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839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及施工方法,包括边梁,边梁分为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间隔设置,第一边梁与所述第二边梁呈对称设置;在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栅条;相邻两栅条之间形成空腔;栅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呈“T”型的凸隼;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对应开设有凹槽,凸隼与凹槽相适配插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分体式装配结构,方便进行运输,插接式的结构方便进行组装,配置有专用的吊运辅助夹持工装来配合吊车进行安装作业,降低了吊装费用支出,节省了施工成本。工成本。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栅栏板
,具体涉及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护面块体是护岸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位置通常设置于护岸迎浪面最外侧,因此可以直接受到波浪的冲击作用,对堤身的安全性起着重要的防护作用。水运工程行业现常用的护面块体种类繁多,其中就有一种便是栅栏板。栅栏板由两根纵向边梁和数根固定在纵向栅条之间的横向栅条组成整体式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栅栏板铺装后外观效果良好,深受青睐。
[0003]但是目前传统的栅栏板为整体式,占地面积较大,不方便运输;自身重量重,在施工时考虑吊距与吊重,需要借助大型吊具,这无疑会增大吊装费用成本支出,另外考虑到周围地形等因素影响,大型吊具可能无法移动至指定位置作业,造成施工困难;另外,栅栏板在安装定位时易错位,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在大浪区会发生单块护栅栏板失稳或出现较大移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及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包括边梁,所述边梁分为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所述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边梁与所述第二边梁呈对称设置;在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栅条;相邻两栅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卡槽。
[0007]所述栅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呈“T”型的凸隼;所述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对应开设有凹槽,所述凸隼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插接。
[0008]所述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的卡槽为双面开设,其中靠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槽,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槽。
[0009]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第一嵌合槽,第一嵌合槽呈“T”型,位于顶端的第一嵌合槽与位于底端的第一嵌合槽呈对称设置。
[0010]所述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还开设有第二嵌合槽,第二嵌合槽也呈“T”型,位于第一边梁上的第二嵌合槽与位于第二边梁上的第二嵌合槽呈对称设置。
[001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呈工字型,当两个栅栏板上下组装时,两个相邻栅栏板上的第一嵌合槽对合形成工字型,所述第一连接件嵌入该对合的第一嵌合槽中完成两个相邻栅栏板的连接。
[0012]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呈“H”型,当两个栅栏板左右组装时,两个相邻栅栏板上的第二嵌合槽对合形成“H”型,所述第二连接件嵌入该对合的第二嵌合槽中完成两个相邻栅栏板的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护岸用栅栏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步骤一,利用吊具将第一块栅栏板的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吊装到位,然后安装相应的栅条,完成第一块栅栏板的组装;
[0015]步骤二,利用吊具沿堤岸横向定位摆放第二块栅栏板的第一边梁1和第二边梁,并安装好对应的栅条;
[0016]步骤三,使相邻两栅栏板的边梁对齐,两个相邻栅栏板上的第二嵌合槽对合形成“H”型,然后将第二连接件嵌合在该对合的第二嵌合槽中完成两个相邻栅栏板的连接,重复该步骤依次完成沿堤岸横向其它栅栏板的安装;
[0017]步骤四,当构建完第一层栅栏板体系后,沿堤岸竖向向上构建第二层栅栏板体系,定位安装第二层栅栏板体系中的第一块栅栏板,第一块栅栏板同样按照上述步骤构建,同时将该栅栏板与第一层栅栏板中的边梁对齐,两个上下方向相邻栅栏板上的第一嵌合槽对合形成工字型,然后第一连接件嵌入该对合的第一嵌合槽中完成两个相邻栅栏板的连接,重复此过程,安装其余栅栏板,直至全部完成。
[0018]所述的吊具包括吊运辅助夹持工装,其中,所述的吊运辅助夹持工装包括底板,底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道中心滑道,在中心滑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滑道和右滑道,其中左滑道和右滑道的数量各设置有两道,左滑道与右滑道呈对称设置;在中心滑道中滑动连接有动力滑块,动力滑块的顶部连接有驱动该动力滑块移动的驱动机构;在左滑道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在右滑道中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还包括两根卡臂,其中一根卡臂与第一滑块相连,另外一根卡臂与第二滑块相连,两根卡臂对称设置,卡臂的一端连接有夹持头,夹持头与卡槽适配卡接;还包括四根连杆,在中心滑道中线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两根且对称设置,位于中心滑道中线左侧的两根连杆一端与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与动力滑块相铰接;位于中心滑道中线右侧的两根连杆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另一端与动力滑块相铰接;
[0019]底板的顶部还连接有提手,提手呈倒U型设置,提手上设置有电源盒,电源盒中安装有电源和控制器,电源为电动推杆供电;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动推杆伸缩。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1]1.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栅栏板采用分体式结构,栅栏板由边梁和栅条组装而成,在进行运输时,可以单独运输,占地空间小,方便转运,从而解决现有栅栏板占地面积较大不方便运输的问题;栅条两端设置有凸隼,在边梁上开设有凹槽,凸隼可以插接进入到凹槽中,快速实现栅条与边梁的装配,工作人员可以现场组装,方便施工;由于边梁单体和栅条单体重量相对较轻,无需借助大型吊装工具辅助吊卸,采用小型的吊具即可实现安装作业,降低了吊装费用支出,而且,小型的吊具移动相对比较灵活,可方便移动至指定合适位置作业。
[0022]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边梁即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侧壁上开设有卡槽,可方便配合吊运辅助夹持工装进行吊装,利用吊运辅助夹持工装夹持边梁的卡槽,从而方便将边梁进行转运,使其移动至指定位置,方便后续的装配;本专利技术中的吊运辅助夹持工装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在动力滑块上铰接有四根长度相同的连杆,连杆分别与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连,同一侧的连杆形成平行四边形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性,在动力滑块的驱动下可实现两个卡臂的靠近或远离,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可快速完成对边梁的夹持固定,利用快速吊装。
[0023]3.本专利技术中在边梁顶端和底端开设有第一嵌合槽,当两个栅栏板上下组装时,两
个相邻栅栏板上的第一嵌合槽对合形成工字型,利用第一连接件嵌入该对合的第一嵌合槽中完成两个相邻栅栏板的连接,从而实现相邻栅栏板的上下联锁;另外,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还开设有第二嵌合槽,当两个栅栏板左右联锁时,两个相邻栅栏板上的第二嵌合槽对合形成“H”型,利用第二连接件嵌入该对合的第二嵌合槽中完成两个相邻栅栏板的左右连接。在安装时仅需对第一块栅栏板进行定位安放,其余的栅栏板拼装可自行咬合定位,降低了定位施工难度;在联锁完成后能形成整体,使得栅栏板在抵抗波浪作用时稳定性更好,在大浪区不易发生单块护栅栏板失稳或出现较大移动的现象。
[0024]4.本专利技术中栅条设置为拱形,栅条的拱顶朝向迎浪方向,抗压能力更强,提高了抵抗风浪能力,消能效果更好;并且拱形的栅条与长条状的栅条相比,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抓地能力。
附图说明
[0025]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梁,所述边梁分为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所述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边梁与所述第二边梁呈对称设置;在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栅条;相邻两栅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呈“T”型的凸隼;所述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对应开设有凹槽,所述凸隼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的卡槽为双面开设,其中靠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槽,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第一嵌合槽,第一嵌合槽呈“T”型,位于顶端的第一嵌合槽与位于底端的第一嵌合槽呈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还开设有第二嵌合槽,第二嵌合槽也呈“T”型,位于第一边梁上的第二嵌合槽与位于第二边梁上的第二嵌合槽呈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呈工字型,当两个栅栏板上下组装时,两个相邻栅栏板上的第一嵌合槽对合形成工字型,所述第一连接件嵌入该对合的第一嵌合槽中完成两个相邻栅栏板的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呈“H”型,当两个栅栏板左右组装时,两个相邻栅栏板上的第二嵌合槽对合形成“H”型,所述第二连接件嵌入该对合的第二嵌合槽中完成两个相邻栅栏板的连接。8.一种护岸用栅栏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护岸用栅栏板,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吊具将第一块栅栏板的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吊装到位,然后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运海程素珍董新美黄继文张保祥杨大伟吴建龙刘莉莉王锐王建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