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543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结构,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一侧设置有透汗面套,所述靠背靠近座椅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腰垫,所述靠背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安装盒,所述海绵安装盒的内部设置有吸汗海绵,所述海绵安装盒的底部设置有排汗盒,所述排汗盒与海绵安装盒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管,所述弹性腰垫靠近排汗盒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挡板。该汽车座椅面套结构,具备良好的排汗效果,并且在乘客主动活动或者因车子颠簸而活动的过程中,将靠背上的汗液快速的排走,并且能够有效的加快透汗面套与吸汗海绵内部空气的流通,从而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排汗、除汗效果。除汗效果。除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普及,对汽车内饰而言,特别是汽车座椅,不仅要满足乘坐的基本需求,人们对其他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和美观性,因此,便于办公的汽车座椅面套结构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结构,包括套设于汽车坐垫上的坐垫面套以及套设于汽车靠背上的靠背面套,坐垫面套以及靠背面套均采用牛皮片制成,而牛皮片制成的坐垫面套以及靠背面套的吸汗性较差,当乘坐于汽车座椅上的乘客背部出汗后,汗液难以被吸收,从而降低了乘客的体验感。
[0003]在中国专利CN211442051U中公开的一种吸湿性汽车座椅面套结构,该吸湿性汽车座椅面套结构,通过在坐垫面套以及靠背面套上均设置吸汗布料,以此便于对乘客屁股、大腿部以及背部产生的汗液进行吸附,避免了因牛皮片制成的坐垫面套以及靠背面套的吸汗性较差而导致乘客身上的汗液难以被吸收的情况,从而提高了乘客的乘坐体验感,但是,该吸湿性汽车座椅面套结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存在以下缺点:
[0004]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乘客背部出的汗不能够及时的排走,排汗效果较差导致了乘客体验感较差,因此亟需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结构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结构,用来解决以往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乘客背部出的汗不能够及时的排走,排汗效果较差导致了乘客体验感较差的技术问题。<br/>[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结构,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一侧设置有透汗面套,所述靠背靠近座椅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腰垫,所述靠背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安装盒,所述海绵安装盒的内部设置有吸汗海绵,所述海绵安装盒的底部设置有排汗盒,所述排汗盒与海绵安装盒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管,所述弹性腰垫靠近排汗盒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排汗盒的内部设置有与传动杆相适配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
[0008]所述排汗盒的内部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转轴,所述转动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抽气管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设置有抽气扇叶,所述连通管的底部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挡片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排汗盒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海绵安装盒的顶部设置有进风道,所述排汗盒的底部设置有排汗管道。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海绵安装盒靠近透汗面套的一侧设置有通孔,且所述吸汗海绵与透汗面套相接触。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透过透汗面套的汗水能够被吸汗海绵吸附,从而达到收集汗水的目的。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杆插接于套筒的内部,且所述传动杆远离活动挡板的一端与复位弹簧相接触。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复位弹簧能够通过其自身的弹力使得传动杆复位。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杆靠近齿轮的一侧开设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槽,且所述传动杆与齿轮啮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动挡板、传动杆、齿轮、转动杆与抽气扇叶的配合使用,使得乘客在活动的过程中,可通过对弹性腰垫的压力推动活动挡板,致使传动杆向排汗盒的内部位移,并且带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进行转动,即使得抽气扇叶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抽气扇叶能够向排汗盒的内部抽气,致使吸汗海绵内部的汗液被抽入排汗盒内,然后经由排汗管道排出,从而达到排汗的目的,进而使得该装置具备良好的排汗效果,并且在乘客主动活动或者因车子颠簸而活动的过程中,将靠背上的汗液快速的排走,并且能够有效的加快透汗面套与吸汗海绵内部空气的流通,从而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排汗、除汗效果,进而有效的保障乘客的舒适感。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片与连通管相适配,且所述挡片与连接杆的材质均采用树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片,使得传动杆复位而带动抽气扇叶反向转动的时候,挡片能够被抽气扇叶吹动而堵住连通管,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抽气扇叶向吸汗海绵的内部吹气而导致吸汗海绵内部的汗液回流。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8]该汽车座椅面套结构,通过活动挡板、传动杆、齿轮、转动杆与抽气扇叶的配合使用,使得乘客在活动的过程中,可通过对弹性腰垫的压力推动活动挡板,致使传动杆向排汗盒的内部位移,并且带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进行转动,即使得抽气扇叶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抽气扇叶能够向排汗盒的内部抽气,致使吸汗海绵内部的汗液被抽入排汗盒内,然后经由排汗管道排出,从而达到排汗的目的,进而使得该装置具备良好的排汗效果,并且在乘客主动活动或者因车子颠簸而活动的过程中,将靠背上的汗液快速的排走,并且能够有效的加快透汗面套与吸汗海绵内部空气的流通,从而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排汗、除汗效果,进而有效的保障乘客的舒适感,通过设置挡片,使得传动杆复位而带动抽气扇叶反向转动的时候,挡片能够被抽气扇叶吹动而堵住连通管,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抽气扇叶向吸汗海绵的内部吹气而导致吸汗海绵内部的汗液回流。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靠背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排汗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1、座椅本体;2、靠背;201、弹性腰垫;3、透汗面套;4、海绵安装盒;5、吸汗海绵;6、排汗盒;7、连通管;8、活动挡板;9、传动杆;10、套筒;11、复位弹簧;12、抽气管;13、转动杆;14、转轴;15、齿轮;16、抽气扇叶;17、挡片;18、连接杆;19、固定块;20、安装槽;21、进风道;22、排汗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参照图1

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结构,包括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靠背2,靠背2的一侧设置有透汗面套3,靠背2靠近座椅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腰垫201,靠背2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安装盒4,海绵安装盒4的内部设置有吸汗海绵5,海绵安装盒4的底部设置有排汗盒6,排汗盒6与海绵安装盒4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管7,弹性腰垫201靠近排汗盒6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挡板8,活动挡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9,排汗盒6的内部设置有与传动杆9相适配的套筒10,套筒10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1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活动挡板8、传动杆9、齿轮15、转动杆13与抽气扇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结构,包括座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靠背(2),所述靠背(2)的一侧设置有透汗面套(3),所述靠背(2)靠近座椅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腰垫(201),所述靠背(2)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安装盒(4),所述海绵安装盒(4)的内部设置有吸汗海绵(5),所述海绵安装盒(4)的底部设置有排汗盒(6),所述排汗盒(6)与海绵安装盒(4)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管(7),所述弹性腰垫(201)靠近排汗盒(6)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挡板(8),所述活动挡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9),所述排汗盒(6)的内部设置有与传动杆(9)相适配的套筒(10),所述套筒(10)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11);所述排汗盒(6)的内部设置有抽气管(12),所述抽气管(12)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的外表面设置有转轴(14),所述转动杆(13)通过转轴(14)转动连接于抽气管(12)的内部,所述转动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15),所述转动杆(13)的顶部设置有抽气扇叶(16),所述连通管(7)的底部设置有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利生蒋永强李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泰极爱思郑州汽车座椅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