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管线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43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管线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之间均互相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侧壁,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壳体、棘槽、至少两个铰筒、棘齿、至少两个第一锥齿轮及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棘槽均匀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本装置通过连接机构及固定机构之间的机械联动及互相配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管路进行配合的同时,在配合点处施加高副配合的棘齿式配合实现反行程机械式自锁,进而有效避免管路的圆周移动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实际配合固定效果,使用便捷,有效满足实际使用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管线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管线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管线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临时管线是装配式装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施工过程中普遍采用综合管线固定支架对电缆等装置进行排线布置,通常固定在外脚手架、结构孔洞等部位,存在安全隐患且影响整体美观等缺点;
[0003]如中国专利CN201621268426.6所公开的管线固定架及管线固定系统就为传统技术中的典型弊端体现,其利用两组可拆卸的部件对管线进行挤压配合,实现过盈配合以达到固定效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限于管线不同方位的安装拉扯,其每处固定节点都会沿轴线作圆周运动,进而造成配合效果不良,严重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0004]为此,提出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管线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管线固定结构,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管线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
[0007]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筒体之间均互相连接;
[0008]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侧壁,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壳体、棘槽、至少两个铰筒、棘齿、至少两个第一锥齿轮及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0009]所述棘槽均匀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铰筒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铰筒和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铰筒的内侧壁均匀安装有所述棘齿,所述棘齿的外表面与所述棘槽相适配,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齿轮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所述铰筒的内侧壁均匀安装有湿火泥浆。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筒体的外表面焊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外部均匀开设有螺纹孔。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筒体的外表面焊接有凸缘,所述凸缘的通过螺栓组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外表面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筒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筒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花键,所述第一筒体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花键,所述第二花键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花键的外表面过盈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
钮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齿轮轴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湿火泥浆的外表面贴合有真空膜。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铰筒的内侧壁均匀安装有弹簧拨片,所述弹簧拨片的外表面与所述棘齿的外表面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一、本装置通过连接机构及固定机构之间的机械联动及互相配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管路进行配合的同时,在配合点处施加高副配合的棘齿式配合实现反行程机械式自锁,进而有效避免管路的圆周移动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实际配合固定效果,使用便捷,有效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0019]二、本装置通过连接机构及固定机构之间的机械联动及互相配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弯转路线或多管路配合的需求进行自适应化配合,有效满足任意使用需求,保障了产品实用性及经济性需求;
[0020]三、本技术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使用及例行维护均可方便操作,同时保障了成本及实用性需求,可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有效满足当前实际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机构与固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内部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铰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的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连接机构;101、第一筒体;1011、基座;1012、第一花键;102、第二筒体;1021、凸缘;103、通槽;104、第三筒体;1041、第二花键;105、旋钮;2、固定机构;201、壳体;202、棘槽;203、铰筒;204、棘齿;2041、弹簧拨片;205、第一锥齿轮;206、第二锥齿轮;207、湿火泥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31]需要注意的是,术语“第一”、“第二”、“对称”、“阵列”等仅用于区分描述与位置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对称”等特征的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同
样,对于未以“两个”、“三只”等文字形式对某些特征进行数量限制时,应注意到该特征同样属于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数量;
[0032]同时对于方位描述,如术语“外表面”、“外部”、“上表面”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00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说明书附图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实施例
[0035]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管线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机构1和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筒体101、第二筒体102和第三筒体104;
[0036]第一筒体101、第二筒体102和第三筒体104之间均互相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管线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机构(1)和固定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筒体(101)、第二筒体(102)和第三筒体(104);所述第一筒体(101)、所述第二筒体(102)和所述第三筒体(104)之间均互相连接;所述固定机构(2)安装于所述第一筒体(101)的内侧壁,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壳体(201)、棘槽(202)、至少两个铰筒(203)、棘齿(204)、至少两个第一锥齿轮(205)及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06);所述棘槽(202)均匀开设于所述壳体(201)的内侧壁,所述铰筒(203)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铰筒(203)和所述第一锥齿轮(205)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201)的内侧壁,所述铰筒(203)的内侧壁均匀安装有所述棘齿(204),所述棘齿(204)的外表面与所述棘槽(202)相适配,所述第二锥齿轮(206)的齿轮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201)的内侧壁,所述铰筒(203)的内侧壁均匀安装有湿火泥浆(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管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01)的外表面焊接有基座(1011),所述基座(1011)的外部均匀开设有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胜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