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防摇智能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34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防摇智能吊具,包括智能吊具本体和防摇导向柱,其中防摇导向柱的一端连接于智能吊具本体,防摇导向柱的另一端连接于天车,防摇导向柱包括多个相套设的导筒,相邻的两个导筒沿防摇导向柱的径向具有间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滑轮组外还通过防摇导向柱将智能吊具本体与天车连接。防摇导向柱可以伸缩,并且相比于绳索,防摇导向柱为比较坚硬的刚性连接,使得智能吊具本体摆动时,其与天车的位置差不会过大。此外,还因构成防摇导向柱的多个导筒之间具有间隙,所以底部智能吊具本体的摆动会有一部分转化为多个导筒之间的相对位移,这样就进一步地降低了智能吊具本体的摆动幅度,可以更好地配合智能控制系统完成自动化动作。动化动作。动化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防摇智能吊具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吊具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防摇智能吊具。

技术介绍

[0002]吊具是一种在厂房中常用到的机械,其帮助人们夹取重物并与行车等器械配合,使工件或物料在厂房内灵活的转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的自动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今人们对吊具的需求不仅仅是起吊工件这么简单,而是期待其可以智能地、自动地进行物料夹取和放置,减少人工操控。
[0003]现有的智能吊具一般是通过在吊具本身上传感器、探测开关等零件,来实现对工件夹取状态的检测,并配合厂房内设置的标定点、探测器,通过中央控制器对探测数值的计算以及对以往数据的记录分析,实现对吊具运行的智能控制。
[0004]但是,因吊具所吊取的工件通常为卧卷、板坯剁等重量较大的物品,并且吊具普遍通过起重机、钢索和滑轮组进行升降。因此在转移工件的过程中,特别是启动和停机的时刻,吊具很容易因惯性发生摆动,电子防摇系统的防摇效果有限。不仅严重降低作业效率,影响安全精准操作,还严重影响智能起重机中央控制器对吊具的位置或工件的状态判断,使控制效果不佳,甚至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机械防摇智能吊具,用以解决现有的智能吊具易摆动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防摇智能吊具,用于与天车通过滑轮组连接,包括:
[0007]智能吊具本体;
[0008]防摇导向柱,防摇导向柱的一端连接于智能吊具本体,防摇导向柱的另一端连接于天车,防摇导向柱包括两个或多个导筒,导筒依次可沿自身轴向滑动地套设于相邻的导筒中,相邻的两个导筒沿防摇导向柱的径向具有间隔。
[0009]可选的,还包括平衡臂,平衡臂可转动地连接于智能吊具本体,平衡臂的转轴位于平衡臂的中部,平衡臂的转动轴线垂直于防摇导向柱,平衡臂的两端用于通过绳索与天车上的定滑轮连接。
[0010]可选的,防摇导向柱还包括多个凸部,凸部设置于导筒,导筒还具有抵接面,抵接面可操作性地沿对应的导筒的轴向抵接于相邻的导筒上的凸部。
[0011]可选的,凸部设置于导筒的外周面;导筒的一端形成有反向法兰,反向法兰沿导筒轴向朝向导筒内侧的一面为抵接面。
[0012]可选的,智能吊具本体包括机架、多个动滑轮和两个钳臂,其中多个动滑轮均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朝向天车的一面;动滑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防摇导向柱,多个动滑轮的转动轴线均重合;两个钳臂分别安装于机架相背离的两侧,两个钳臂的收拢方向垂直于滑轮的转动轴线。
[0013]可选的,两个钳臂均包括滑动部、夹取部和承载部,其中滑动部可滑动地插设于机架,滑动部的滑动轨迹垂直于动滑轮的转动轴线,夹取部固定连接于滑动部背离机架的一端,夹取部向背离天车的方向延伸;承载部固定安装于夹取部背离滑动部的一端;承载部位于钳臂的内侧。
[0014]可选的,智能吊具本体还包括两个承载探测组件,两个承载探测组件分别安装于两个钳臂,承载探测组件包括承载检测销,压力臂和第一触动开关,其中承载检测销沿平行于夹取部的方向可滑动地插设于承载部,承载检测销位于承载部朝向滑动部的一侧;压力臂可转动地安装于夹取部,压力臂的转动轴线位于压力臂的中部,压力臂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承载检测销的滑动方向,压力臂的一端抵接于承载检测销背离滑动部的一端;第一触动开关安装于夹取部,压力臂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一触动开关的触头。
[0015]可选的,智能吊具本体还包括两个光电对中检测探头,两个光电对中检测探头均安装于夹取部上,两个光电对中检测探头分别位于承载部沿夹取部延伸方向的两侧,光电对中检测探头的发射方向朝向对应的另一个夹取部。
[0016]可选的,智能吊具本体还包括两个夹紧检测组件,两个夹紧检测组件分别安装于两个夹取部上,夹紧检测组件包括摆臂、滚轮和第二触动开关,其中摆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与钳臂,摆臂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动滑轮的转动轴线;滚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摆臂的另一端,滚轮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摆臂的转动轴线,滚轮朝向钳臂内侧的一侧用于可操作性地抵接夹取的工件;第二触动开关固定安装于钳臂,第二触动开关位于摆臂背离待夹取的工件的一侧,摆臂抵接第二触动开关的触头。
[0017]可选的,智能吊具本体还包括温度监测探头,温度监测探头安装于钳臂,温度监测探头的探测部朝向钳臂内侧。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防摇智能吊具,除滑轮组外还通过防摇导向柱将智能吊具本体与天车连接。防摇导向柱可以伸缩,并且相比于绳索,防摇导向柱为比较坚硬的刚性连接,使得智能吊具本体摆动时,其与天车的位置差不会过大。此外,还因构成防摇导向柱的多个导筒之间具有间隙,所以底部智能吊具本体的摆动会有一部分转化为多个导筒之间的相对位移,这样就进一步地降低了智能吊具本体的摆动幅度,使其移动更加平稳,可以更好地配合智能控制系统完成自动化动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防摇智能吊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械防摇智能吊具一实施例中的智能吊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的侧视图;
[0023]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6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
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6]结合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机械防摇智能吊具的一实施例,其与天车通过滑轮组连接,天车移动时会带动本机械防摇智能吊具与夹取的物料或工件移动。该机械防摇智能吊具包括智能吊具本体1和防摇导向柱2。其中智能吊具本体1为可以识别并判断自身位置及待夹取的工件状态的吊具,防摇导向柱2的一端连接于智能吊具本体1,防摇导向柱2的另一端连接于天车。防摇导向柱2包括多个导筒21,导筒21依次可沿自身轴向滑动地套设于相邻的导筒21中,相邻的两个导筒21沿防摇导向柱2的径向具有间隔。
[0027]因此,防摇导向柱2可以伸缩,并且相比于绳索,防摇导向柱2为比较坚硬的刚性连接,所以在移动搬运工件或物料时,即使智能吊具本体1摆动,其与天车的位置差也不会过大。此外,还因构成防摇导向柱2的多个导筒21之间具有间隙,所以底部智能吊具本体1的摆动会有一部分转化为多个导筒21之间的相对位移,这样就进一步地降低了智能吊具本体1的摆动幅度,使其移动更加平稳,可以更好地配合智能控制系统完成自动化动作。不会发生因判断不准确而造成的损坏物料,下方物料的位置不正确等问题,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了原料损耗,还提高了产品良率。
[0028]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防摇导向柱2还包括多个凸部22,凸部22设置于导筒21,导筒21还具有抵接面23,抵接面23可操作性地沿对应的导筒21的轴向抵接于相邻的导筒21上的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防摇智能吊具,用于与天车通过滑轮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吊具本体;防摇导向柱,所述防摇导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智能吊具本体,所述防摇导向柱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天车,所述防摇导向柱包括两个或多个导筒,所述导筒依次可沿自身轴向滑动地套设于相邻的导筒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筒沿所述防摇导向柱的径向具有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防摇智能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臂,所述平衡臂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智能吊具本体,所述平衡臂的转轴位于所述平衡臂的中部,所述平衡臂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防摇导向柱,所述平衡臂的两端用于通过绳索与所述天车上的定滑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防摇智能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摇导向柱还包括多个凸部,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导筒,所述导筒还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可操作性地沿对应的所述导筒的轴向抵接于相邻的所述导筒上的所述凸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防摇智能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导筒的外周面;所述导筒的一端形成有反向法兰,所述反向法兰沿所述导筒轴向朝向所述导筒内侧的一面为所述抵接面。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机械防摇智能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吊具本体包括机架、多个动滑轮和两个钳臂,其中多个所述动滑轮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朝向所述天车的一面;所述动滑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防摇导向柱,多个所述动滑轮的转动轴线均重合;两个所述钳臂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相背离的两侧,两个所述钳臂的收拢方向垂直于所述滑轮的转动轴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防摇智能吊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钳臂均包括滑动部、夹取部和承载部,其中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机架,所述滑动部的滑动轨迹垂直于所述动滑轮的转动轴线,所述夹取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部背离所述机架的一端,所述夹取部向背离所述天车的方向延伸;所述承载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夹取部背离所述滑动部的一端;所述承载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国雷国强杨传武郑国先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神冶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