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891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涉及数据传输插口技术领域,包括传输插口壳体,所述传输插口壳体一侧可拆卸设有数据传输结构,所述传输插口壳体的内部设有弹出结构,所述弹出结构包括固定条和按压块,所述固定条固定设置在传输插口壳体内壁的下方,所述按压块滑动设置在固定条靠外一端的下方,所述按压块的一端贯穿传输插口壳体的并延伸在外,所述按压块的另一端设有推条;该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通过新增弹出结构,减少因插口对应的CF卡直接人工拔出力的方向不平行而引起的插口插针折弯,通过对传入接口和传出接口的可拆卸装配,便于对传入接口和传出接口进行拆卸和更换,避免因出现一些小故障直接导致整个数据插口报废。口报废。口报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


[0001]本技术涉及数据传输插口
,具体为一种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

技术介绍

[0002]CF卡最初是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存储设备,作为一种存储设备,它革命性的使用了闪存,于1994年首次由SanDisk公司生产并制定了相关规范,当前,它的物理格式已经被多种设备所采用,由于使用的或非型闪存的存储密度低于较新的与非型闪存,CF卡是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三种存储卡中体积最大的在之后,CF卡也改用了与非型闪存,另外,IBM的微型硬盘并没有使用固态存储器;
[0003]在零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在电脑上做好的程式输入进机器的人机界面之中,原先机台上的连接插口在经过多次拔插使用后,插口内部插针容易损坏,而原装插口又是一体式注塑成型,只要插针损坏,数据插口就直接报废,原装产品是从日本进口而来,国内无此类型替代产品,而日本方面对配件的定价十分高昂,围绕此数据传输插口的使用上我们开发了另一款可分离式的数据传输插口,不会再因只是插针损坏就造成插口报废,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该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通过新增弹出结构,减少因插口对应的CF卡直接人工拔出力的方向不平行而引起的插口插针折弯,通过对传入接口和传出接口的可拆卸装配,便于对传入接口和传出接口进行拆卸和更换,避免因出现一些小故障直接导致整个数据插口报废。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包括传输插口壳体,所述传输插口壳体一侧可拆卸设有数据传输结构,所述传输插口壳体的内部设有弹出结构,所述弹出结构包括固定条和按压块,所述固定条固定设置在传输插口壳体内壁的下方,所述按压块滑动设置在固定条靠外一端的下方,所述按压块的一端贯穿传输插口壳体的并延伸在外,所述按压块的另一端设有推条,所述按压块与推条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推条与固定条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条和推条之间设有限位条,所述推条远离按压块的一端与限位条远离按压块的一端相抵,所述限位条上方的一端通过双轨滑动结构与固定条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条与推条联动,所述传输插口壳体的内部通过固定轴转动设有翘板,所述翘板靠近弹出结构的一端通过限位条驱动。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结构包括传入接口、传出接口和电路板,所述传入接口和传出接口分别可拆卸设置在电路板的两端,所述电路板设有传入接口的一端可拆卸穿设在传输插口壳体的内部。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双轨滑动结构由双轨滑槽和移动块构成,所述双轨滑槽设置在固定条的下方,所述移动块设置在限位条上方的一端,所述双轨滑槽与移动块相适配。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双轨滑槽的中心位置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壁与双
轨滑槽的内壁形成宽度相等的滑道,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均呈正三角结构,所述双轨滑槽远离按压块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固定块之间留设有滑道空间。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条设有两段,两段所述推条通过连接条错位连接,所述推条的一端与固定条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条靠近限位条的一侧对称设有直角限位块,所述推条的一端和限位条的一端均穿设在直角限位块内。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条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条靠近推条的一侧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滑块。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通过新增弹出结构,减少因插口对应的CF卡直接人工拔出力的方向不平行而引起的插口插针折弯,通过对传入接口和传出接口的可拆卸装配,当长时间使用后的传入接口或传出接口损坏时,便于对传入接口和传出接口进行拆卸和更换,避免因出现一些小故障直接导致整个数据插口报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传输插口壳体与弹出结构装配结构立体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弹出结构立体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弹出结构拆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固定条立体图。
[0019]图7为数据传输结构立体图。
[0020]其中:1、传输插口壳体;2、数据传输结构;3、弹出结构;4、固定轴;5、翘板;6、固定条;7、按压块;8、推条;9、弹簧;10、限位条;11、传入接口;12、传出接口;13、电路板;14、双轨滑槽;15、移动块;16、固定块;17、挡块;18、直角限位块;19、限位槽;20、限位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2]根据图1、2、3、4、5、6、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包括传输插口壳体1,所述传输插口壳体1一侧可拆卸设有数据传输结构2,所述传输插口壳体1的内部设有弹出结构3,所述弹出结构3包括固定条6和按压块7,所述固定条6固定设置在传输插口壳体1内壁的下方,所述按压块7滑动设置在固定条6靠外一端的下方,所述按压块7的一端贯穿传输插口壳体1的并延伸在外,所述按压块7的另一端设有推条8,所述按压块7与推条8之间通过弹簧9固定连接,所述推条8与固定条6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条6和推条8之间设有限位条10,所述推条8远离按压块7的一端与限位条10远离按压块7的一端相抵,所述限位条10上方的一端通过双轨滑动结构与固定条6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条10与推条8联动,所述传输插口壳体1的内部通过固定轴4转动设有翘板5,所述翘板5靠近弹出结构3的一端通过限位条10驱动。
[0023]所述数据传输结构2包括传入接口11、传出接口12和电路板13,所述传入接口11和
传出接口12分别可拆卸设置在电路板13的两端,所述电路板13设有传入接口11的一端可拆卸穿设在传输插口壳体1的内部,通过对传入接口11和传出接口12的可拆卸装配,当长时间使用后的传入接口11或传出接口12损坏时,便于对传入接口11和传出接口12进行拆卸和更换,避免因出现一些小故障直接导致整个数据插口报废。
[0024]所述双轨滑动结构由双轨滑槽14和移动块15构成,所述双轨滑槽14设置在固定条6的下方,所述移动块15设置在限位条10上方的一端,所述双轨滑槽14与移动块15相适配。
[0025]所述双轨滑槽14的中心位置设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外壁与双轨滑槽14的内壁形成宽度相等的滑道,所述固定块16的两端均呈正三角结构,所述双轨滑槽14远离按压块7一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挡块17,所述挡块17与固定块16之间留设有滑道空间,推动按压块7带动推条8向下时,通过限位槽19和限位滑块20配合,推条8推动限位条10向下移动,由于移动块15在双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插口壳体(1),所述传输插口壳体(1)一侧可拆卸设有数据传输结构(2),所述传输插口壳体(1)的内部设有弹出结构(3),所述弹出结构(3)包括固定条(6)和按压块(7),所述固定条(6)固定设置在传输插口壳体(1)内壁的下方,所述按压块(7)滑动设置在固定条(6)靠外一端的下方,所述按压块(7)的一端贯穿传输插口壳体(1)的并延伸在外,所述按压块(7)的另一端设有推条(8),所述按压块(7)与推条(8)之间通过弹簧(9)固定连接,所述推条(8)与固定条(6)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条(6)和推条(8)之间设有限位条(10),所述推条(8)远离按压块(7)的一端与限位条(10)远离按压块(7)的一端相抵,所述限位条(10)上方的一端通过双轨滑动结构与固定条(6)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条(10)与推条(8)联动,所述传输插口壳体(1)的内部通过固定轴(4)转动设有翘板(5),所述翘板(5)靠近弹出结构(3)的一端通过限位条(10)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数据传输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结构(2)包括传入接口(11)、传出接口(12)和电路板(13),所述传入接口(11)和传出接口(12)分别可拆卸设置在电路板(13)的两端,所述电路板(13)设有传入接口(11)的一端可拆卸穿设在传输插口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鹏飞沈知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众诚智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