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839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份计,A组分包括:800~930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5~25份白色浆,5~10份填料,1~2份扩链剂,0.5~1份偶联剂,1~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30~40份阻燃剂,50~100份导热剂;B组分包括:400~450份添加剂,150~250份白粉填料,10~20份黑色浆,5~10份分散剂,3~6份水,20~40份偶联剂,100~150份正硅酸乙酯,150~250份正庚烷;A组分:B组分=(2~2.2):1。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各原料之间的混合程度,实现各原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保证灌封胶的制备和使用。从而保证灌封胶的制备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胶粘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向着更加高功率、高性能和小型化密集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领域的不断拓宽,其使用环境也越来越苛刻。灌封胶又称电子胶,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密封,灌封和涂覆保护。使用灌封胶对电器元件进行密封,在固化后可起到防潮、防尘、绝缘、防震等作用。
[0003]目前,市场上的硅酮灌封胶以脱醇型、脱酮肟型和脱酸型等反应类型居多,且基本上采用双组分使用的形式。现有的双组份硅酮灌封胶中两种组分的反应活性通常较差,容易导致交联密度较低,固化的强度和硬度较差,最终影响双组份硅酮灌封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可提高反应活性,增加交联密度,提高灌封胶的灌封强度,提高固化的强度和硬度,增强导热性,从而保证灌封胶的制备和使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份计,
[0006]A组分包括:800~930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5~25份白色浆,5~10份填料,1~2份扩链剂,0.5~1份偶联剂,1~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30~40份阻燃剂,50~100份导热剂;
[0007]B组分包括:400~450份添加剂,150~250份白粉填料,10~20份黑色浆,5~10份分散剂,3~6份水,20~40份偶联剂,100~150份正硅酸乙酯,150~250份正庚烷;
[0008]所述的A组分:B组分=(2~2.2):1。
[0009]进一步,A组分中,所述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5℃下的粘度为3000cps和20000cps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0]进一步,A组分中,所述的填料为气相二氧化硅、聚酰胺蜡和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扩链剂为液体胺扩链剂,所述的液体胺扩链剂为液体MOCA(3,3'

二氯

4,4'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乙二胺、N,N

二羟基(二异丙基)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阻燃剂为氮磷系无卤阻燃剂,所述的导热剂为氢氧化铝。
[0011]进一步,A组分中,所述的白色浆为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与钛白粉的研磨混合物;B组分中,所述的黑色浆为DOP与炭黑及分散剂的研磨混合物,所述的分散剂为BYK161、BYK163和BYK972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进一步,A组分中,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

792(γ

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

103(γ

二乙烯三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KH

550(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
烷)中的一种或多种;B组分中,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

560(3

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

561(3

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KH

562(3

缩水甘油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进一步,B组分中,所述的添加剂为甲基硅油、羟基硅油和乙烯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白粉填料为钛白粉和气相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的制备方法:
[0015]所述A组分的制备:
[0016]将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白色浆加入到配胶的反应釜中,调整转速,高速分散,于90~110℃真空脱水2~3h;停止加热,将夹层中的热水放掉,开启循环冷却水,调整转速,高速分散,降温至30~40℃,补充加入填料、扩链剂、偶联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阻燃剂和导热剂,即得A组份;
[0017]所述B组分的制备:
[0018]将B组份的反应原料加入到配胶的反应釜中,调整转速刮边,高速分散,真空搅拌1~2h,即得B组份;
[0019]所述双组份硅酮灌封胶的制备:
[0020]将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双组份硅酮灌封胶。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B组分中的水可作为助催化剂,将正硅酸乙酯水解为正硅酸酐,使得A组分和B组分在混合的过程中,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的作用下,正硅酸酐与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反应活性更高,可增加交联密度,提高固化的强度和硬度;
[002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组份硅酮灌封胶为中硬度、缩合型灌封硅橡胶,流平性好,工艺操作性优异;柔韧性、抗冲击性好;耐热、耐潮、耐寒性优秀;无须使用其它的底漆,对PC外壳,LED灯管,PCB板等具有出色的附着力;具有极佳的防潮、防水效果;
[0024](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B组分中使用了水和正庚烷作为溶剂,水性和油性溶剂的相结合可降低B组分的粘稠度,有利于对各原料之间进行充分混合,从而保证灌封胶的制备和使用;并且混合固化过程放热,可使正庚烷挥发掉,不会引入烷基杂质;
[0025](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A组分中可使用双氨基型官能团硅烷类的硅烷偶联剂KH

792,控制原料之间的交联速度;B组分中可使用含环氧基的偶联剂KH

560,控制产品的固化硬度;在两种偶联剂的共同作用下,可大大改善产品的粘结力,从而提升产品的密封性能;
[0026](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A组分中使用了白色浆,B组分中使用了黑色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后可呈现出灰色,根据灰色是否均匀可判断出A组分和B组分混合的均匀程度,从而保证灌封胶的制备和使用;
[0027](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A组分中可使用氢氧化铝,既能作为阻燃剂,与无卤阻燃剂共同提高产品的阻燃性能;又能作为导热剂,提高产品的导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所用的计量单位为重量份。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份计,
[0031]A组分包括:600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5℃下粘度为3000cps),200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5℃下粘度为20000cps),15份白色浆,5份气相二氧化硅,1份扩链剂液体MOCA,0.5份硅烷偶联剂KH

792,1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30份无卤阻燃剂科莱恩Exolit OP 1230(二乙基次磷酸铝),50份氢氧化铝;
[0032]B组分包括:400份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A组分包括:800~930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5~25份白色浆,5~10份填料,1~2份扩链剂,0.5~1份偶联剂,1~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30~40份阻燃剂,50~100份导热剂;B组分包括:400~450份添加剂,150~250份白粉填料,10~20份黑色浆,5~10份分散剂,3~6份水,20~40份偶联剂,100~150份正硅酸乙酯,150~250份正庚烷;所述的A组分:B组分=(2~2.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25℃下的粘度为3000cps和20000cps中的一种或两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的白色浆为DOP与钛白粉的研磨混合物;B组分中,所述的黑色浆为DOP与炭黑及分散剂的研磨混合物,所述的分散剂为BYK161、BYK163和BYK972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的填料为气相二氧化硅、聚酰胺蜡和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的扩链剂为液体胺扩链剂,所述的液体胺扩链剂为液体MOCA、乙二胺、N,N

二羟基(二异丙基)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元件用双组份硅酮灌封胶,其特征在于,A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虎段晨洁王一龙孟慧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汉斯曼时代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