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表面处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71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性表面处理剂,其适合用以涂布于一合成皮革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至少包括有:水性聚氨酯、有机硅粉末、及水。基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的总重为100wt%,所述水性聚氨酯的含量范围介于15wt%至35wt%之间,并且所述有机硅粉末的含量范围介于3wt%至20wt%之间。所述水性聚氨酯的固体含量为介于20%至30%之间。所述有机硅粉末具有介于0.2微米至15微米之间的平均粒径、介于0.9至1.5之间的比重、介于0.1%至0.5%之间的含水率、及介于30至90的硬度。据此,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形成的干膜能具有较佳的耐磨性及耐刮性。的耐磨性及耐刮性。的耐磨性及耐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性表面处理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处理剂,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性表面处理剂。

技术介绍

[0002]于现有的合成革制造工艺中,为了提高表面处理剂形成的干膜的耐磨性及耐刮性,通常会在表面处理剂中,添加有滑石粉或二氧化硅等无机材料,或是添加蜡或硬脂酸等有机材料,以提高干膜的耐磨性及耐刮性。然而,滑石粉或二氧化硅等无机材料的加入,会使干膜的低温耐寒曲折性下降且出现经时折角白化现象;而蜡或硬脂酸等有机材料的加入,在热压情况下会影响干膜沾黏性和光泽度。因此,如何开发表面处理剂中的成分,在提升干膜的耐磨性及耐刮性的同时,还能不影响干膜的其他物性,显得特别重要。
[0003]再者,于现有的合成革制造工艺中,由于使用溶剂型聚氨酯,因此会在生产时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进而造成环境污染。
[0004]于是,本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水性表面处理剂,其能有效地改善现有的水性表面处理剂所可能产生的缺陷。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水性表面处理剂,其适合用以涂布于一合成皮革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至少包括有:水性聚氨酯、有机硅粉末、及水;其中,基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的总重为100wt%,所述水性聚氨酯的含量范围介于15wt%至35wt%之间,并且所述有机硅粉末的含量范围介于3wt%至20wt%之间;其中,所述水性聚氨酯的固体含量(NV)为介于20%至30%之间;其中,所述有机硅粉末具有介于0.2微米至15微米之间的平均粒径、介于0.9至1.5之间的比重、介于0.1%至0.5%之间的含水率、及介于30至90的硬度(A)。
[0007]优选地,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未包含有任何的挥发性有机溶剂(VOC)。
[0008]优选地,所述水性聚氨酯是选自由水性平光聚氨酯、水性消光聚氨酯、及水性自消光聚氨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0009]优选地,所述有机硅粉末是选自由有机硅复合粉末、有机硅橡胶粉末、及有机硅树脂粉末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基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的总重为100wt%,所述有机硅粉末的含量范围介于为6wt%至13wt%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进一步包括:消泡剂、流平剂、底材湿润剂、分散剂、有机滑剂、增稠剂、雾面剂、及架桥剂;其中,基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的总重为100wt%,所述消泡剂的含量范围介于0.2wt%至2wt%之间,所述流平剂的含量范围介于0.2wt%至5wt%之间,所述底材湿润剂的含量范围介于0.2wt%至5wt%之间,所述分散剂的含量范围介于0.1wt%至2wt%之间,所述有机滑剂的含量范围介于2wt%至10wt%之间,所述增稠剂
的含量范围介于1wt%至5wt%之间,所述雾面剂的含量范围是介于1wt%至5wt%之间,所述架桥剂的含量范围介于2wt%至10wt%之间,并且所述水的含量范围介于10wt%至70wt%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流平剂是选自由丙烯酸共聚物和有机硅化合物所组成的材料群组的至少其中之一。
[0012]优选地,所述消泡剂是选自由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及聚氧丙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的至少其中之一。
[0013]优选地,所述底材润湿剂是选自由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及硅醇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组成的材料群组的至少其中之一。
[0014]优选地,所述分散剂是选自由丙烯酸分散剂、改性丙烯酸分散剂、及改性嵌段聚合物所组成的材料群组的至少其中之一。
[0015]优选地,所述有机滑剂是选自由聚二烷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改性聚硅氧烷、支化聚有机硅氧烷、聚烯烃蜡、聚酰胺蜡、聚四氟乙烯(PTFE)、及全氟烷氧基树脂(PFA)所组成的材料群组的至少其中之一。
[0016]优选地,所述增稠剂选自由聚丙烯酸类增稠剂及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所组成的材料群组的至少其中之一。
[0017]优选地,所述架桥剂是选自由恶唑啉、聚碳二亚胺、多异氰酸酯、封端异氰酸酯、聚硅氧烷、氮丙啶、及烷基化三聚氰胺等脲醛树脂系交联剂及酰肼系交联剂所组成的材料群组的至少其中之一。
[0018]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水性表面处理剂,其能通过“水性表面处理剂包含有20wt%至30wt%的水性聚氨酯”、“水性表面处理剂包含有3wt%至20wt%的有机硅粉末”、“所述水性聚氨酯中的固体含量(NV)为介于20%至30%之间”、及“所述有机硅粉末具有介于0.2微米至15微米之间的平均粒径、介于0.9至1.5之间的比重、介于0.1%至0.5%之间的含水率、及介于30至90的硬度(A)”的技术方案,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能提升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形成的干膜的耐磨性及耐刮性,但不对所述干膜的其他性质造成负面影响。
[0019]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性表面处理剂于合成皮革的表面形成湿膜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性表面处理剂于合成皮革的表面形成干膜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性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性表面处理剂的实施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有关“水性表面处理剂”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专利技术可
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0025][水性表面处理剂][0026]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性表面处理剂于合成皮革的表面形成湿膜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性表面处理剂于合成皮革的表面形成干膜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性表面处理剂1,其适合用以涂布于一合成皮革L的一表面S,并且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1能提供优异的耐刮性及耐磨性。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1当然也可以被用以涂布于所述合成皮革L的多个表面(如两个表面)以提供较佳地耐刮性及耐磨性。所述合成皮革L可以举例为汽车内饰革、服饰革或家具革,但本专利技术不受限于此。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表面处理剂,其适合用以涂布于一合成皮革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至少包括有:水性聚氨酯、有机硅粉末、及水;其中,基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的总重为100wt%,所述水性聚氨酯的含量范围介于15wt%至35wt%之间,并且所述有机硅粉末的含量范围介于3wt%至20wt%之间;其中,所述水性聚氨酯中的固体含量为介于20%至30%之间;其中,所述有机硅粉末具有介于0.2微米至15微米之间的平均粒径、介于0.9至1.5之间的比重、介于0.1%至0.5%之间的含水率、及介于30至90的硬度。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未包含有任何的挥发性有机溶剂。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是选自由水性平光聚氨酯、水性消光聚氨酯、及水性自消光聚氨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粉末是选自由有机硅复合粉末、有机硅橡胶粉末、及有机硅树脂粉末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基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的总重为100wt%,所述有机硅粉末的含量范围介于为6wt%至13wt%之间。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进一步包括:消泡剂、流平剂、底材湿润剂、分散剂、有机滑剂、增稠剂、雾面剂、及架桥剂;其中,基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剂的总重为100wt%,所述消泡剂的含量范围介于0.2wt%至2wt%之间,所述流平剂的含量范围介于0.2wt%至5wt%之间,所述底材湿润剂的含量范围介于0.2wt%至5wt%之间,所述分散剂的含量范围介于0.1wt%至2wt%之间,所述有机滑剂的含量范围介于2wt%至10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德超徐森煌苏崇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