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使后轮与前轮联动的仿真演示模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42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能使后轮与前轮联动的仿真演示模型车,包括车底盘、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转向机构,其特点是:转向机构包括前轮转向机构和后轮转向机构、联动控制机构,所述前轮转向机构包括前轮转向舵机,所述后轮转向机构包括装置于车底盘上的后轮转向舵机、连接后轮转向舵机与后轮的后轮联动组件,所述联动控制机构与前轮转向舵机和后轮转向舵机电性连接,所述后轮转向舵机通过联动控制机构的联动控制使后轮与前轮进行同相位或反相位的联动转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后轮可根据需要进行与前轮同相位或反相位转向,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高,且转向灵活稳定,前轮使用寿命长。前轮使用寿命长。前轮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使后轮与前轮联动的仿真演示模型车


[0001]本技术涉及模型车领域,特别是一种车展用的能使后轮与前轮联动的仿真演示模型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转向是汽车操作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操作之一。为了方便使用者了解车子性能,车展中常用仿真模型车来进行操作演示。传统的汽车转向传动机构只在前轮设置转向结构,较为单一且不够稳定,会有以下几个缺点:
[0003]1、如果前轮同时肩负驱动车辆行驶和转向的任务,在车辆转弯时,很容易会出现转向不足车辆失控的情况,影响汽车的安全行驶。
[0004]2、如果车辆轴距过长,又采用前轮驱动和转向设计,整车的转弯的灵活性都会非常差。
[0005]3、因为前轮承担的负荷比较大,长时间使用模型车会导致前轮轮胎磨损较快。
[0006]4、在车辆高速并线时,如果只有前轮转向,车尾会有非常明显的摆动,降低行驶稳定性,增加操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使后轮可根据需要进行与前轮同相位或反相位转向,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高,且转向灵活稳定,容易操控,前轮使用寿命长的能使后轮与前轮联动的仿真演示模型车。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9]本技术所述能使后轮与前轮联动的仿真演示模型车,包括车底盘、装置于车底盘上的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转向机构,其特点是: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前轮转向机构和后轮转向机构、使后轮与前轮联动转向的联动控制机构,所述前轮转向机构包括前轮转向舵机、连接前轮转向舵机和前轮的前轮联动组件,所述后轮转向机构包括装置于车底盘上的后轮转向舵机、连接后轮转向舵机与后轮的后轮联动组件,所述联动控制机构与前轮转向舵机和后轮转向舵机电性连接,所述后轮转向舵机通过所述联动控制机构的联动控制使后轮与前轮进行同相位或反相位的联动转向。
[0010]进一步是:所述后轮转向机构中有两个分别控制两个后轮的后轮转向舵机,所述后轮联动组件包括装置于各后轮上的后轮转向节、连接相应的后轮转向节和后轮转向舵机的后轮转向连杆。
[0011]所述前轮转向机构中的前轮转向舵机为一个同时控制两个前轮转向的总舵机,所述前轮联动组件包括分别装置于各前轮上的前轮转向节、与各个前轮转向节连接的两根前轮转向连杆、与总舵机连接的驱动杆及与驱动杆和两根前轮转向连杆连接并实现联动的联动件。
[0012]进一步是:所述联动控制机构具有两种不同控制模式的联动结构,一种是使后轮
与前轮反相位(反方向就是反相位)转向工作的低速模式,另一种是使后轮与前轮同相位(即同方向)转向工作的高速模式。当模型车处于低速模式且所述前轮转向舵机带动所述前轮往第一方向转向时,所述后轮在所述后轮转向舵机以及后轮联动组件带动下,所述后轮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向;当模型车处于高速模式且所述前轮转向舵机带动所述前轮往第一方向转向时,所述后轮在所述后轮转向舵机以及后轮联动组件带动下,所述后轮往第一方向转向。
[0013]为保证后轮胎面可以与路面有最大接地面积,后轮上还设有与后轮转向节配合来约束后轮的外倾角大小的第二连杆。
[0014]为使本技术可实现遥控操作,所述车底盘上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联动控制机构为设置在该控制电路板上的程序控制模块,且该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与遥控器配合的遥控接收电路。
[0015]进一步是:所述两个后轮之间设有驱动两后轮转动的驱动机构。车底盘上设有三角形转板及两端分别连接于三角形转板和驱动机构的连接拉杆。
[0016]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0017]1、通过后轮两个各自独立的后轮转向舵机和增设的联动控制机构控制后轮的转向。后轮转向角度、方向根据前轮角度和不同行驶要求来进行联动转向。既可使模型车的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同向摆动转向,以提高模型车转弯的灵活性和缩短模型车的转弯半径;又可使模型车的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反向摆动,以提高模型车高速并线的稳定性,增加模型车的操控乐趣。
[0018]2、转向平稳,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高。
[0019]3、后轮能与前轮进行联动转向,减轻了前轮承担的转向负荷,有效延长了前轮的使用寿命。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1]图1

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能使后轮与前轮联动的仿真演示模型车,包括车底盘1、装置于车底盘1上的两个前轮2和两个后轮3、转向机构、装置于车底盘前端的车头,车头内装有电机、驱动前轮旋转的电机齿轮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前轮转向机构4和后轮转向机构5、联动控制机构,所述前轮转向机构4包括前轮转向舵机41、连接前轮转向舵机41和前轮的前轮联动组件,所述后轮转向机构5包括装置于车底盘1上的后轮转向舵机51、连接后轮转向舵机51与后轮3的后轮联动组件,所述联动控制机构与前轮转向舵机41和后轮转向舵机51电性连接,所述后轮转向舵机51通过所述联动控制机构的联动控制使后轮与前轮进行同相位或反相位的联动转向。其中,两后轮可以是通过一个总的后轮转向舵机控制;优选是所述后轮转向机构5中有两个分别控制两个后轮的后轮转向舵机51,所述后轮联动组件装置于各后轮3上的后轮转向节52、连接相应的后轮转向节52和后轮转向舵机51的后轮转向
连杆53。后轮转向舵机51是后轮转向的动力源,分别独立控制左、右两个后轮的转向及转角大小。所述联动控制机构为具有两种不同控制模式的联动结构,一种是使后轮3与前轮2反相位工作的低速模式,另一种是使后轮3与前轮2同相位工作的高速模式。当模型车处于低速模式且所述前轮转向舵机带动所述前轮往第一方向转向时,所述后轮在所述后轮转向舵机以及后轮联动组件带动下,所述后轮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向;当模型车处于高速模式且所述前轮转向舵机带动所述前轮往第一方向转向时,所述后轮在所述后轮转向舵机以及后轮联动组件带动下,所述后轮往第一方向转向。另外联动控制机构对于两种控制模式的切换,可以手动切换和通过控制程序模块上的程序来切换,如果是通过程序控制,那么这种程序是常见的,例如现在四驱车的四轮控制程序。为使本技术可实现遥控操作,所述车底盘1上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联动控制机构为设置在该控制电路板上的程序控制模块,且该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与遥控器配合的遥控接收电路。
[0024]其中,两个前轮通过一轮轴连接在一起,车头中的电机和电机齿轮组驱动所述轮轴带动两个前轮旋转。车头上还设有车轮转向固定器避震器9。前轮转向机构4中的前轮转向舵机41为一个同时控制两个前轮2转向的总舵机,所述前轮联动组件包括分别装置于各前轮2上的前轮转向节、与各个前轮转向节连接的两根前轮转向连杆、与总舵机连接的驱动杆及与驱动杆和两根前轮转向连杆连接并实现联动的联动件。前轮转向舵机41通过驱动杆带动联动件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使后轮与前轮联动的仿真演示模型车,包括车底盘(1)、装置于车底盘(1)上的两个前轮(2)和两个后轮(3)、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前轮转向机构(4)和后轮转向机构(5)、能使后轮(3)与前轮(2)联动转向的联动控制机构,所述前轮转向机构(4)包括装置于车底盘(1)上的前轮转向舵机(41)、连接前轮转向舵机(41)和前轮(2)的前轮联动组件,所述后轮转向机构(5)包括装置于车底盘(1)上的后轮转向舵机(51)、连接后轮转向舵机(51)与后轮(3)的后轮联动组件,所述联动控制机构与前轮转向舵机(41)和后轮转向舵机(51)电性连接,所述后轮转向舵机(51)通过所述联动控制机构的联动控制使后轮与前轮进行同相位或反相位的联动转向;所述联动控制机构为具有两种不同控制模式的联动结构,一种是使后轮(3)与前轮(2)反相位工作的低速模式,另一种是使后轮(3)与前轮(2)同相位工作的高速模式,当模型车处于低速模式且所述前轮转向舵机(41)带动所述前轮(2)往第一方向转向时,所述后轮(3)在所述后轮转向舵机(51)以及后轮联动组件带动下,所述后轮(3)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向;当模型车处于高速模式且所述前轮转向舵机(41)带动所述前轮(2)往第一方向转向时,所述后轮(3)在所述后轮转向舵机(51)以及后轮联动组件带动下,所述后轮(3)往第一方向转向。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子显刘潍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人与车品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