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及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86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及无线充电器,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该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包括线路板基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呈平面螺旋形轨迹蚀刻于线路板基板的正面和背面,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连接以形成线圈;第一导线的其中一端为线圈的首端,第二导线的其中一端为线圈的末端;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均蚀刻于线路板基板上,第一引线与线圈的首端连接,第二引线与线圈的末端连接。该无线充电线圈结构通过将连接形成线圈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以及便于连接线圈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蚀刻于线路板基板上,而无需进行绕线、剪线、烫锡等加工工序,既节约了材料又减少了加工工序和加工成本。加工工序和加工成本。加工工序和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及无线充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及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无线充电电动牙刷的无线充电用的发射线圈或接收线圈均是使用丝包线或洛伦兹线制成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先通过绕线机将丝包线或洛伦兹线绕制成相应的形状及绕制出相应的圈数,然后再进行剪线、烫锡等加工工序。但是上述无线充电线圈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产能较低,导致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结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线充电线圈的制造过程需通过绕线机将丝包线或洛伦兹线绕制成相应的形状及绕制出相应的圈数,然后再进行剪线、烫锡等加工工序,制造工艺比较复杂,产能较低,导致制造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包括线路板基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
[0005]所述第一导线呈平面螺旋形轨迹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的正面,所述第二导线呈平面螺旋形轨迹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的背面,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之间连接以形成线圈;
[0006]所述第一导线的其中一端为所述线圈的首端,所述第二导线的其中一端为所述线圈的末端;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均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上,且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线圈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线圈的末端连接。
[000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线的旋向和所述第二导线的旋向相同,且所述第二导线和所述第一导线在所述线路板基板上的投影相互重合。
[000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线的内端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内端通过过孔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外端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外端通过过孔方式连接;
[0009]所述第二导线的位于内端和外端之间的每圈导线均设置有缺口,且任一个所述缺口处的导线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过孔方式与所述第一导线连接;
[0010]所述第一引线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的正面,所述第一导线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引线的其中一端连接;
[0011]所述第二引线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的背面,所述第二导线的内端与所述第二引线的其中一端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引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导线的每圈导线的缺口后,伸出于所述第二导线之外。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线的旋向和所述第二导线的旋向相反。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线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的正面,所述第二引
线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的背面;
[0014]所述第一导线的内端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内端通过过孔方式连接,且所述第一导线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引线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外端与所述第二引线的其中一端连接。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线包括多根相互平行设置的分导线,所述第二导线包括多根相互平行设置的分导线。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的背面的第三引线,所述第三引线通过过孔方式与所述第一引线并联连接。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的正面的第四引线,所述第四引线通过过孔方式与所述第二引线并联连接。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线的线宽和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宽均为0.1

3mm。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线的相邻两圈导线之间的间距为0.1

3mm,所述第二导线的相邻两圈导线之间的间距为0.1

3mm。
[0020]本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包括线路板基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第一导线呈平面螺旋形轨迹蚀刻于线路板基板的正面,第二导线呈平面螺旋形轨迹蚀刻于线路板基板的背面,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连接以形成线圈;第一导线的其中一端为线圈的首端,第二导线的其中一端为线圈的末端;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均蚀刻于线路板基板上,且第一引线与线圈的首端连接,第二引线与线圈的末端连接。本技术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中,用于形成线圈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以及便于连接线圈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均蚀刻于线路板基板上,不需使用丝包线或洛伦兹线依次经历绕线、剪线、烫锡等步骤制成线圈,既可以节约材料又减少加工工序。并且,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可以同其他电子元器件集成于同一线路板基板上,可以进一步减少线路板后续加工工序,从而大幅降低加工成本。
[0021]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通过将线圈以及将便于连接线圈的引线均蚀刻于线路板基板上即可制成无线充电线圈,不需进行绕线、剪线、烫锡等加工工序,既节约了材料又减少了加工工序,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
[0022]本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器包括上述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因而本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器与上述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的主视透视图;
[0025]图2为图1中的无线充电线圈中的第一导线的主视图;
[0026]图3为图1中的无线充电线圈中的第二导线的主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的主视透视图;
[0028]图5为图4中的无线充电线圈中的第一导线的主视图;
[0029]图6为图4中的无线充电线圈中的第二导线的主视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无线充电线圈的主视透视图;
[0031]图8为图7中的无线充电线圈中的第一导线的主视图;
[0032]图9为图7中的无线充电线圈中的第二导线的主视图。
[0033]图标:1

线路板基板;10

正面;11

背面;2

第一导线;3

第二导线;30

缺口;4

第一引线;5

第二引线;6

第三引线;7

第四引线;8

分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5]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基板(1)、第一导线(2)、第二导线(3)、第一引线(4)和第二引线(5);所述第一导线(2)呈平面螺旋形轨迹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1)的正面(10),所述第二导线(3)呈平面螺旋形轨迹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1)的背面(11),所述第一导线(2)和所述第二导线(3)之间连接以形成线圈;所述第一导线(2)的其中一端为所述线圈的首端,所述第二导线(3)的其中一端为所述线圈的末端;所述第一引线(4)和所述第二引线(5)均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1)上,且所述第一引线(4)与所述线圈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二引线(5)与所述线圈的末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2)的旋向和所述第二导线(3)的旋向相同,且所述第二导线(3)和所述第一导线(2)在所述线路板基板(1)上的投影相互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2)的内端和所述第二导线(3)的内端通过过孔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导线(2)的外端和所述第二导线(3)的外端通过过孔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导线(3)的位于内端和外端之间的每圈导线均设置有缺口(30),且任一个所述缺口(30)处的导线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过孔方式与所述第一导线(2)连接;所述第一引线(4)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1)的正面(10),所述第一导线(2)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引线(4)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引线(5)蚀刻于所述线路板基板(1)的背面(11),所述第二导线(3)的内端与所述第二引线(5)的其中一端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引线(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导线(3)的每圈导线的缺口(30)后,伸出于所述第二导线(3)之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瑞柏立春吴福飞冯艳林成赵广展李丐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