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52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车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副车架,包括:碳纤维框架和碳纤维上板、碳纤维下板,所述碳纤维框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适于与车身连接;所述碳纤维上板罩盖在碳纤维框架的上方并与碳纤维框架固定,所述碳纤维下板位于所述碳纤维框架的下方并与所述碳纤维框架固定。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副车架,通过碳纤维框架以及碳纤维上板、碳纤维下板的连接结构取代现有的金属梁体结构的副车架,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副车架的重量,使副车架满足轻量化要求。轻量化要求。轻量化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车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副车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纯电动车辆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动车辆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电动车辆的的重要竞争指标之一就是整车续航里程,而整车轻量化正是降低整车能耗,增加续航里程的主要措施之一。
[0003]现有技术中,副车架构造为钢制框架结构,主体由钢板冲压、焊接而成,结构复杂,工艺繁琐,重量大,产品质量较难控制的前提下,不能满足轻量化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在满足轻量化要求的前提下,结构简单、质量更高。
[0005]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采用上述副车架。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副车架,包括:碳纤维框架和碳纤维上板、碳纤维下板,所述碳纤维框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适于与车身连接;所述碳纤维上板罩盖在碳纤维框架的上方并与碳纤维框架固定,所述碳纤维下板位于所述碳纤维框架的下方并与所述碳纤维框架固定。
[000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副车架,通过碳纤维框架、碳纤维上板以及碳纤维下板的连接结构取代现有的金属梁体结构的副车架,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副车架的重量,使副车架满足轻量化要求。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碳纤维框架的至少部分嵌设有加强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构造为金属件。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框架包括:自前向后设置的第一梁体部、第二梁体部以及第三梁体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车身连接部、第二车身连接部以及第三车身连接部,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一梁体部两端,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二梁体部的两端,所述第三车身连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三梁体部的两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梁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横梁以及将分别与两个横梁端部连接的两个纵梁,所述横梁以及所述纵梁限定出闭合的型腔。
[0012]进一步地,位于后方的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二梁体部至少部分贴合设置,位于前方的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形成有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梁的中间部分相对端部朝向所述型腔凹陷以形成第一避让部,所述碳纤维上板以及所述碳纤维下板与所述第一避让部正对的区域形成为右悬置安装点。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前方的所述横梁的左端设置有前悬置安装点,且所述前悬
置安装点与位于所述横梁的左端的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间隔开。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梁体部包括:本体部以及位于本体部两端且向上延伸的支撑部,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形成在所述支撑部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梁体部与所述第二梁体部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梁体部与所述第三梁体部之间限定出第二避让部,所述碳纤维上板以及所述碳纤维下板与所述第二避让部正对的区域上设置有转向器安装点以及后悬置安装点。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梁体部的端部设置有摆臂后安装点,所述第一梁体部位于后方的所述横梁的端部设置有摆臂前安装点,所述摆臂前安装点以及所述摆臂后安装点对应的区域内嵌设有所述加强部。
[0018]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构造为金属管,且所述金属管贴合设置在所述碳纤维框架的内壁上。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梁体部的中间部分还设置有后悬置安装点,所述第三梁体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为稳定杆安装点。
[0020]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副车架。
[002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副车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副车架的俯视示意图;
[0025]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副车架的碳纤维框架以及固定套筒的示意图;
[0026]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副车架的碳纤维框架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副车架的摆臂后安装点区域的剖视示意图;
[0028]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副车架的前悬置安装点区域的剖视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副车架100,
[0031]碳纤维框架10,第一梁体部11,横梁111,纵梁112,第一避让部113,第二梁体部12,本体部121,支撑部122,第三梁体部13,第二避让部131,
[0032]碳纤维上板21,碳纤维下板22,加强部30,固定套筒40,
[0033]第一车身连接部a,第二车身连接部b,第三车身连接部c,右悬置安装点d,前悬置安装点e,转向器安装点f,后悬置安装点g,摆臂前安装点h,摆臂后安装点i,稳定杆安装点j。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
[0035]下面参考图1

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副车架100以及车辆。
[0036]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副车架100,包括:碳纤维框架10和碳纤维上板21、碳纤维下板22。
[0037]其中,碳纤维框架10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部,连接部适于与车身连接;碳纤维上板21罩盖在碳纤维框架10的上方并与碳纤维框架10固定,碳纤维下板22位于碳纤维框架10的下方并与碳纤维框架10固定。
[0038]具体而言,本申请的副车架100由碳纤维框架10以及碳纤维上板21、碳纤维下板22组成,碳纤维上板21和碳纤维下板22分别固定在碳纤维框架10的上方和下方,碳纤维框架10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而位于碳纤维框架10上方的碳纤维上板21和位于碳纤维框架10下方的碳纤维下板22用于将碳纤维框架10固定为一整体,以在副车架100的结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碳纤维框架10结构替代现有的金属梁体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副车架100的重量。
[003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副车架100,通过碳纤维框架10以及碳纤维上板21、碳纤维下板22的连接结构取代现有的金属梁体结构的副车架100,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副车架100的重量,使副车架100满足轻量化要求。
[0040]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框架(10),所述碳纤维框架(10)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适于与车身连接;碳纤维上板(21),所述碳纤维上板(21)罩盖在碳纤维框架(10)的上方并与碳纤维框架(10)固定;碳纤维下板(22),所述碳纤维下板(22)位于所述碳纤维框架(10)的下方并与所述碳纤维框架(10)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框架(10)的至少部分嵌设有加强部(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30)构造为金属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框架(10)包括:自前向后设置的第一梁体部(11)、第二梁体部(12)以及第三梁体部(13),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车身连接部(a)、第二车身连接部(b)以及第三车身连接部(c),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a)形成在所述第一梁体部(11)两端,所述第二车身连接部(b)形成在所述第二梁体部(12)的两端,所述第三车身连接部(c)形成在所述第三梁体部(13)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部(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横梁(111)以及将分别与两个横梁(111)端部连接的两个纵梁(112),所述横梁(111)以及所述纵梁(112)限定出闭合的型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100),其特征在于,位于后方的所述横梁(111)与所述第二梁体部(12)至少部分贴合设置,位于前方的所述横梁(111)的左右两端形成有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a)。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12)的中间部分相对端部朝向所述型腔凹陷以形成第一避让部(113),所述碳纤维上板(21)以及所述碳纤维下板(2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然于洋杨子发李波李国红陈文娟姜熙宇史蒂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