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光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684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LED照明光源,包括:基板(11)、在所述基板(11)上二维排列的多个LED元件的组、以及覆盖所述多个LED元件的每一个的荧光体树脂部(13a、13b)。所述荧光体树脂部(13a、13b),具有将所述LED元件发出的光变换成比该光的波长长的波长的光的荧光体;所述多个LED元件中,覆盖位于所述组的外周部的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13b)的尺寸,设定成比覆盖所述外周部以外的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13a)的尺寸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照明光源,特别涉及一般照明用的白色LED照明光源。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元件(以下称作“LED元件”),是体积小、效率高、能够发出鲜艳的颜色的光的半导体元件,LED元件发出的光,具有优异的单色性峰值。使用LED元件提供白色的光时,例如,需要将红色LED元件、绿色LED元件和蓝色LED元件相邻配置,使其扩散混色。可是,由于各LED元件具有优异的单色性峰值,所以容易产生颜色不匀。就是说,如果来自各LED元件的光不均匀,不能和谐地混色,就会成为颜色不匀的白光。为了解决这种颜色不匀的问题,研制出将蓝色LED元件和黄色荧光体组合起来后获得白光的技术(例如特开平10-242513号公报、日本专利第2998696号说明书)。采用特开平10-242513号公报公布的技术后,可以利用由来自蓝色LED元件的光和受该光的激发、发出黄光的黄色荧光体的光,得到白光。该技术因为只用1种LED元件就可以得到白光,所以能够消除使多种LED元件邻接后获得白光时出现的颜色不匀的问题。另外,由于1个LED元件的光束小,所以为了获得和作为今天的普通照明光源而广泛普及的白炽灯泡及荧光灯同等程度的光束,最好配置多个LED元件构成LED照明光源。这种LED照明光源,例如在,特开2003-59332号公报、特开2003-124528号公报中记述着。此外,作为相关技术,还可以列举特愿2002-324313号说明书。可是,在特愿2002-324313号说明书中,记述着能够消除日本专利第2998696号说明书记述的炮弹型LED照明光源所具有的颜色不匀的LED照明光源。首先,讲述这种能够消除颜色不匀的LED照明光源。日本专利第2998696号说明书记述的炮弹型的LED照明光源,具有图1所示的结构。图示的炮弹型的LED照明光源,包括LED元件121,收纳LED元件121的炮弹型的透明容器127,旨在向LED元件121供电的引线框架122a、122b。在搭载LED元件121的框架122b的固定部(mount部),设置着将LED元件121的发光向箭头D的方向反射的杯形反射板123。LED元件121被使荧光物质123分散的第1树脂部124封闭,第1树脂部124被第2树脂部覆盖。由LED元件121发出蓝光时,在该蓝光的作用下,荧光物质126发出黄光。其结果,蓝光和黄光互相混合,成为白光。可是,由于封闭LED元件121地将树脂充填到杯形反射板123内硬化后形成第1树脂部124,所以在第1树脂部124的上面,容易产生如图2的放大图所示的凹凸。在第1树脂部124的上面产生凹凸后,含有荧光物质126的树脂的厚度就会不匀,来自LED元件121的光通过第1树脂部124的路线(例如光路E、F)上存在的荧光物质126的量,就出现离差,从而带来颜色不匀。在特愿2002-324313号说明书中记述的LED照明光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光反射部件(反射板)的反射面,与荧光物质分散的树脂部的侧面互不相连。图3(a)及(b),是表示特愿2002-324313号说明书中记述的LED照明光源的一个示例的侧面剖面图及俯视图。在图3(a)及(b)所示的LED照明光源300中,安装在基板111上的LED元件112,被荧光物质分散的树脂部113覆盖。在基板111上,贴着具有反射面151a的反射板151,树脂部113的侧面和反射板151的反射面151a互不相连。树脂部113的侧面和反射板151的反射面151a互不相连后,可以不受反射板151的反射面151a的形状的束缚,自由设计树脂部113的形状,其结果,可以发挥减轻颜色不匀的效果。将图3所示的结构配置成多个矩阵状后,可以得到图4所示的结构。在图4所示的LED照明光源300中,覆盖LED元件112的树脂部113,在基板111上被排列成行列状,与各树脂部113对应的具有反射面151a的反射板151,贴在基板111上。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能够利用多个LED元件的光束,所以易于获得和今天广泛普及的普通照明用的光源(例如白炽灯泡及荧光灯)同等程度的光束。制作图4所示的LED照明光源300时,最好将多个LED元件112行列状地安装到基板111上后,一次形成覆盖各LED元件112的各树脂部113。理想的状态是应该如图5所示,在位于树脂部113的中央(或中心)形成所有的LED元件112。但实际上,在制造工艺的公差较大时,所有的LED元件112不能位于树脂部113的中央而出现偏移,如图6所示,出现LED元件112从树脂部113露出的情况。而且,如图6所示,露出的LED元件112容易在行列状地排列的元件中的外周部发生。图7示出位于外周部、从树脂部113露出的LED元件112a、112b。LED元件112b位于最外周部,LED元件112a则位于比它稍靠内的一侧。如图7所示,在LED元件112b的最外周方向,不存在树脂部113,所以由LED元件112b发出的光A(蓝色),不与来自荧光物质的光混光地被反射板(未图示)反射,向箭头G的方向仍旧作为蓝色的光射到外部。由LED元件射出的光(在这里是蓝光),因为具有指向性,所以不容易混色,其结果,在白色LED照明光源的白光中,就出现存在蓝色之类的颜色不匀。由于出现颜色不匀的白色LED照明光源成为不良,所以这种颜色不匀导致就产品率下降,其结果则使成本上升。另外,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位于LED元件112b的相邻位置的LED元件112a,也射出蓝色的光A。但LED元件112a的光A,与最外周的LED元件112b的光A相比,却不太醒目。这样,由于LED元件112a的光A和通过覆盖最外周的LED元件112b的树脂部113中的荧光物质的光B(在这里是含有较多的黄色成分的光)相互混和,所以结果使箭头H的光成为比较接近白色的光。所以,在多个LED元件排列的白色LED照明光源中,来自最外周的LED元件112b的蓝色A,就成为颜色不匀的主要原因。此外,在图7的示例中,示出LED元件112从树脂部113露出的情况,但即使想完全露出,从中央的位置错开,使最外周方向中的树脂部113的树脂厚度变薄,也要产生由蓝色A导致的颜色不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研制的,其主要目的是要提供抑制颜色不匀的LED照明光源。本专利技术的LED照明光源,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二维排列的多个LED元件的组(群),覆盖所述多个LED元件的每一个的荧光体树脂部;所述荧光体树脂部,具有将所述多个LED元件发出的光变换成比该光的波长长的波长的光的荧光体;覆盖所述多个LED元件中、位于所述组的外周部的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尺寸,设定成比覆盖所述外周部以外的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尺寸大。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覆盖配置在离所述基准位置最远的位置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尺寸,设定成比覆盖所述多个LED元件中、配置在预先设定的基准位置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尺寸大。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形状,是从所述基板的法线方向看略呈圆形的近似圆柱形状;覆盖位于所述外周部的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直径,比覆盖所述外周部以外的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直径大。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LED元件的至少一个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照明光源,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二维排列的多个LED元件的组、以及覆盖所述多个LED元件的每一个的荧光体树脂部;所述荧光体树脂部,具有将所述LED元件发出的光变换成比该光的波长更长的波长的光的荧光 体;覆盖所述多个LED元件中、位于所述组的外周部的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尺寸,设定成比覆盖所述外周部以外的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尺寸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8-7 288696/20031.一种LED照明光源,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二维排列的多个LED元件的组、以及覆盖所述多个LED元件的每一个的荧光体树脂部;所述荧光体树脂部,具有将所述LED元件发出的光变换成比该光的波长更长的波长的光的荧光体;覆盖所述多个LED元件中、位于所述组的外周部的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尺寸,设定成比覆盖所述外周部以外的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尺寸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与覆盖所述多个LED元件中、配置在预先设定的基准位置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尺寸相比,覆盖配置在离所述基准位置最远的位置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尺寸设定得较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形状,从所述基板的法线方向看是略呈圆形的近似圆柱形状;覆盖位于所述外周部的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直径,比覆盖所述外周部以外的各LED元件的所述荧光体树脂部的直径大。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照明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LED元件中的至少一个LED元件,发射在波长为380nm~780nm的可见光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的光;覆盖所述至少一个LED元件的荧光体树脂部所包含的所述荧光体,在波长为380nm~780nm的可见光范围内,发射与所述LED元件的所述峰值波长不同的峰值波长的光。5.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野正清水正则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