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燃烧一体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878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催化燃烧一体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与设置在燃烧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管,还包括温度信号调理单元,所述温度信号调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差分放大电路、次级整形反馈调节电路和滤波转换电路,所述初级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滤波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温度信号调理单元对温度检测信号进行处理,有效避免检测信号产生温漂失调,保证检测信号输出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极大地提升了催化燃烧一体机的控制精度。的控制精度。的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燃烧一体机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催化燃烧一体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催化燃烧一体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催化燃烧技术是指在较低温度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废气中的可燃组分彻底氧化分解,从而使气体得到净化处理的一种废气处理方法。现有的催化燃烧一体机通常包括进气系统、催化燃烧系统、排气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采用电加热管辅助加热和催化剂燃烧处理废气,在350℃

450℃的温度下 ,将有机分子分解为CO2和H2O,燃烧后的烟气通过蓄热陶瓷砖将热量积蓄在陶瓷内,用来预热有机废气,然后再排放;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燃烧室内的温度给予采集,并用于控制电加热管的辅助加热状态,由于温度传感器在对温度采集过程中,其检测信号通常只经过简单的放大处理,导致检测信号很容易受到放大温漂影响产生失调,检测信号输出不稳定,温度检测存在较大误差,导致催化燃烧一体机控制精度低。
[0003]所以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燃烧一体机控制系统。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催化燃烧一体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与设置在燃烧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管,还包括温度信号调理单元,所述温度信号调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差分放大电路、次级整形反馈调节电路和滤波转换电路,所述初级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滤波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初级差分放大电路包括运放器AR1,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连接电阻R1、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口,并通过电容C2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连接电阻R1、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并通过电阻R4接地。
[0007]进一步的,所述次级整形反馈调节电路包括运放器AR2,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MOS管Q1的源极,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MOS管Q1的漏极和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接地,并通过电阻R7连接+5V电源,运放器AR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8连接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滤波转换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3和A/D转换器,电感L1的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输出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D转换器的输入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000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温度信号调理单元对温度检测信号进行处理,有效避免检测信号产生温漂失调,保证检测信号输出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极大地提升了催化燃烧一体机的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温度信号调理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2]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13]一种催化燃烧一体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与设置在燃烧室内的温度传感器P1和加热管,还包括温度信号调理单元,所述温度信号调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差分放大电路、次级整形反馈调节电路和滤波转换电路,所述初级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P1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滤波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0014]初级差分放大电路包括运放器AR1,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连接电阻R1、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P1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口,并通过电容C2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连接电阻R1、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P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并通过电阻R4接地。
[0015]次级整形反馈调节电路包括运放器AR2,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MOS管Q1的源极,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MOS管Q1的漏极和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接地,并通过电阻R7连接+5V电源,运放器AR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8连接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
[0016]滤波转换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3和A/D转换器,电感L1的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输出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D转换器的输入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0017]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采用温度传感器P1对燃烧室内的温度进行采集,并将采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至温度信号调理单元中进行处理。首先,初级差分放大电路采用电阻R1与电容C1形成的RC滤波器对温度传感器P1的输出信号进行稳定,然后再送入运放器AR1中进行差分放大,利用差分放大器原理可有效降低温度传感器P1传输线上的共模干扰,有效抑制温漂,保证检测信号放大精度。
[0018]次级整形反馈调节电路中采用运放器AR2对检测信号进行次级放大,保证检测信号输出信号强度可被控制器识别,为了保证检测信号放大输出的稳定性,在运放器AR1和AR2之间设置MOS管Q1对检测信号进行稳幅处理,利用MOS管自身良好的温度特性对检测信号波形进行改善;同时,利用三极管T1对MOS管Q1形成反馈调节,即运放器AR2的输出信号依次经电阻R8分流和稳压二极管DZ1稳幅后驱动三极管T1导通,使三极管T1处于良好的工作稳态,并对MOS管Q1的栅极导通电压形成反馈调节,极大地保证了检测信号输出的稳定性。
[0019]最后,滤波转换电路采用LC滤波器对运放器AR2的输出信号进一步降噪处理,提升检测信号输出精度,并利用A/D转换器将检测信号由模拟量转换成控制器可识别的数字量,交由控制器计算出燃烧室内的实时检测温度,控制器根据检测温度值实时控制调节加热管的工作状态,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温度信号调理单元对温度检测信号进行处理,有效避免检测信号产生温漂失调,保证检测信号输出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极大地提升了催化燃烧一体机的控制精度。
[0021]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及相关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燃烧一体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与设置在燃烧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信号调理单元,所述温度信号调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差分放大电路、次级整形反馈调节电路和滤波转换电路,所述初级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滤波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燃烧一体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差分放大电路包括运放器AR1,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连接电阻R1、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口,并通过电容C2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连接电阻R1、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并通过电阻R4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燃烧一体机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献礼薛志强杨天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邦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