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厂房K型柱间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869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1
一种单层厂房K型柱间支撑,包括K型柱间支撑本体,K型柱间支撑本体包括第一上连接座和第一下连接座,第二厂房支撑柱的上端设有第二上连接座和第二下连接座,第一上连接座和第二上连接座之间设有上支撑梁,第一下连接座和第二下连接座之间设有下支撑梁,上支撑梁的顶端中间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第一连接座之间设有支撑杆件一,支撑杆件一的下端可拆卸固定在第一下连接座上,支撑杆件一的上端可拆卸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与第二下连接座之间设有支撑杆件二,支撑杆件二的下端与第二下连接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支撑杆件二的上端与固定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增强了稳固性。了稳固性。了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层厂房K型柱间支撑


[0001]本技术属于厂房支撑柱的柱间支撑
,尤其涉及一种单层厂房K型柱间支撑。

技术介绍

[0002]在单层钢结构厂房中,厂房的横向为平面框架结构,沿厂房的纵向柱脚通常设计为铰接,为了保证结构的空间协同工作性能、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以及承担和传递水平载荷,通常需要设置纵向柱间支撑体系,尤其是当厂房的跨度较大,设置有较大吨位且为重量级工作制的吊车或者有其他纵向作用的往复水平载荷时,设置可靠的纵向柱间支撑更为重要。现有技术中,柱间支撑一般为X型的,X型的柱间支撑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β,当厂房内的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的距离较大时,β的值小于40
°
,根据力学需要,β的取值范围应该为40
°
≤α≤55
°
,因此当厂房内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的距离较大时,X型柱间支撑不能满足需求,因此现有的X型柱间支撑不能适用于两个距离较大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X型柱间支撑不能适用于较大距离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单层厂房K型柱间支撑,包括设置在第一厂房支撑柱和第二厂房支撑柱之间的K型柱间支撑本体,K型柱间支撑本体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K型柱间支撑本体包括固定在第一厂房支撑柱顶端的第一上连接座和固定在第一厂房支撑柱下端的第一下连接座,第二厂房支撑柱的上端设有与第一上连接座对应设置的第二上连接座,第二厂房支撑柱的下端设有与第一下连接座对应设置的第二下连接座,第一上连接座和第二上连接座之间设有上支撑梁,上支撑梁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上支撑梁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第一上连接座上,上支撑梁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在第二上连接座上,第一下连接座和第二下连接座之间设有下支撑梁,下支撑梁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下支撑梁的一端与第一下连接座可拆卸固定连接,下支撑梁的另一端与第二下连接座可拆卸固定连接。上支撑梁的顶端中间设有固定座,固定座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固定座与第一连接座之间设有支撑杆件一,支撑杆件一的下端可拆卸固定在第一下连接座上,支撑杆件一的上端可拆卸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与第二下连接座之间设有支撑杆件二,支撑杆件二的下端与第二下连接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支撑杆件二的上端与固定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支撑杆件一和支撑杆件二起到固定支撑作用,使得K型柱间支撑本体更加稳固,支撑杆件一与下支撑梁之间的夹角为α,且40
°
≤α≤55
°

[0004]优选地,支撑杆件一和支撑杆件二对称设置。
[0005]优选地,上支撑梁、下支撑梁、支撑杆件一和支撑杆件二均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
[0006]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07]上支撑梁、支撑杆件一和支撑杆件二之间形成K型的固定架体,相比X型的柱间支
撑,支撑杆件一和支撑杆件二与地面的夹角为α,40
°
≤α≤55
°
,符合最优的力学性能,提高了稳固性;下支撑梁与支撑杆件一和第二支撑来个之间围城三角形的固定架,使得K型柱间支撑本体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K型柱间支撑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X型柱间支撑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1、第一厂房支撑柱;2、第二厂房支撑柱;3、K型柱间支撑本体;4、上支撑梁;5、下支撑梁;6、支撑杆件一;7、支撑杆件二;8、X型柱间支撑本体;11、第一上连接座;12、第一下连接座;21、第二上连接座;22、第二下连接座;41、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

2所示,一种单层厂房K型柱间支撑,包括设置在第一厂房支撑柱1和第二厂房支撑柱2之间的K型柱间支撑本体3,K型柱间支撑本体3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K型柱间支撑本体3包括固定在第一厂房支撑柱1顶端的第一上连接座11和固定在第一厂房支撑柱1下端的第一下连接座12,第二厂房支撑柱2的上端设有与第一上连接座11对应设置的第二上连接座21,第二厂房支撑柱2的下端设有与第一下连接座12对应设置的第二下连接座22,第一上连接座11和第二上连接座21之间设有上支撑梁4,上支撑梁4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上支撑梁411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第一上连接座上,上支撑梁4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在第二上连接座21上,第一下连接座12和第二下连接座22之间设有下支撑梁5,下支撑梁5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下支撑梁5的一端与第一下连接座12可拆卸固定连接,下支撑梁5的另一端与第二下连接座22可拆卸固定连接。上支撑梁4的顶端中间设有固定座41,固定座41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固定座41与第一连接座12之间设有支撑杆件一6,支撑杆件一6的下端可拆卸固定在第一下连接座22上,支撑杆件一6的上端可拆卸固定在固定座41上,固定座41与第二下连接座22之间设有支撑杆件二7,支撑杆件二7的下端与第二下连接座22可拆卸固定连接,支撑杆件二7的上端与固定座41可拆卸固定连接,支撑杆件一6和支撑杆件二7起到固定支撑作用,使得K型柱间支撑本体3更加稳固,支撑杆件一6与下支撑梁5之间的夹角为α,且40
°
≤α≤55
°
,符合最优的力学性能。
[0012]优选地,支撑杆件一6和支撑杆件二7对称设置。
[0013]优选地,上支撑梁4、下支撑梁5、支撑杆件一6和支撑杆件二7均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
[0014]使用过程:
[0015]本技术在使用时,下支撑梁5的一端通过第一下连接座12可拆卸固定在第一厂房支撑柱1的下端,下支撑梁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下连接座22可拆卸固定在第二厂房支撑柱2的下端,上支撑梁4的一端通过第一上连接座11可拆卸固定在第一厂房支撑柱1的上端,上支撑梁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上连接座21可拆卸固定在第二厂房支撑柱2的上端,上支撑梁4的中间设有固定座41,固定座41与第一下连接座12之间可拆卸连接支撑杆件一6,固定座41与第二下连接座22之间可拆卸连接支撑杆件二7。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

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层厂房K型柱间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第一厂房支撑柱和第二厂房支撑柱之间的K型柱间支撑本体,K型柱间支撑本体包括固定在第一厂房支撑柱顶端的第一上连接座和固定在第一厂房支撑柱下端的第一下连接座,第二厂房支撑柱的上端设有与第一上连接座对应设置的第二上连接座,第二厂房支撑柱的下端设有与第一下连接座对应设置的第二下连接座,第一上连接座和第二上连接座之间设有上支撑梁,上支撑梁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第一上连接座上,上支撑梁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在第二上连接座上,第一下连接座和第二下连接座之间设有下支撑梁,下支撑梁的一端与第一下连接座可拆卸固定连接,下支撑梁的另一端与第二下连接座可拆卸固定连接;上支撑梁的顶端中间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宁李梦君杨钊张恒亢卯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方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