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858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西北等戈壁干旱地区布设大量采用智能控制的雨水收集罐和集水装置,利用电脑及网络技术远程控制收集雨水和光伏发电,达到以自动化无人的方式进行雨水收集,储存,收集的雨水用于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植被绿化,从而使得该流量的水体能够达到动态平衡,水资源利用更合理,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在晴天对雨水收集罐内的雨水进行自动遮挡,降低水资源的蒸发,并且能够同时进行光伏发电,光伏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智能化控制输送至电箱中,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电设备提供清洁能源,多余的电能可并入电网,通过光伏发电为当地获取经济来源,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资源利用
,具体是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支撑,也是人类社会及其经济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西北等戈壁干旱地区,由于降雨少,蒸发量大,日照强烈等因素,导致地表植物稀少,生态脆弱,承载人口少,使当地经济落后,土地上的作物或植物通常情况下只能“听天由命”,“看天吃饭”,通常情况下,即使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地带,全年降水量也比较多,而且地下水储量丰富,地下水位较高,只是因为地表植被附着少,土地沙化严重,导致白天地温高,蒸发量加大,长此以往,导致地表植被生态稀少。
[0003]加强对西北等戈壁干旱地区水资源的控制,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罐、集水井、盖板翻转控制机构、网络天线、控制电脑和移动控制终端,所述雨水收集罐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雨水收集罐均半埋设在地面上,所述雨水收集罐的上端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设置在雨水收集罐一侧的盖板翻转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盖板翻转控制机构上设置有遮雨棚,所述遮雨棚的一侧地面上设置有集水井,若干个所述雨水收集罐的底部埋设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与雨水收集罐底部连接,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为封闭式,所述集水管的另一端与集水井连接,所述遮雨棚下设置有电箱,所述遮雨棚的一侧棚架上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上部设置有逆变器,所述遮雨棚的顶端安装有网络天线,所述网络天线通过互联网与控制电脑和移动控制终端无线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雨水收集罐包括罐体、盖板、铰链、光伏发电板、拦截网和排水管,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与罐体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板安装在盖板的外端面上,所述罐体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集水管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设置在若干个雨水收集罐的盖板的同一侧,所述连杆与若干个盖板的同一侧均铰接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翻转控制机构包括电机、底座、转动盘和驱动臂,所述电机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放置在地面上,所述电机的转轴端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与驱动臂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管部分埋设在地下,所述集水管最高处高
度比雨水收集罐低0.2m,所述遮雨棚的顶端安装有雨量传感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若干个所述光伏发电板均通过导线分别与电箱和逆变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箱与PLC控制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通过导线与电网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网络天线和雨量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井上安装有井盖,所述井盖的中间安装有抽水盖,所述抽水盖上端安装有拉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西北等戈壁干旱地区布设大量采用智能控制的雨水收集罐和集水装置,利用电脑及网络技术远程控制收集雨水和光伏发电,达到以自动化无人的方式进行雨水收集,储存,收集的雨水用于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植被绿化,从而使得该流量的水体能够达到动态平衡,水资源利用更合理,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在晴天对雨水收集罐内的雨水进行自动遮挡,降低水资源的蒸发,并且能够同时进行光伏发电,光伏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智能化控制输送至电箱中,为本专利技术用电设备提供清洁能源,多余的电能可并入电网,通过光伏发电为当地获取经济来源,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图1中雨水收集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图1中盖板翻转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0]1、雨水收集罐;101、罐体;102、盖板;103、铰链;104、光伏发电板;105、拦截网;106、排水管;2、集水管;3、集水井;4、雨量传感器;5、连杆;6、盖板翻转控制机构;601、电机;602、底座;603、转动盘;604、驱动臂;7、遮雨棚;8、电箱;9、PLC控制器;10、逆变器;11、网络天线;12、控制电脑;13、移动控制终端;14、井盖;15、抽水盖;16、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罐1、集水井3、盖板翻转控制机构6、网络天线11、控制电脑12和移动控制终端13,雨水收集罐1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雨水收集罐1均半埋设在地面上,雨水收集罐1的上端设置有连杆5,连杆5的一端与设置在雨水收集罐1一侧的盖板翻转控制机构6连接,盖板翻转控制机构6上设置有遮雨棚7,遮雨棚7的一侧地面上设置有集水井3,若干个雨水收集罐1的底部埋设有集水管2,集水管2与雨水收集罐1底部连接,集水管2的一端为封闭式,集水管2的另一端与集水井3连接,遮雨棚7下设置有电箱8,遮雨棚7的一侧棚架上安装有PLC控制器9,PLC
控制器9型号为S7

200,PLC控制器9的上部设置有逆变器10,逆变器10型号为FF200R33KF2C,遮雨棚7的顶端安装有网络天线11,网络天线11的型号为ANTQ58F15,网络天线11通过互联网与控制电脑12和移动控制终端13无线连接,移动控制终端13为手机。
[0023]雨水收集罐1包括罐体101、盖板102、铰链103、光伏发电板104、拦截网105和排水管106,罐体10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102,盖板102的一端与罐体101通过铰链103活动连接,光伏发电板104安装在盖板102的外端面上,罐体101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管106,排水管106与集水管2连接。
[0024]连杆5设置在若干个雨水收集罐1的盖板102的同一侧,连杆5与若干个盖板102的同一侧均铰接连接。
[0025]盖板翻转控制机构6包括电机601、底座602、转动盘603和驱动臂604,电机60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602,底座602放置在地面上,电机6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罐(1)、集水井(3)、盖板翻转控制机构(6)、网络天线(11)、控制电脑(12)和移动控制终端(13),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罐(1)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雨水收集罐(1)均半埋设在地面上,所述雨水收集罐(1)的上端设置有连杆(5),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设置在雨水收集罐(1)一侧的盖板翻转控制机构(6)连接,所述盖板翻转控制机构(6)上设置有遮雨棚(7),所述遮雨棚(7)的一侧地面上设置有集水井(3),若干个所述雨水收集罐(1)的底部埋设有集水管(2),所述集水管(2)与雨水收集罐(1)底部连接,所述集水管(2)的一端为封闭式,所述集水管(2)的另一端与集水井(3)连接,所述遮雨棚(7)下设置有电箱(8),所述遮雨棚(7)的一侧棚架上安装有PLC控制器(9),所述PLC控制器(9)的上部设置有逆变器(10),所述遮雨棚(7)的顶端安装有网络天线(11),所述网络天线(11)通过互联网与控制电脑(12)和移动控制终端(13)无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域动态平衡水源控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罐(1)包括罐体(101)、盖板(102)、铰链(103)、光伏发电板(104)、拦截网(105)和排水管(106),所述罐体(10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102),所述盖板(102)的一端与罐体(101)通过铰链(103)活动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板(104)安装在盖板(102)的外端面上,所述罐体(101)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管(106),所述排水管(106)与集水管(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益伟张岳尧曹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禹拓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