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且直驱的非致命武器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523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且直驱的非致命武器站,其包括:托架;强声驱散装置,该强声驱散装置由该托架可旋转地支撑;第一和第二强光驱散装置,该第一和第二强光驱散装置分别设置在该强声驱散装置的水平方向两侧;以及俯仰驱动装置,该俯仰驱动装置连接到该托架并适于驱动该强声驱散装置从而改变该强声驱散装置的俯仰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能够同时使用强声驱散装置和强光驱散装置,且强声驱散装置和强光驱散装置的俯仰角以直驱方式驱动且能自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还能在行军/作战两种模式之间自由转换。军/作战两种模式之间自由转换。军/作战两种模式之间自由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锁且直驱的非致命武器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非致命武器站,尤其是一种能在俯仰方向上自锁且直驱的非致命武器站。

技术介绍

[0002]非致命武器站(例如:驱散车,防暴车)是一种非致命、不接触的驱散拒止系统。一种传统的驱散车装载有强声发生器,通过该强声发生器发出一定声压的声波,实现有远距离喊话、远距离广播、强声驱散的功能。另一种传统的驱散车装载有强光发生器,实现大范围强光照明、强光警示、强光驱散的功能。现有技术中少有能够同时使用强声发生器和强光发生器的非致命武器站。即便同时装配有强声发生器和强光发生器,使用时通常也只能单独操作其中一种装置,且两种装置之间的切换操作时间长,导致现场应急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非致命武器站,其同时装备有强声驱散装置和强光驱散装置,并且能够同时使用强声驱散装置和强光驱散装置。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锁且直驱的非致命武器站,包括:托架;强声驱散装置,所述强声驱散装置由所述托架可旋转地支撑;第一和第二强光驱散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强光驱散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强声驱散装置的水平方向两侧;以及俯仰驱动装置,所述俯仰驱动装置连接到所述托架并适于驱动所述强声驱散装置从而改变所述强声驱散装置的俯仰角。
[0005]本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能够同时使用强声驱散装置和强光驱散装置,且强声驱散装置和强光驱散装置的俯仰角以直驱方式驱动且能自锁。本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能在行军/作战两种模式之间自由转换。本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还具有高可靠性高、防护性好、环境适应性和扩展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6]通过参考对在本技术的原理加以阐述的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会获得对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中:
[0007]图1是本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的正面视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的强声驱散装置与强光驱散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的俯仰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0010]图4是示出本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的行军模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示
意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基于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构思出的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图1是本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的正面视图。本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可以安装在地面行进装置上。该地面行进装置可以是有人驾驶的车辆,也可以是无人驾驶的车辆。非致命武器站可以由地面行进装置的操控者控制,可以由远程操纵者控制,也可以根据预先编定的程序自动操作。非致命武器站可以具有各种驱散装置,例如但不限制于强声驱散装置、强光驱散装置、瓦斯喷射器、水泡、
[0013]同时参照图2,其为本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的强声驱散装置与强光驱散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非致命武器站可以包括托架60。托架机构用于支撑非致命武器站的至少一种驱散装置。在一些实例中,托架60可以直接安装在地面行进装置上。在另一些实例中,托架60可以具有回转底座90。回转底座绕着竖直轴线可旋转,从而改变托架的偏航角。托架可以具有大致U形状,包括基部和从基部大致向上延伸的两个竖直臂。
[0014]非致命武器站的强声驱散装置20安装在托架60上,并相对于托架60 在俯仰角度上可旋转。强声驱散装置20由电能驱动并将电能转化为声波。强声驱散装置配置为产生至少100dB的声压。强声驱散装置的声波输出可以具有指向性,例如,在前向方向上
±
30
°
的范围内发射声波。在一个实例中,强声驱散装置可以具有框架50。在一个实例中,框架50可以具有大致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的两个竖直侧边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托架60的两个竖直臂的内侧。强声驱散装置的框架50与托架60的竖直臂之间的可旋转耦接可以通过轴承装置实现。在一个实例中,强声驱散装置20相对于托架60在俯仰角方向上的转动可以通过俯仰驱动装置60的驱动实现。俯仰驱动装置60可以连接到托架60上,并适于驱动强声驱散装置20转动从而改变强声驱散装置的俯仰角。
[0015]非致命武器站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强光驱散装置。强光驱散装置可以设置有多个强光源。该多个强光源可以以矩阵形式布置。该多个强光源可以分别连接至电源,使得即便某些强光源被损坏,也不会影响其他强光源的操作。在一些实例中,可以设置两个强光驱散装置。第一强光驱散装置10和第二强光驱散装置40可以分别设置在强声驱散装置20的水平方向两侧。强光驱散装置可以固定地连接至强声驱散装置,也可以可拆卸地连接至强声驱散装置。当强光驱散装置连接至强声驱散装置时,二者之间的连接是刚性的,使得强光驱散装置随着强声驱散装置在俯仰方向上一起旋转。在一个实例中,第一强光驱散装置10和第二强光驱散装置40可以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
[0016]在一些实例中,非致命武器站还包括光学瞄具30。光学瞄具可以是图像采集设备,诸如摄像头。光学瞄具可以采集非致命武器战周围的环境中图像,该图像可以传输至操控者或者指挥系统,以供操控者或者指挥系统判断下一步行动。光学瞄具可以设置在强声驱散装置上,例如设置在强声驱散装置的顶部。
[0017]图3是本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的俯仰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在一些实例中,俯仰驱动装置70包括蜗轮蜗杆减速器110。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蜗杆可以由电机120驱动,蜗轮蜗杆减速器的涡轮可以在轴线处连接有一耳轴80 作为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端。耳轴80连接到强声驱散装置20的框架50,从而耳轴80的旋转驱动强声驱散装置20相对于托架60的俯仰角变化。例如,可以在耳轴的远端设置花键,该花键与在强声驱散装置的框架上的另一花
键匹配啮合,从而带动强声驱散装置在俯仰角的方向上转动。
[0018]在一些实例中,俯仰驱动装置还包括手柄90。可以在电机120失灵的状况下由操作者手动转动手柄。手柄的转动适于驱动蜗轮蜗杆减速机的涡轮的转动,从而实现耳轴80的旋转输出,进而驱动强声驱散装置20相对于托架 60的俯仰角变化。在一个实例中,驱动强声驱散装置20相对于托架60的俯仰角变化可以在180度的范围内。在蜗轮蜗杆减速器中,由于蜗杆能够驱动蜗轮但蜗轮不能驱动蜗杆,因此在将强声驱散装置以及强光驱散装置驱动至一俯仰角后,可以利用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自锁功能现实俯仰角的锁定,而无需额外安装角度锁定装置。
[0019]图4是示出本技术的非致命武器站的行军模式的示意图。该行军模式是利用俯仰驱动装置70将强声驱散装置20和强光驱散装置10、40在俯仰角度方向上驱动至基本平行于水平面后的状态。该行军状态适于非致命武器站的运输。在该行军状态下,驱动俯仰驱动装置,可以快速改变强声驱散装置和强光驱散装置的俯仰角至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且直驱的非致命武器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强声驱散装置,所述强声驱散装置由所述托架可旋转地支撑;第一和第二强光驱散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强光驱散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强声驱散装置的水平方向两侧;以及俯仰驱动装置,所述俯仰驱动装置连接到所述托架并适于驱动所述强声驱散装置从而改变所述强声驱散装置的俯仰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武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绕着竖直轴线可旋转,从而改变所述托架的偏航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武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有大致U形形状,所述强声驱散装置设置在所述U形形状的两个竖直臂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武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强光驱散装置固定地连接至所述强声驱散装置,从而随着所述强声驱散装置在俯仰方向上一起旋转。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武器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强光驱散装置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会兵刘秀玲邢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