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通过弥散、对流、吸附等形式持续缓慢清除机体内致病物质及多余水分,以稳定机体内环境,其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感染等危重症救治中的效果也被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证实。
2、为了达到有效清除溶质的效果,一般crrt的治疗时间超过24小时,在长时间的血液净化过程中若出现异常,不仅需要暂停治疗,还加大医护人员工作量,并且间接提高治疗所需费用,以下为血液净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一、在血液净化过程中,血栓是影响血液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在进行crrt上机时,需要先回抽一段2ml的血液,并将抽取的血液注射在纱布上,以将排出血栓,再行6s内回抽20ml血液的试验,判断当前血液管路的通畅度,导致部分血液医源性流失。
4、二、在血滤机运行过程中,会进行实时监测,若患者体位多变,极易导致血管通路移位、弯曲或导管开口点贴壁,血滤机在检测到管路抽吸不畅则会进行报警,医护人员收到提醒后,需要调整患者体位和断开血滤连接,再次进行血液回抽试验,判断管路通畅度,评估是否有血栓,此时同样会造成医源性失血。且由于在整个处理期间存在反复脱离更换注射器的操作,导管在反复进行分离和连接时,容易导致血源性感染,存在安全隐患。
5、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持续引流出大量的血液进行长管路的体外循环,大量低于患者体温的置换液被回输入体内产生降温效应,导致患者的体温降低,容易导致患者的不适,更重要的是,低温会促进凝
6、目前公开号为cn2147625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拉血顺畅的单针双腔血滤管,该专利提出“包括连接体以及橡胶加压气球囊,所述连接体内部设置有单针双腔血滤管,所述单针双腔血滤管的右侧设置有螺旋形支撑架,所述螺旋形支撑架的表面设置有胶囊壳”的技术方案。
7、虽然该专利通过在血滤置管植入内部螺旋形支撑架,可避免患者血管与血滤置管贴壁,解决由于引血不畅导致的血滤报警问题,但血滤报警的因素很多,如上述阐述的,该设计仅保障了治疗过程中血液流量恒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可实时评估管路通畅性和快速确认患者体温,以便及时处理仪器报警的问题,且能避免处理过程中医源性失血和血源性感染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包括血滤导管、底板、控制阀和回抽管,所述控制阀和回抽管均设于底板上方,控制阀上设有进液端、出液端和回抽端,所述血滤导管包括回血端和引血端,所述进液端与引血端相连,出液端通过第一引流管与现有血滤机相连,所述回血端通过第二引流管与血滤机相连,所述回抽端与回抽管相连,还包括用于检测和展示第二引流管内部温度的测温结构,所述引血端仅与第一引流管内部连通时,所述控制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述引血端仅与回抽管内部连通时,所述控制阀处于回抽状态。
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一、采用本技术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通过三通管结构的控制阀分别与血滤导管、血滤机和回抽管相连。并通过切换控制阀的状态,在血滤导管和血滤机内部连通时,可进行血滤治疗,在引血端仅和回抽管内部连通(即暂停血滤治疗)时,可临时进行回抽血液的操作,以便于医护人员确认管路的通畅度,具备操作灵活便捷的特点,实时评估回输管路的通畅情况;且在明确通畅情况后,将血液输回血滤系统的通路中,使得回抽试验的血液最终回归至患者体内,避免医源性失血。
6、二、且可通过测温结构及时了解患者的体温状态,以便进行添被或其他升温措施,避免低温影响血滤的正常进行。
7、优选的,所述回抽管远离控制阀的端部设有注射器,且注射器与回抽管一体化连接,所述回抽管和注射器之间设有过滤膜。通过过滤膜可实现血液和血栓的分离,且由于注射器与回抽管一体化连接,在实现抽吸观察的同时,可将不含有血栓的血液输回血滤系统的通路中,具备操作便捷的特点。
8、优选的,所述控制阀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上设有方向标识和状态标识。由于控制开关与控制阀内的结构同步,医护人员可通过方向标识和状态标识,快速确认控制阀所处的状态。
9、优选的,所述注射器远离过滤膜的端部柔性连接有折叠环套,所述注射器的推杆位于折叠环套中。在推杆活动时,通过折叠环套使注射器的推杆一端也被密闭处理,在评估通畅情况的过程中,使注射器、回抽管和控制阀内均处于无菌状态,可有效避免血液受到外界污染。
10、优选的,所述回抽管和注射器上均设有刻度标识。通过刻度标识可快速确认当前抽取血液的容量,避免抽取过多或过少的问题,且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11、优选的,所述控制阀和回抽管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在血液的回输或评估通畅状况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视线可透过控制阀和回抽管,直接进行血液流动情况以及血栓的存在情况。
12、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可供第二引流管置入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利用弹性材料的伸缩材料,以将第二引流管夹持固定于底板上,避免管体牵拉到其他物体造成意外拔管;且在观察引出血液的情况的同时,也能够观察到当前血液的回输情况。
13、优选的,所述测温结构包括传感贴片、显示屏和控制单元,所述传感贴片设于底板上,且所述第二引流管置于夹持件中时,所述传感贴片位于第二引流管和底板之间,显示屏设于底板中,所述控制单元集成设置于底板中,且所述传感贴片、显示屏均与控制单元通过电路连接。由于夹持件的压迫作用,使得传感贴片与第二引流管紧密贴合,传感贴片将第二引流管内流过的血液体温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数显的方式将体温数值进行展示,便于医护人员快速确认患者的体温。
14、优选的,所述测温结构还包括警报单元和扬声器,所述警报单元集成设置于底板中,扬声器设于底板内部,所述警报单元与控制单元通过电路连接。通过扬声器以及上述显示屏的结合,在患者体温出现异常时,以听觉和视觉两种角度对医护人员或患者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醒,避免出现仅观察显示屏造成的疏忽。
15、优选的,所述进液端与血滤导管的引血端螺纹连接,所述出液端与第一引流管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有效增加各个管路的连接稳定性,且可有效避免肢体活动导致的意外拔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滤导管(1)、底板(10)、控制阀(7)和回抽管(100),所述控制阀(7)和回抽管(100)均设于底板(10)上方,控制阀(7)上设有进液端(70)、出液端(71)和回抽端(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抽管(100)远离控制阀(7)的端部设有注射器(5),且注射器(5)与回抽管(100)一体化连接,所述回抽管(100)和注射器(5)之间设有过滤膜(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7)上设有控制开关(73),控制开关(73)上设有方向标识(730)和状态标识(7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5)远离过滤膜(4)的端部柔性连接有折叠环套(6),所述注射器(5)的推杆(50)位于折叠环套(6)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抽管(100)和注射器(5)上均设有刻度标识(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7)和回抽管(100)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设有可供第二引流管(81)置入的夹持件(13),所述夹持件(1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结构包括传感贴片(2)、显示屏(9)和控制单元,所述传感贴片(2)设于底板(10)上,且所述第二引流管(81)置于夹持件(13)中时,所述传感贴片(2)位于第二引流管(81)和底板(10)之间,显示屏(9)设于底板(10)中,所述控制单元集成设置于底板(10)中,且所述传感贴片(2)、显示屏(9)均与控制单元通过电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结构还包括警报单元和扬声器,所述警报单元集成设置于底板(10)中,扬声器设于底板(10)内部,所述警报单元与控制单元通过电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端(70)与血滤导管(1)的引血端(12)螺纹连接,所述出液端(71)与第一引流管(80)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滤导管(1)、底板(10)、控制阀(7)和回抽管(100),所述控制阀(7)和回抽管(100)均设于底板(10)上方,控制阀(7)上设有进液端(70)、出液端(71)和回抽端(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抽管(100)远离控制阀(7)的端部设有注射器(5),且注射器(5)与回抽管(100)一体化连接,所述回抽管(100)和注射器(5)之间设有过滤膜(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7)上设有控制开关(73),控制开关(73)上设有方向标识(730)和状态标识(7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5)远离过滤膜(4)的端部柔性连接有折叠环套(6),所述注射器(5)的推杆(50)位于折叠环套(6)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抽管(100)和注射器(5)上均设有刻度标识(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所述的多功能的血液净化报警处理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伟英,杨湘英,马建萍,滕建琳,李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