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728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炉加料装置,其包括冷却单元和加料单元,所述冷却单元设置在所述加料单元的外部;所述冷却单元设置依次连通的进水口、第一腔室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加料单元下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加料单元上部,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加料单元接触连接;所述冷却单元内还设置与所述加料单元接触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的下部相通,另一端伸出所述冷却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向电炉加料前,通过冷却结构对物料进行两次冷却,解决了设备容易烧损,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具有很好的使用前景。具有很好的使用前景。具有很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炉加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炉温度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电炉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炉加料装置使用的是金属钢制管道进行加料,在使用期间容易烧损,使用寿命短,更换频次多,一方面更换不方便,需要的人力增多,另一方面消耗大,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炉加料易烧损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电炉加料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炉加料装置,其包括冷却单元和加料单元,所述冷却单元设置在所述加料单元的外部;
[0005]所述冷却单元设置依次连通的进水口、第一腔室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加料单元下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加料单元上部,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加料单元接触连接;
[0006]所述冷却单元内还设置与所述加料单元接触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的下部相通,另一端伸出所述冷却单元。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径。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冷却单元,并通过导流管与外界和/或负压泵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与外界和/或所述负压泵连接处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处的高度。
[0010]优选的,所述加料单元可以为加料管道。
[0011]优选的,所述冷却单元的内壁设置引流件,所述引流件为内部设置所述第二腔室的管道。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在向电炉加料前,通过冷却结构对物料进行两次冷却,解决了设备容易烧损,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具有很好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电炉加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0

冷却单元、20

加料单元、11

进水口、12

第一腔室、13

出水口、14

引流件、141

第二腔室、15

导流管、30

负压泵、40

电炉。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炉加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冷却单元10和加料单元20,冷却单元10设置在加料单元20的外部,呈包裹或半包裹式设置,用于对加料单元20内的物料进行降温,加料单元20与电炉40连通。具体的,冷却单元10设置依次连通的进水口11、第一腔室12和出水口13,进水口11设置在加料单元20下端,出水口13设置在加料单元20上部,第一腔室12与加料单元20接触连接,使用时,在加料单元20内加入物料的同时,将冷却介质通过进水口11注入,冷却介质沿着第一腔室12流至出水口13,再流出,冷却介质通过第一腔室12与加料单元20之间的热传导实现对物料的降温处理。冷却介质优选为水,加料单元20可以为加料管道。
[0020]进一步的,冷却单元10内还设置与加料单元20接触的第二腔室141,第二腔室141的一端与第一腔室12的下部相通,另一端伸出冷却单元10,保证冷却介质可以灌入两个腔室。较好的,第二腔室141的内径小于第一腔室12的内径,使得灌入冷却介质时,第一腔室12和第二腔室141之间的响应时间出现差异。
[0021]进一步的,第二腔室141的另一端伸出冷却单元10,并通过导流管15与外界和/或负压泵30连接,可以对灌入第二腔室141内的冷却介质进行引流、吸取。较好的,导流管15与外界和/或负压泵30连接处的高度低于第二腔室141与第一腔室12连通处的高度,为实现虹吸效果的提供前提,还可以减少负压泵30的持续使用。
[0022]冷却单元10的内壁设置引流件14,引流件14为内部设置第二腔室141的管道,且呈蛇形环绕在加料单元20的外部,增加第二腔室141与加料单元20的接触面积,提供冷却效果。当第一腔室12内充入冷却介质后,根据连通器原理,冷却介质达到引流件14的一端的端部并进入第二腔室141内,保证引流的实施。
[0023]使用时,第二腔室141与第一腔室12的下部相通且均注有冷却介质,第二腔室141通过导流管15与负压泵30或其人工抽气等方式降低第二腔室141内的气压,根据虹吸原理,冷却介质优先在第二腔室141内流动,实现引流,完成初次降温,而随着冷却介质持续注入进水口11,第一腔室12内冷却介质的量增加,进行第二次降温,解决了一般回流降温体系下的加料装置上部分降温进行较慢的技术问题。较好的,相比于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41设置在距离加料单元20更近的位置,且第二腔室141呈蛇形环绕在加料单元20的外部,第二腔室141内冷却介质相比于第一腔室12内少,可先快速在实现对加料单元20自上而下的降温,慢慢的第一腔室12内冷却液体增多,可以对加料单元20进行持久的降温。
[0024]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单元(10)和加料单元(20),所述冷却单元(10)设置在所述加料单元(20)的外部;所述冷却单元(10)设置依次连通的进水口(11)、第一腔室(12)和出水口(13),所述进水口(11)设置在所述加料单元(20)下端,所述出水口(13)设置在所述加料单元(20)上部,所述第一腔室(12)与所述加料单元(20)接触连接;所述冷却单元(10)内还设置与所述加料单元(20)接触的第二腔室(141),所述第二腔室(1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12)的下部相通,另一端伸出所述冷却单元(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14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军李小伟许晓璐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