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线圈端部的梯形双层静电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423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式线圈端部的梯形双层静电环结构,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下层斜静电环(2)底部为斜面,所述斜面的斜度与螺旋式线圈端部线圈的斜度相匹配,上层梯形静电环(1)底部为平面,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上层梯形静电环(1)与下层斜静电环(2)之间设置多个油隙垫块(3),形成绝缘油道,下层斜静电环等电位引出线(4)和上层梯形静电环等电位引出线(5)与螺旋式线圈的线圈出头汇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下层斜静电环将线圈端部不均匀电场变得均匀,上层梯形静电环改善线圈之间的场强分布,上下静电环相互配合,有效改善了线圈的端部电场分布,消除局部场强高的情况,保障了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保障了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保障了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式线圈端部的梯形双层静电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式线圈端部的梯形双层静电环结构,属于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变压器中,由于线圈端部附近的电场分布不均匀,致使线圈端部存在局部场强较高,易发生放电现象,损坏变压器。为此,通常在线圈端部设置静电环,将线圈端部电场变得均匀,以提高线圈端部的绝缘强度。但是,对于螺旋式线圈而言,受其结构及其较小线圈幅向尺寸的限制,矩形静电环表面依然会存在局部场强较高的情况,不利于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式线圈端部的梯形双层静电环结构,采用上下两层静电环结构,下层斜静电环将线圈端部不均匀电场变得均匀,上层梯形静电环改善线圈之间的场强分布,上下静电环相互配合,有效改善了线圈的端部电场分布,消除局部场强高的情况,保障了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螺旋式线圈端部的梯形双层静电环结构,静电环在螺旋式线圈轴向方向上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上层梯形静电环和下层斜静电环,下层斜静电环设置在螺旋式线圈的端部,下层斜静电环底部为斜面,所述斜面的斜度与螺旋式线圈端部线圈的斜度相匹配,上层梯形静电环底部为平面,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上层梯形静电环与下层斜静电环之间设置多个油隙垫块,形成绝缘油道,上层梯形静电环、下层斜静电环和油隙垫块通过绑扎带均匀绑扎固定为一体,下层斜静电环等电位引出线和上层梯形静电环等电位引出线与螺旋式线圈的线圈出头汇合在一起。
[0006]所述上层梯形静电环等电位引出线从上层梯形静电环内径侧沿螺旋式线圈的线圈出头引出,与螺旋式线圈的线圈出头相对应的导线连接。
[0007]所述下层斜静电环等电位引出线从下层斜静电环外径侧沿螺旋式线圈的线圈出头引出,与螺旋式线圈的线圈出头相对应的导线连接。
[0008]采用本技术,下层斜静电环底部斜面的斜度与螺旋式线圈端部线圈的斜度相匹配,下层斜静电环改善线圈端部线饼的电极形状;上层梯形静电环采用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有效改善线圈的端部电场分布,消除线圈之间存在的局部场强高的情况,上下两层静电环相互配合,有效改善了螺旋式线圈端部的电场分布,增大了变压器的绝缘裕度。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制作简单,方便安装,且能有效改善线圈端部电场分布,强化器身端部绝缘强度;采用上下两层静电环结构,下层斜静电环将线圈端部不均匀电场变得均匀,上层梯形静电环改善线圈之间的场强分布,上下静电环相互配合,有效改善了线圈的端部电场分布,消除局部场强高的情况,保障了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

A剖视示意图;
[0013]图中:上层梯形静电环1、下层斜静电环2、油隙垫块3、下层斜静电环等电位引出线4、上层梯形静电环等电位引出线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5]一种螺旋式线圈端部的梯形双层静电环结构,静电环在螺旋式线圈轴向方向上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上层梯形静电环1和下层斜静电环2,下层斜静电环2设置在螺旋式线圈的端部,下层斜静电环2底部为斜面,所述斜面的斜度与螺旋式线圈端部线圈的斜度相匹配,上层梯形静电环1底部为平面,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上层梯形静电环1与下层斜静电环2之间设置多个油隙垫块3,形成绝缘油道,上层梯形静电环1、下层斜静电环2和油隙垫块3通过绑扎带均匀绑扎固定为一体,下层斜静电环等电位引出线4和上层梯形静电环等电位引出线5与螺旋式线圈的线圈出头汇合在一起。
[0016]所述上层梯形静电环等电位引出线5从上层梯形静电环1内径侧沿螺旋式线圈的线圈出头引出,与螺旋式线圈的线圈出头相对应的导线连接。
[0017]所述下层斜静电环等电位引出线4从下层斜静电环2外径侧沿螺旋式线圈的线圈出头引出,与螺旋式线圈的线圈出头相对应的导线连接。
[0018]本实施例中,下层斜静电环2底部斜面的斜度与螺旋式线圈端部线圈的斜度相匹配,下层斜静电环2改善线圈端部线饼的电极形状;上层梯形静电环1采用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有效改善线圈的端部电场分布,消除线圈之间存在的局部场强高的情况,上下两层静电环相互配合,有效改善了螺旋式线圈端部的电场分布,增大了变压器的绝缘裕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线圈端部的梯形双层静电环结构,其特征在于:静电环在螺旋式线圈轴向方向上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上层梯形静电环(1)和下层斜静电环(2),下层斜静电环(2)设置在螺旋式线圈的端部,下层斜静电环(2)底部为斜面,所述斜面的斜度与螺旋式线圈端部线圈的斜度相匹配,上层梯形静电环(1)底部为平面,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上层梯形静电环(1)与下层斜静电环(2)之间设置多个油隙垫块(3),形成绝缘油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二涛刘力强于素梅王永强李德玉杨新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