的问题,同时安装时只需要将地漏本体按进地面12的排水口11中即可,安装便捷。
[0046]实施例2:
[0047]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实施例1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还包括:
[0048]过滤芯8,所述过滤芯8卡接在通水筒5的内壁内;
[0049]其中,所述过滤芯8包括:
[0050]过滤筒80,所述过滤筒80卡接在通水筒5的内壁上;
[0051]过滤网81,所述过滤网81固定设在过滤筒80底端的内壁上;
[0052]提杆82,所述提杆82固定设在过滤筒80顶端的内壁上。
[0053]本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在通水筒5的内壁内设置过滤芯8,可以起到过滤污水的作用,防止过多杂质对下水道造成堵塞,同时提杆82便于将过滤芯8取出清洗,有效提高维护时的工作效率。
[0054]实施例3:
[0055]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实施例2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还包括:
[0056]翘板结构9,所述翘板结构9为两个,且相对于承接槽3中心对称设置;
[0057]其中,所述地漏盖1呈方形,且四边均固定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地漏,包括本体和地漏盖(1),所述本体包括承接板(2),所述承接板(2)内开设有承接槽(3),所述地漏盖(1)活动嵌在承接槽(3)内,所述承接槽(3)中间开设有通水口(4),所述通水口(4)的内壁固定设有通水筒(5),其特征是,还包括:漏水孔(6),所述漏水孔(6)为若干个,且呈弧形条状开设在地漏盖(1)上;橡胶套(7),所述橡胶套(7)活动套设在通水筒(5)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地漏,其特征是,还包括:过滤芯(8),所述过滤芯(8)卡接在通水筒(5)的内壁内;其中,所述过滤芯(8)包括:过滤筒(80),所述过滤筒(80)卡接在通水筒(5)的内壁上;过滤网(81),所述过滤网(81)固定设在过滤筒(80)底端的内壁上;提杆(82),所述提杆(82)固定设在过滤筒(80)顶端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地漏,其特征是,还包括:翘板结构(9),所述翘板结构(9)为两个,且相对于承接槽(3)中心对称设置;其中,所述地漏盖(1)呈方形,且四边均固定设有裙边(10),所述裙边(10)包括:第一裙边(10a),所述第一裙边(10a)为两个,且相对于地漏盖(1)中心对称设置,并呈倒三角形;第二裙边(10b),所述第二裙边(10b)为两个,且相对于地漏盖(1)中心对称设置,并在第二裙边(10b)的中段开设有提槽(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地漏,其特征是,所述翘板结构(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睿奕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