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741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包括钢纤维混凝土层、无粘结钢筋网、现浇混凝土层,钢纤维混凝土层包括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第二钢纤维混凝土层,桥墩中部底端挖去一定厚度的外表面形成凹陷环,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填充置于凹陷环内,无粘结钢筋网沿桥墩中部外壁表面紧贴敷设,现浇混凝土层敷设于无粘结钢筋网外侧,第二钢纤维混凝土层敷设于现浇混凝土层外侧,本装置利用钢纤维混凝土的阻裂增韧、抗拉、抗折强、抗剪性能好的特性,通过改变桥梁本身的混凝土结构来增强抗震能力,不依赖外部的加固装置,实现桥墩底部塑性铰发生位置的转移,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同时提高桥墩的抗腐蚀性,缩短施工周期。周期。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建起的具有代表性的拱桥和连续梁桥大多达到一定使用年限,需要进行加固、提高承载力,以满足现有规范,现有的加固方案一般是通过加固装置来提高桥墩的使用寿命,2019年12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种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变截面梁的加固装置”的实用型专利(公告号为:209874539U),该技术加固装置包括碳纤维布、若干压板及若干高强螺栓,碳纤维布呈纵向拉应力状态粘贴在变截面梁上,碳纤维布纵向两侧的变截面梁的梁体上开设有若干锚孔,若干压板覆盖在该碳纤维布上并沿该碳纤维布的长度方向间隔覆盖布设,压板通过高强螺栓栓接固定,以将碳纤维布压紧在该压板与变截面梁之间,螺杆与锚孔之间填充有第一粘胶以将该螺杆胶结固定于锚孔中。但是该加固装置的加固效果取决于碳纤维的厚度以及螺杆的胶结效果,在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并且在混凝土梁体上螺栓打孔,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梁的局部缺陷和产生应力集中;2021年3月16日授权公布了“一种桥梁加固装置”的实用专利(公告号为:212714588U),本技术桥梁加固装置包括桥梁、桥基座、桥墩,桥梁固定连接与桥墩的上表面,桥基座固定连接与桥墩的下表面,桥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的数量有四根,四根所述螺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加固结构。在桥基座与桥梁之间使用四根螺杆进行支撑,缓解桥墩的承重压力,螺杆与桥基座或桥梁的接触处分别连接底座、支撑板,对桥基座或桥梁的支撑处进行保护,同时增大压力面积,加固结构可以沿螺杆自由上下滑动到桥墩受损处,在使用锁紧螺母固定后,调节加固机构,即可使四组加固滑块组将桥墩受损处挤压、连接、支撑,连接壳也可以对加固结构进行保护。该实用型专利通过外部加固装置来提高桥墩的使用寿命,但是无法避免桥墩自身受到电化学腐蚀,其极限承载力还是取决于桥梁本身的结构和混凝土的强度,并且该加固装置只能对桥墩实现单一的加固,当桥墩出现多处裂缝时,该装置的加固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通过改变桥梁本身的混凝土结构来增强抗震能力,不依赖外部的加固装置,并且实现桥墩底部塑性铰发生位置的转移。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包括钢纤维混凝土层、无粘结钢筋网、现浇混凝土层,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包括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第二钢纤维混凝土层,桥墩中部底端挖去一定厚度的外表面形成凹陷环,所述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填充置于所述凹陷环内,所述无粘结钢筋网沿所述桥墩中部外壁表面紧贴敷设,所述现浇混凝土
层敷设于所述无粘结钢筋网外侧,所述第二钢纤维混凝土层敷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层外侧。
[0006]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所述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外壁与所述桥墩中部外壁齐平,所述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底端与桥墩底部上端相接触。
[0007]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所述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与所述桥墩中部的接触面敷设有一定厚度用于提高粘结力的沥青混凝土。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具备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钢纤维混凝土的阻裂增韧、抗拉、抗折强、抗剪性能好的特性,通过改变桥梁本身的混凝土结构来增强抗震能力,不依赖外部的加固装置,并且实现桥墩底部塑性铰发生位置的转移,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同时提高桥墩的抗腐蚀性,缩短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的桥墩剖面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的加固局部放大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的A

A剖面图。
[0012]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13]1、桥墩底部;2、凹陷环;3、钢纤维混凝土层;4、桥墩中部;5、桥墩顶部;6、无粘结钢筋网;7、现浇混凝土层;31、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32、第二钢纤维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5]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包括钢纤维混凝土层3、无粘结钢筋网6、现浇混凝土层7,钢纤维混凝土层3包括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31、第二钢纤维混凝土层32,
[0016]桥墩中部4底端挖去一定厚度的外表面形成凹陷环2,凹陷环2的高度控制在已建成桥墩易发生破坏的高度范围内。
[0017]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31填充置于凹陷环2内,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31与所述桥墩中部4的接触面敷设有一定厚度用于提高粘结力的沥青混凝土,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31外壁与桥墩中部4外壁齐平,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31底端与桥墩底部1上端相接触。
[0018]无粘结钢筋网6沿桥墩中部4外壁表面紧贴敷设,现浇混凝土层7敷设于无粘结钢筋网6外侧,第二钢纤维混凝土层32敷设于现浇混凝土层7外侧。
[0019]当桥墩受地震作用时,桥墩内钢筋在水平力和重力作用下发生平面外屈服,向外鼓胀,受到钢纤维混凝土层3的约束,保护层混凝土破裂并产生裂缝并向上延伸,从而使塑性铰发生的部位上移,最终导致现浇混凝土层7产生裂缝,但由于受到外侧第二钢纤维混凝土层32的约束,延缓了现浇混凝土层7的破坏,推迟了塑性铰的形成,改变了塑性铰产生的部位,加强桥墩的抗震能力。
[0020]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
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后”“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纤维混凝土层(3)、无粘结钢筋网(6)、现浇混凝土层(7),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层(3)包括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31)、第二钢纤维混凝土层(32),桥墩中部(4)底端挖去一定厚度的外表面形成凹陷环(2),所述第一钢纤维混凝土层(31)填充置于所述凹陷环(2)内,所述无粘结钢筋网(6)沿所述桥墩中部(4)外壁表面紧贴敷设,所述现浇混凝土层(7)敷设于所述无粘结钢筋网(6)外侧,所述第二钢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学渊李小林熊莹杨国黄晓锋缪颖汤昌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