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44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防护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包括堤防主体,所述堤防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基座,所述堤防主体前侧中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均设置有把手,所述堤防主体的内部靠近密封盖的下方均设置有蚁道,所述堤防主体的前侧靠近密封盖的上下均设置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上均设置有防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密封盖的底端和蚁道的连接处均设置防水条,便于当汛期来临时,避免水流进行蚁道的内部,从而解决了由于水位的上升将消灭白蚁用的毒饵冲走的问题,保证了堤防安全性,同时蚁道的内部设置干燥垫,便于对毒饵袋保持干燥,能够使毒饵袋继续发挥消灭白蚁的性能,避免白蚁损坏堤防,提高堤防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防护工程
,具体是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

技术介绍

[0002]堤防工程是指沿河、湖、海岸、行洪区或分洪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堤防可以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内,使同等流量的水深增加,行洪流速增大,有利于泄洪排沙,堤防还可以抵挡风浪及抗御海潮,堤防是水利防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目前现有的堤防在使用时需要防止白蚁进入到堤防的内部,但是当汛期时,水位的上升会将消灭白蚁用的毒饵冲走,导致白蚁损坏堤防,并且水流无法及时分散,堤防的稳定性较低,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包括堤防主体,所述堤防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基座,所述堤防主体前侧中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均设置有把手,所述堤防主体的内部靠近密封盖的下方均设置有蚁道,所述堤防主体的前侧靠近密封盖的上下均设置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上均设置有防护网,所述堤防主体的两端靠近种植槽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种植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上设置有若干导流凸块,所述密封盖的底端和蚁道之间均设置有防水条,所述蚁道内设置有毒饵袋,所述蚁道的内部靠近毒饵袋的一侧设置有干燥垫,所述堤防主体和基座的内部均设置有沙石层,所述沙石层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渗透层,所述堤防主体的内部靠近种植槽的底端均设置有渗透管。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堤防主体上方的一端设置有挡板。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网的四角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前侧的上方设置有梯形固定块。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上靠近堤防主体前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三导流槽。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端和渗透管相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在堤防主体的前侧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前侧设置把手,便于工作人员拉动把手打开密封盖,将毒饵袋放置在蚁道的内部,可以利用毒饵袋防止白蚁进入到堤防的内部,避免由于白蚁造成堤防的破坏,同时密封盖的设置和密封盖的底端和蚁道的连接处均设置防水条,便于当汛期来临水位上涨时,避免水流进行蚁道的内部,从而解决
了由于水位的上升将消灭白蚁用的毒饵冲走的问题,保证了堤防安全性,同时蚁道的内部设置干燥垫,便于对毒饵袋保持干燥,能够使毒饵袋继续发挥消灭白蚁的性能,避免在汛期期间白蚁损坏堤防,提高堤防的使用寿命。
[0014]2、通过在堤防主体前侧靠近密封盖的上下均设置有种植槽,便于将植被种植在堤防主体上,从而增加泥土和植被根系之间的凝聚力,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保持堤防主体的稳定性,同时在种植槽的上方设置防护网,防护网的四角均设置有固定螺栓,便于对防护网进行固定,利用防护网可以对种植槽内部的植被进行防护,同时对于堤防主体的表面具有加固的作用,能够提高堤防主体的稳定性,通过在堤防主体的内部靠近种植槽的下方均设置渗透管,便于雨天对种植槽内部的水流进行排水,避免水流过多植被遭到破坏,保持水土的稳定性,通过在堤防主体前侧的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以及基座上靠近堤防主体的第三导流槽,便于对汛期水流或者雨水等进行分散,从而减弱雨水对于堤防主体的冲击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的正视图;
[0017]图3为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的侧视剖面图。
[0018]图中:1、堤防主体;2、基座;3、梯形固定块;4、挡板;5、防护网;6、种植槽;7、密封盖;8、把手;9、第一导流槽;10、导流凸块;11、第二导流槽;12、第三导流槽;13、毒饵袋;14、干燥垫;15、沙石层;16、防渗透层;17、渗透管;18、排水管;19、固定螺栓;20、防水条;21、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包括堤防主体1,堤防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基座2,堤防主体1前侧中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盖7,密封盖7上均设置有把手8,堤防主体1的内部靠近密封盖7的下方均设置有蚁道21,堤防主体1的前侧靠近密封盖7的上下均设置有种植槽6,种植槽6上均设置有防护网5,便于将植被种植在堤防主体1上,从而增加泥土和植被根系之间的凝聚力,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保持堤防主体1的稳定性,堤防主体1的两端靠近种植槽6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导流槽11,种植槽6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槽9,第一导流槽9上设置有若干导流凸块10,密封盖7的底端和蚁道21之间均设置有防水条20,蚁道21内设置有毒饵袋13,便于当汛期来临水位上涨时,避免水流进行蚁道21的内部,从而解决了由于水位的上升将消灭白蚁用的毒饵冲走的问题,保证了堤防安全性,蚁道21的内部靠近毒饵袋13的一侧设置有干燥垫14,便于对毒饵袋13保持干燥,能够使毒饵袋13继续发挥消灭白蚁的性能,避免在汛期期间白蚁损坏堤防,提高堤防的使用寿命,堤防主体1和基座2的内部均设置有沙石层15,沙石层15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渗透层16,堤防主体1的内部靠近种植槽6的底端均设置有渗透管17。
[0020]在图1和3中:堤防主体1上方的一端设置有挡板4,便于防止堤防主体1上的一些石块落下,同时避免行人出现危险。
[0021]在图2和3中:防护网5的四角均设置有固定螺栓19,便于对防护网5进行固定,利用
防护网5可以对种植槽6内部的植被进行防护。
[0022]在图1和3中:基座2前侧的上方设置有梯形固定块3,便于增加基座2前端的高度,当汛期上涨速度较慢时,可将越过梯形固定块3的水流引导入第三导流槽12内排出,避免基座2上堆积水流。
[0023]在图3中:基座2上靠近堤防主体1前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三导流槽12,便于对汛期水流或者雨水等进行分散,从而减弱雨水对于堤防主体1的冲击性。
[0024]在图2中:基座2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18,排水管18的顶端和渗透管17相连接,便于雨天对种植槽6内部的水流进行排水,通过排水管18排出,避免水流过多植被遭到破坏,保持水土的稳定性。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在堤防主体1的前侧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盖7,密封盖7的前侧设置把手8,便于工作人员拉动把手8打开密封盖7,将毒饵袋13放置在蚁道21的内部,可以利用毒饵袋13防止白蚁进入到堤防的内部,避免由于白蚁造成堤防的破坏,同时密封盖7的设置和密封盖7的底端和蚁道21的连接处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包括堤防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防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基座(2),所述堤防主体(1)前侧中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盖(7),所述密封盖(7)上均设置有把手(8),所述堤防主体(1)的内部靠近密封盖(7)的下方均设置有蚁道(21),所述堤防主体(1)的前侧靠近密封盖(7)的上下均设置有种植槽(6),所述种植槽(6)上均设置有防护网(5),所述堤防主体(1)的两端靠近种植槽(6)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导流槽(11),所述种植槽(6)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槽(9),所述第一导流槽(9)上设置有若干导流凸块(10),所述密封盖(7)的底端和蚁道(21)之间均设置有防水条(20),所述蚁道(21)内设置有毒饵袋(13),所述蚁道(21)的内部靠近毒饵袋(13)的一侧设置有干燥垫(14),所述堤防主体(1)和基座(2)的内部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兆振王松岭赵英琦顾名昂史卜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大河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