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力触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673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力触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包括:包括:保护管、保护管套管、卡齿、电缆线、锥形连接头、L型齿槽、静探探头、静探探杆、静探套管。保护管套管与保护管连接后,再与静探探头嵌接;静探探头顶端为锥形连接头,用于与静探套管旋接;静探探头近顶端外壁对称开有L型齿槽,用于与保护管套管内的卡齿嵌接;静探套管与静探探杆连接后,通过静力触探仪把静探探杆一节一节放至静探探头位置,然后通过静探套管与静探探头旋接,再下压静探探杆推动探头继续贯入土中采集试验数据。本装置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可实现静探探头连续贯入,静探探杆和保护管依次下放的功能,从而节约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力触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岩土工程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静力触探试验中静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静力触探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中一种重要的原位测试手段,能够获得连续的土层测试数据,并且可直观判断土层的好坏,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但由于静探探杆较细长,贯入土层深度较大时,容易发生断杆、倾斜、折弯等不利现象,因此需要采用在浅部土层中下放保护管来防止静探探杆发生上述现象。
[0003]常规的试验方法是先采用静力触探仪把连接有静探探头的静探探杆先贯入土层中预定深度测试完成后拔回,然后采用静力触探仪法或水冲法把保护管依次压入土中至预定深度后,再采用静力触探仪把连接有静探探头的静探探杆再次下放至先前预定深度,继续贯入进行测试。
[0004]传统的下放保护管的试验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下放保护管前需要先贯入静探探杆完成预定深度的土层测试工作拔回,再下放保护管,然后重新开始贯入静探探杆进行试验,整个过程较繁琐,并且历时较长;2、下放保护管采用水冲法时需要配备钻机,工序繁杂,另外钻机成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泥浆,污染环境;3、由于静探探头需要拔回,不能连续测试,且不能保证在同一位置处进行试验,会影响试验精度;4、由于试验数据是两次采集,需要人工拼接,影响试验效率。
[0005]总之,传统的静力触探试验下放保护管方式,需要事先进行测试土层,再采用静力触探仪法或钻机水冲法下放保护管,工序繁琐,不但费时、消耗大量人力,而且产生的泥浆易污染环境;另外由于静探探头是分两次贯入,不能保证连续性和同一位置,且需要人工拼接两次采集的数据,会影响试验准确性和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静力触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通过采用本装置可以达到既避免了使用钻机水冲法下保护管的繁琐工序,又不产生泥浆,还能连续贯入静探探头,同时提高了试验效率和试验精度,既经济性又环保的目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静力触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包括:包括:保护管、保护管套管、卡齿、电缆线、锥形连接头、L型齿槽、静探探头、静探探杆、静探套管。
[0009]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管为钢管,顶端有螺纹口,可一节一节连接,直径比静探探杆稍大,可把静探探杆套在内部,起到保护作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管套管一端可与保护管旋接,另一端为锥形,内侧壁焊接有卡齿,分别用于与静探探头外壁上的L型齿槽嵌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静探探头顶端设置为锥形连接头,用于与静探套管旋接;静探探头近顶端外壁开有对称L型齿槽,用于与保护管套管内的卡齿嵌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静探探杆为钢管,一端有螺纹口,可一节一节连接,螺纹口可旋接静探探杆与静探套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静探套管一端可与静探探杆连接,另一端可与静探探头的锥形连接头旋接,连接后可进行贯入试验。
[0014]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保护管套管内侧壁焊接有2个卡齿,分别用于与静探探头外壁上的L型齿槽嵌接。
[0015]本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是,所述静探探头近顶端外壁开有2条对称L型齿槽,用于与保护管套管内的卡齿嵌接。
[0016]本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是,所述保护管为长度1米的钢管,静探探杆为长度1米的钢管。
[0017]本技术提供的静力触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可在同一位置处采用静力触探仪分别下放保护管和静探探杆;
[0019]2、避免了钻机水冲开孔下放保护管,既简化了工序,又不产生泥浆,环保经济;
[0020]3、不需两次下放静探探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1]4、静探探头可连续贯入,避免了常规两次贯入,需要人工拼接测试数据;5、由于测试位置不变,探头又连续贯入,且不需钻机水冲扩孔,减少了干扰因素,提高了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静力触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的静探探头、保护管、保护管套示意图(左:拆开状态、右:组合状态)。
[0023]图2为本技术的静力触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的保护管套管的横剖面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静力触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的静探探头顶端的横剖面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静力触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的静探探杆、静探套管示意图(左:拆开状态、右:组合状态)。
[0026]图5为本技术的静力触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的静探探杆、静探探头和保护管组合及下放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
保护管;2

保护管套管;3

卡齿;4

电缆线;5

锥形连接头;6

L型齿槽;7

静探探头;8

静探探杆;9

静探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装置的静探探头、保护管、保护管套管示意图,包括保护管1,保护管1为标准长度1m的钢管,直径比静探探杆稍大,一端有螺纹口,可旋接保护管1和保护管套管2;保护管套管2,一端为锥形,内壁对称焊接有卡齿3,用于与静探探头7外壁上的L型齿槽6嵌接;静探探头7,顶端为锥形连接头5,用于与静探套管9旋接,近顶端四周外壁开有2条对称L型齿槽6,用于与保护管套管2内壁上的2个卡齿3嵌接。电缆线4从静探探头7牵出,并从保护管1和保护管套管2内引出地面。
[0032]图4为本实施例的静探探杆、静探套管示意图。所述静探探杆8为标准长度1m的钢管,静探探杆8一端有螺纹口,螺纹口可旋接静探探杆8与静探套管9;静探套管9一端可旋接静探探杆8,另一端可与静探探头7的锥形连接头5旋接。
[0033]图5为整个静探探杆、探头和保护管组合及下放示意图,保护管套管2与静探探头7嵌接,并于保护管1旋接;静探套管9一端与静探探杆8旋接,另一端与静探探头7旋接;保护管1下放至预定深度后,开始在保护管1及保护管套管2内依次下放静探探杆8和静探套管9;至静探探头7后进行旋接,连接完成后,推动静探探杆8从保护管1及保护管套管2中继续贯入土层中进行试验;电缆线4从静探探头7中牵出,从静探探杆8和静探套管9中引出地面。
[0034]开始测试试验前,根据保护管下放深度和静探测试深度确定需要的保护管1和静探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力触探探杆及保护管的下放装置,包括:保护管(1)、保护管套管(2)、卡齿(3)、电缆线(4)、锥形连接头(5)、L型齿槽(6)、静探探头(7)、静探探杆(8)、静探套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1)顶端有螺纹口,可一节一节连接,直径比静探探杆(8)稍大,可把静探探杆(8)套在内部;所述保护管套管(2)一端与保护管(1)旋接,另一端为锥形,内侧壁焊接有卡齿(3),分别用于与静探探头(7)外壁上的L型齿槽(6)嵌接,所述静探探头(7)顶端设置为锥形连接头(5),用于与静探套管旋接;静探探头(7)近顶端外壁开有对称L型齿槽(6),用于与保护管套管(2)内的卡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黎月田丽霞黄星林杰豹陈延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