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防侧漏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55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防侧漏导尿管。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双腔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导尿管中段外侧设置有扇形薄膜,所述扇形薄膜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长粘扣与短粘扣,所述扇形薄膜下部设置有排尿管,所述扇形薄膜用于收集从双腔导尿管与尿道口连接处漏出的尿液,漏出尿液通过排尿管排出至引流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双腔导尿管完成患者排尿或进行膀胱灌药,通过将扇形薄膜通过长粘扣与短粘扣环绕连接,能够调节扇形薄膜环绕尺寸,适应更多患者,扇形薄膜可高温消毒,漏尿通过引流凹槽流入排尿管至引流袋,完成尿液收集,提升了患者治疗期间舒适性,扇形薄膜可沿双腔导尿管滑动,适用于不同尿道长度的患者。者。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防侧漏导尿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设备
,涉及一种一体化防侧漏导尿管。

技术介绍

[0002]双腔导尿管广泛使用于临床患者住院以及治疗期间,用于手术辅助以及泌尿疾病治疗,部分患者会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状,会出现尿液沿着导尿管漏出的情况,漏尿会造成患者的身心不适,加重护理人员的负担,目前的治疗方案为加用M受体阻滞剂或者更换更粗号的双腔导尿管,但皆有其局限性,因此,研发出本一体化防侧漏导尿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化防侧漏导尿管,可通过双腔导尿管完成患者排尿或进行膀胱灌药,通过将扇形薄膜通过长粘扣与短粘扣环绕连接,能够调节扇形薄膜环绕尺寸,适应更多患者,扇形薄膜可高温消毒,漏尿通过引流凹槽流入排尿管至引流袋,完成尿液收集,通过排尿阀控制排尿管开闭,防止尿液回流,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防侧漏导尿管,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双腔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导尿管中段外侧设置有扇形薄膜,所述扇形薄膜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长粘扣与短粘扣,所述扇形薄膜下部设置有排尿管,所述扇形薄膜用于收集从双腔导尿管与尿道口连接处漏出的尿液,漏出尿液通过排尿管排出至引流袋。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腔导尿管一端设置有排尿口,另一端设置有引流孔,所述排尿口与引流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排尿口一侧设置有注水管道,所述引流孔外侧设置有水囊,所述水囊与注水管道通过管道连通。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形薄膜边缘一侧连接长粘扣,另一侧边缘连接短粘扣,所述扇形薄膜下部设置有引流凹槽,所述扇形薄膜尾部边缘连接有两个固定胶布,所述扇形薄膜尾部边缘内侧设置有密封膜圈。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形薄膜通过长粘扣与短粘扣环绕连接,所述扇形薄膜通过长粘扣与短粘扣调节环绕连接尺寸。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凹槽下部连通排尿管,所述排尿管中段设置有排尿阀。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形薄膜锥口处设置有固定环扣,所述扇形薄膜通过固定环扣固定连接双腔导尿管。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形薄膜锥口处设置有滑动环扣,所述扇形薄膜通过滑动环扣与双腔导尿管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形薄膜为耐高温材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一体化防侧漏导尿管,可通过双
腔导尿管完成患者排尿或进行膀胱灌药,通过将扇形薄膜通过长粘扣与短粘扣环绕连接,能够调节扇形薄膜环绕尺寸,适应更多患者,扇形薄膜可高温消毒,漏尿通过引流凹槽流入排尿管至引流袋,完成尿液收集,通过排尿阀控制排尿管开闭,防止尿液回流,提升了患者治疗期间舒适性,同时扇形薄膜可沿双腔导尿管滑动,以适用于不同尿道长度的患者。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双腔导尿管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扇形薄膜结构局部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扇形薄膜与双腔导尿管连接结构局部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扇形薄膜与双腔导尿管连接结构局部图。
[0018]图中:1、双腔导尿管;101、排尿口;102、引流孔;103、注水管道;104、水囊;2、扇形薄膜;201、长粘扣;202、短粘扣;203、引流凹槽;204、固定胶布;205、密封膜圈;206、固定环扣;207、滑动环扣;3、排尿管;301、排尿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描述与理解方便,以下以图1的上方为上方进行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防侧漏导尿管,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双腔导尿管1,所述双腔导尿管1一端设置有排尿口101,另一端设置有引流孔102,所述排尿口101与引流孔102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排尿口101一侧设置有注水管道103,所述引流孔102外侧设置有水囊104,所述水囊104与注水管道103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双腔导尿管1中段外侧设置有扇形薄膜2,所述扇形薄膜2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长粘扣201与短粘扣202,所述扇形薄膜2下部设置有排尿管3,所述扇形薄膜2用于收集从双腔导尿管1与尿道口连接处漏出的尿液,漏出尿液通过排尿管3排出至引流袋。
[0022]进一步地,所述扇形薄膜2边缘一侧连接长粘扣201,另一侧边缘连接短粘扣202,所述扇形薄膜2下部设置有引流凹槽203,所述扇形薄膜2尾部边缘连接有两个固定胶布204,所述扇形薄膜2尾部边缘内侧设置有密封膜圈205,所述扇形薄膜2通过长粘扣201与短粘扣202环绕连接,所述扇形薄膜2通过长粘扣201与短粘扣202调节环绕连接尺寸,所述扇形薄膜2为耐高温材质,可进行消毒。
[0023]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凹槽203下部连通排尿管3,所述排尿管3中段设置有排尿阀301,排尿管3下部连通引流袋用于储存尿液,通过排尿阀301控制引流袋开闭。
[0024]进一步地,所述扇形薄膜2锥口处设置有固定环扣206,所述扇形薄膜2通过固定环扣206固定连接双腔导尿管1。
[0025]在使用时:护理人员将双腔导尿管1从患者尿道口插入,引流孔102安插到位后,通
过注水管道103注入水或生理盐水,使水囊104膨胀固定至膀胱内部,通过排尿口101与引流孔102完成排尿或进行膀胱灌药,护理人员将扇形薄膜2通过长粘扣201与短粘扣202环绕连接,可通过长粘扣201与短粘扣202配合调节扇形薄膜2环绕尺寸,适应更多患者,扇形薄膜2通过固定胶布204粘贴至患者皮肤,当患者排尿时,漏尿通过引流凹槽203流入排尿管3至引流袋,完成尿液收集,通过排尿阀301控制排尿管3开闭,防止尿液回流。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扇形薄膜2锥口处设置有滑动环扣207,所述扇形薄膜2通过滑动环扣207与双腔导尿管1滑动连接,扇形薄膜2可沿双腔导尿管1滑动,适用于不同尿道长度的患者。
[0028]本技术通过双腔导尿管完成患者排尿或进行膀胱灌药,通过将扇形薄膜通过长粘扣与短粘扣环绕连接,能够调节扇形薄膜环绕尺寸,适应更多患者,扇形薄膜可高温消毒,漏尿通过引流凹槽流入排尿管至引流袋,完成尿液收集,通过排尿阀控制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防侧漏导尿管,包括双腔导尿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导尿管(1)中段外侧设置有扇形薄膜(2),所述扇形薄膜(2)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长粘扣(201)与短粘扣(202),所述扇形薄膜(2)下部设置有排尿管(3),所述扇形薄膜(2)用于收集从双腔导尿管(1)与尿道口连接处漏出的尿液,漏出尿液通过排尿管(3)排出至引流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防侧漏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导尿管(1)一端设置有排尿口(101),另一端设置有引流孔(102),所述排尿口(101)与引流孔(102)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排尿口(101)一侧设置有注水管道(103),所述引流孔(102)外侧设置有水囊(104),所述水囊(104)与注水管道(103)通过管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防侧漏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薄膜(2)边缘一侧连接长粘扣(201),另一侧边缘连接短粘扣(202),所述扇形薄膜(2)下部设置有引流凹槽(203),所述扇形薄膜(2)尾部边缘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张文豪袁慧李昶灸王宇伟何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