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胃肠减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484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胃肠减压装置,包括负压气囊、引流袋与引流导管,所述负压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引流导管的一端与单向阀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接头,通过在负压气囊上方设置螺旋管可与胃管接头紧密螺纹连接,不容易造成脱落,而在负压气囊下方接单向开关阀,可以让已存入负压袋中的引流液及时排进引流袋,保证持续有效的负压作用,通过在引流袋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观察各个储液腔容量的透明示位区,引流袋的外壁上还设有与透明示位区相对应的刻度线,可通过透明示位区观察储液腔中的积液容量,并能够与旁侧的刻度线相比对,从而快速了解储液腔中的积液容量大小,能够及时判断更换引流袋或进行清理。或进行清理。或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胃肠减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胃肠减压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胃肠减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胃肠减压是将胃管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连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在负压和虹吸原理的作用下使胃内容物引出患者体外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可将胃肠道内的气体或液体吸出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因此适用范围很广,常用于急性胃扩张、肠梗阻、胃肠穿孔修补或部分切除术、以及胆道或胰腺手术后。
[0003]但是现有临床使用的胃肠减压器,一方面,负压引流器接头和胃管连接不牢固,很容易脱落造成胃液流出,不仅会污染床单元增加临床护理工作,而且会导致计量不准确。另一方面,现有临床所用的胃肠减压器,外观颜色不利于观察量,由于胃肠减压器工作过程中出于压缩状态,需要查看引流物的量时需要停止减压,并使其恢复原态再进行查看,在观察量时需要取下引流袋倾倒。因此使用不方便,增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另外引流袋为一体式存储积液,在引流袋在平放时的容量与标识刻度读数差距较大,使得读数的积液容量与真实容量存在较大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胃肠减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胃管易脱落、不利于观察与平放时读取数值不准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胃肠减压装置,包括负压气囊、引流袋与引流导管,所述负压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引流导管的一端与单向阀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接头,所述引流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与导管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引流袋中固定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分液隔层,所述分液隔层将引流袋内部空间分为多个单一的储液腔,所述分液隔层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各个储液腔流通的排液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负压气囊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螺旋管,螺旋管上螺纹连接有胃管接头。
[0008]优选的,所述负压气囊的上端面开设有排气管口,排气管口处螺纹连接有排气帽盖。
[0009]优选的,所述排液组件包括漏斗,所述漏斗的底端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胶塞,所述密封胶塞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环,所述密封胶塞的外部套设有弹性硅胶垫,所述弹性硅胶垫的一端与漏斗的底面固定连接,弹性硅胶垫的另一端与限位挡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漏斗的底端两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排液孔,所述密封胶塞的上端开设有与两个排液孔位置相对应的排液通道。
[0011]优选的,所述引流袋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观察各个储液腔容量的透明示位区,所述引流袋的外壁上还设有与透明示位区相对应的刻度线。
[0012]优选的,所述引流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管阀。
[0013]与现有胃肠减压装置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新型胃肠减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在负压气囊上方设置螺旋管可与胃管接头紧密螺纹连接,不容易造成脱落,而在负压气囊下方接单向开关阀,可以让已存入负压袋中的引流液及时排进引流袋,保证持续有效的负压作用;
[0015]2、本技术通过在引流袋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观察各个储液腔容量的透明示位区,引流袋的外壁上还设有与透明示位区相对应的刻度线,可通过透明示位区观察储液腔中的积液容量,并能够与旁侧的刻度线相比对,从而快速了解储液腔中的积液容量大小,能够及时判断更换引流袋或进行清理;
[0016]3、本技术通过在引流袋中均布设置分液隔层,由多个分液隔层将引流袋内部空间分为多个单一的储液腔,可由多个储液腔由上至下逐一储存积液,而在分液隔层上设置用于控制各个储液腔流通的排液组件,在当储液腔中的积液集满后,随着压力的作用下密封胶塞向下顶出,使得密封胶塞上端的排液通道与两个排液孔对齐,进而使该储液腔中的积液排至下一储液腔中继续存储,同时可起到防止回流的作用,通过储液腔的划分可方便掌握积液容量,并可平放读数,数值读取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胃肠减压装置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引流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胃管接头;2、排气帽盖;3、负压气囊;4、单向阀;5、引流袋;6、排液管阀;7、刻度线;8、透明示位区;9、连接螺帽;10、导管接头;11、引流导管;12、分液隔层;13、储液腔;14、漏斗;15、排液通道;16、弹性硅胶垫;17、密封胶塞;18、限位挡环;19、排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胃肠减压装置,包括负压气囊3、引流袋5与引流导管11,负压气囊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螺旋管,螺旋管上螺纹连接有胃管接头1,从而通过负压气囊3产生负压将患者胃部积液吸出,负压气囊3的上端面开设有排气管口,排气管口处螺纹连接有排气帽盖2,可通过旋拧排气帽盖2打开排气管口排出负压气囊3中空气,负压气囊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4,可防止在清理引流袋5中积液时积液导流进患者胃部造成感染。
[0024]需要注意的是,引流导管11的一端与单向阀4固定连接,引流导管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接头10,引流袋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螺帽9,连接螺帽9与导管接头10通过螺纹连接,引流袋5中固定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分液隔层12,分液隔层12将引流袋5内部空间分为多个单一的储液腔13,可由多个储液腔13由上至下逐一储存积液,便于掌握积液容量,引流袋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管阀6,可通过打开排液管阀6将引流袋5内部积液清理排出。
[0025]值得了解的是,分液隔层1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各个储液腔13流通的排液组件,排液组件包括漏斗14,漏斗14的底端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胶塞17,密封胶塞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环18,密封胶塞17的外部套设有弹性硅胶垫16,弹性硅胶垫16的一端与漏斗14的底面固定连接,弹性硅胶垫16的另一端与限位挡环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漏斗14的底端两侧外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排液孔19,密封胶塞17的上端开设有与两个排液孔19位置相对应的排液通道15,在当储液腔13中的积液集满后,随着压力的作用下密封胶塞17向下顶出,使得密封胶塞17上端的排液通道15与两个排液孔19对齐,进而使该储液腔13中的积液排至下一储液腔13中继续存储。
[0026]需要留意的是,引流袋5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观察各个储液腔13容量的透明示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胃肠减压装置,包括负压气囊、引流袋与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引流导管的一端与单向阀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接头;所述引流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与导管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引流袋中固定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分液隔层,所述分液隔层将引流袋内部空间分为多个单一的储液腔,所述分液隔层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各个储液腔流通的排液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气囊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上螺纹连接有胃管接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气囊的上端面开设有排气管口,所述排气管口处螺纹连接有排气帽盖。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花崔虹申铁梅李惠平章毅章笑天杨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