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814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包括:送餐机器主架构,包括压力传感器、红外线检测器、互联网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面板、餐具存放柜体、位置检测器和可视化成像仪;实时驱动机构,用于在接收到第一驱动指令时,驱动所述控制面板从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内部伸出并进入使能模式以允许人员操作,否则,保持所述控制面板在禁用模式以避免人员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功能齐全、安全稳定。由于能够在完善优化送餐机器人的内部结构的同时,为送餐机器人引入针对性的控制面板伸缩控制机制,从而仅在送餐机器人的操作人员未授权管理人员时方触发控制面板的伸出动作和使能控制,降低了送餐机器人的故障率。人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通信技术是以计算机作为通信的基本载体,以网络为通道,经过互联网进行通信的一种网络技术。不论是声音、图片还是影片图形,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传输,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联网通信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信息可以快速的传到目的地。
[0003]例如,光互联网通信技术是指IP地址直接接入到光互联网上,也可以直接连接到光纤上,一般包括IPover.ATM、IPoverSDHIP以及IPoverDwDM三种技术。其中,IPoverATM技术主要是指使用与网络边缘的多业务的汇合以及一般容量的IP骨干网,不过不太适合应用于型号太大的IP骨干网;而IPoverSDHIP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效率很高的IP传送技术,其中包含了IPV6和IPV4。适合应用于经营IP业务的ISP或者是以IP为业务量的电信网,还可以用在电信骨干网上来疏导告诉运转的数据流:IPover.DWDM节省掉了很多昂贵的设备,简化了网络网管,采用DWDM可以减少传送的成本一宽带的带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0004]当前,在执行机器人的送餐服务时,一方面,缺乏针对性的设计结构,导致送餐机器人的功能不够齐全,设计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当前送餐机器人的控制面板一致保持在弹出状态且能够为任何人员所操控,导致送餐机器人的控制逻辑在不专业人员的控制情况下容易混乱,从而使得送餐机器人的故障率大增。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为了解决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能够在完善优化送餐机器人的内部结构的同时,为送餐机器人引入针对性的控制面板伸缩控制机制,从而仅在送餐机器人的操作人员未授权管理人员时方触发控制面板的伸出动作和使能控制。
[0006]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0007](1)引入包括压力传感器、红外线检测器、互联网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面板、餐具存放柜体、位置检测器和可视化成像仪的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用于为送餐服务以及智能管理提供硬件资源;
[0008](2)基于边缘匹配机制对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前方是否存在授权管理人员的轮廓执行视觉化监测,并在监测到存在时,触发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控制面板的伸出动作以及使能控制,从而降低机器人的故障率。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
[0010]送餐机器主架构,包括压力传感器、红外线检测器、互联网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面板、餐具存放柜体、位置检测器和可视化成像仪,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
述餐具存放柜体的下方,用于基于检测结果判断所述餐具存放柜体当前是否存放餐具,所述控制面板在默认状态下收缩到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内部,所述红外线检测器用于检测前方最近目标到的所述红外线检测器的实时距离,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各个用电部件供电,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为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各个电子部件提供数据存储空间,所述位置检测器用于为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提供当前定位数据,所述可视化成像仪用于对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前方环境执行定时成像动作,以获得定时捕获画面;
[0011]第一采集设备,与所述可视化成像仪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定时捕获画面执行伽马校正操作,以获得对应的第一采集画面;
[0012]第二采集设备,与所述第一采集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采集画面执行利用高通滤波的画面数据锐化操作,以获得对应的第二采集画面;
[0013]第三采集设备,与所述第二采集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二采集画面执行利用对数变换的画面数据增强操作,以获得对应的第三采集画面;
[0014]云端存储器件,设置在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网络端,用于存储被授予管理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基准人体轮廓;
[0015]轮廓判断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三采集设备和所述云端存储器件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第三采集画面中执行是否存在与所述云端存储器件存储的某一个管理人员的基准人体轮廓匹配度超限的成像区域的搜索,并在搜索存在时,发出第一驱动指令;
[0016]实时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轮廓判断机构和所述控制面板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指令时,驱动所述控制面板从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内部伸出并进入使能模式以允许人员操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一种如上述的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用于基于送餐服务机器人前方环境的视觉检测结果执行对送餐服务机器人控制面板的使能操作。
[0018]本专利技术的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功能齐全、安全稳定。由于能够在完善优化送餐机器人的内部结构的同时,为送餐机器人引入针对性的控制面板伸缩控制机制,从而仅在送餐机器人的操作人员未授权管理人员时方触发控制面板的伸出动作和使能控制,降低了送餐机器人的故障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0]视觉检测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视觉检测是指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是用于生产、装配或包装的有价值的机制。它在检测缺陷和防止缺陷产品被配送到消费者的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0021]当前,在执行机器人的送餐服务时,一方面,缺乏针对性的设计结构,导致送餐机器人的功能不够齐全,设计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当前送餐机器人的控制面板一致保持在弹出状态且能够为任何人员所操控,导致送餐机器人的控制逻辑在不专业人员的控制情况下容易混乱,从而使得送餐机器人的故障率大增。
[0022]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搭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示出的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包括:
[0024]送餐机器主架构,包括压力传感器、红外线检测器、互联网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面板、餐具存放柜体、位置检测器和可视化成像仪,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餐具存放柜体的下方,用于基于检测结果判断所述餐具存放柜体当前是否存放餐具,所述控制面板在默认状态下收缩到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内部,所述红外线检测器用于检测前方最近目标到的所述红外线检测器的实时距离,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各个用电部件供电,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为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各个电子部件提供数据存储空间,所述位置检测器用于为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提供当前定位数据,所述可视化成像仪用于对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前方环境执行定时成像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送餐机器主架构,包括压力传感器、红外线检测器、互联网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面板、餐具存放柜体、位置检测器和可视化成像仪,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餐具存放柜体的下方,用于基于检测结果判断所述餐具存放柜体当前是否存放餐具,所述控制面板在默认状态下收缩到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内部,所述红外线检测器用于检测前方最近目标到的所述红外线检测器的实时距离,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各个用电部件供电,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为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各个电子部件提供数据存储空间,所述位置检测器用于为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提供当前定位数据,所述可视化成像仪用于对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前方环境执行定时成像动作,以获得定时捕获画面;第一采集设备,与所述可视化成像仪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定时捕获画面执行伽马校正操作,以获得对应的第一采集画面;第二采集设备,与所述第一采集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采集画面执行利用高通滤波的画面数据锐化操作,以获得对应的第二采集画面;第三采集设备,与所述第二采集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二采集画面执行利用对数变换的画面数据增强操作,以获得对应的第三采集画面;云端存储器件,设置在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网络端,用于存储被授予管理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的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基准人体轮廓;轮廓判断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三采集设备和所述云端存储器件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第三采集画面中执行是否存在与所述云端存储器件存储的某一个管理人员的基准人体轮廓匹配度超限的成像区域的搜索,并在搜索存在时,发出第一驱动指令;实时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轮廓判断机构和所述控制面板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驱动指令时,驱动所述控制面板从所述送餐机器主架构内部伸出并进入使能模式以允许人员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判断机构还用于在搜索不存在与所述云端存储器件存储的某一个管理人员的基准人体轮廓匹配度超限的成像区域时,发出第二驱动指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互联网通信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驱动机构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二五J一一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祥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