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U仰卧位防压疮多功能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94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ICU仰卧位防压疮多功能枕,包括下垫层,所述下垫层的顶部固定有上表层,所述下垫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充气结构,所述充气结构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通过三通管与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一端连接有气囊,所述三通阀一侧连接有放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与工学相结合,合理利用材料及结构,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翻身次数,啫喱材料可有效的预防患者压疮的发生;充气式结构可动态调节枕头的高度,当病人无法侧翻身时,可实现高度的调节;报警装置的使用可极大程度减轻因不断翻身带来的临床压力。身带来的临床压力。身带来的临床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CU仰卧位防压疮多功能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
,具体为一种ICU仰卧位防压疮多功能枕。

技术介绍

[0002]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损伤”,俗称“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或躯体移动障碍病人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具有发病率高,病程发展快,难以治愈,且易复发的特点,压疮发生时会引发并发症,一方面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会对患者造成经济负担,是医疗和护理领域的一个难题。临床上,病人使用的枕头材料多为皮枕头或棉芯,医护人员会通过辅加无边泡沫敷料、啫喱垫等材料尽可能避免压疮的发生,同时需对患者进行定时翻身,一般是 2小时一次,必要时每1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间间隔最长不超过4小时,昼夜不停,现有技术中ICU用医疗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3]临床上,患者目前使用的枕头材料多为皮枕头或棉芯,无法减轻枕部受压部位的压力;而现有的无边泡沫敷料、啫喱垫等防压疮材料只是作为辅助材料;频繁的翻身会造成临床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翻身过程中容易使患者皮肤擦伤,感染细菌,且以上预防措施并未降低临床枕后压疮的发生率;另外对于需长时间手术或因抢救时间过长无法翻身的患者,术后因病情危重禁止翻身的患者,同样会造成枕后部位的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不畅而出现难免压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ICU仰卧位防压疮多功能枕,解决了患者目前使用的枕头材料多为皮枕头或棉芯,无法减轻枕部受压部位的压力,频繁的翻身会造成临床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翻身过程中容易使患者皮肤擦伤,感染细菌,且以上预防措施并未降低临床枕后压疮的发生率;另外对于需长时间手术或因抢救时间过长无法翻身的患者,术后因病情危重禁止翻身的患者,同样会造成枕后部位的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不畅而出现难免压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ICU仰卧位防压疮多功能枕,包括下垫层,所述下垫层的顶部固定有上表层,所述下垫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充气结构,所述充气结构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通过三通管与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一端连接有气囊,所述三通阀一侧连接有放气口,所述上表层的底部面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所述第一感应探头和第二感应探头与警报器电性连接,所述下垫层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警报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垫层的内部包括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所述第一气垫和第二气
垫的表面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的表面设置有角度测量仪,所述角度测量仪与警报器电性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垫层和上表层分别为啫喱材料和橡胶材料制成。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ICU仰卧位防压疮多功能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与工学相结合,合理利用材料及结构,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翻身次数,啫喱材料可有效的预防患者压疮的发生;充气式结构可动态调节枕头的高度,当病人无法侧翻身时,可实现高度的调节;报警装置的使用可极大程度减轻因不断翻身带来的临床压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下垫层俯视剖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ICU仰卧位防压疮多功能枕侧视剖面图。
[0017]图中:1、下垫层;101、第一气垫;102、第二气垫;2、上表层;3、充气结构;301、连接管;302、三通阀;303、气囊;304、放气口;4、阀门; 5、感应装置;501、第一感应探头;502、第二感应探头;6、警报器;7、角度测量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ICU仰卧位防压疮多功能枕,包括下垫层1,下垫层1的顶部固定有上表层2,下垫层 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充气结构3,充气结构3包括连接管301,连接管301通过三通管与第一气垫101和第二气垫102连接固定,连接管301的一端连接有三通阀302,三通阀302的一端连接有气囊303,三通阀302一侧连接有放气口304,上表层2的底部面设置有感应装置5,感应装置5包括第一感应探头501和第二感应探头502,第一感应探头501和第二感应探头502与警报器6电性连接,下垫层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警报器6;通过下垫层1和上表层2的设置,方便将枕头分为两个部分,下垫层1为啫喱材料制成,直接与人体接触,避免压疮,另一方面减少枕头制作的成本,通过充气结构3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根据病人情况对枕头的高度进行调节控制,通过气囊303 打气利用连接管301将气排入第一气垫101和第二气垫102的内部,通过放气口304方便将第一气垫101或第二气垫102中的气排出调节高低差,其中第一感应探头501型号为PY209、第二感应探头502型号为FC-10C;通过感应装置5的设置,利用第一感应探头501感应充气枕充气压力,充气时为避免过度充气造成接触面张力过大易引起压疮的发生,该装置的压力感应可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利用第二感应探头502感应枕头的受压压力值,当患者长时间为动或因
病情等原因无法翻身,局部受压部位压力超过压疮阈值时,装置会通过警报器6自动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可稍作调整,避免压疮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临床工作人员的压力,而现临床所用枕头无法达到此目的。
[0021]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垫层1的内部包括第一气垫101和第二气垫102,第一气垫101和第二气垫102的表面均设置有阀门4,第一气垫 101和第二气垫102的表面设置有角度测量仪7,角度测量仪7与警报器6电性连接;通过下垫层1的内部设置第一气垫101和第二气垫102,方便配合充气结构3对枕头的高度进行高度的调节,进而避免压疮,阀门4为电磁阀与外部控制开关连接,图中为示处,用于控制第一气垫101或第二气垫102 内气体排出与进入控制的作用,通过角度测量仪7方便对第一气垫101和第二气垫102之间的高低差进行度量,提高高度控制的精准度。
[0022]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垫层1和上表层2分别为啫喱材料和橡胶材料制成;通过下垫层1采用啫喱材料制成直接接触病人头、颈部,有效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采用橡胶材料制作上表层2方便充气对枕头进行高度调节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CU仰卧位防压疮多功能枕,包括下垫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层(1)的顶部固定有上表层(2),所述下垫层(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充气结构(3),所述充气结构(3)包括连接管(301),所述连接管(301)通过三通管与第一气垫(101)和第二气垫(102)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管(301)的一端连接有三通阀(302),所述三通阀(302)的一端连接有气囊(303),所述三通阀(302)一侧连接有放气口(304),所述上表层(2)的底部面设置有感应装置(5),所述感应装置(5)包括第一感应探头(501)和第二感应探头(502),所述第一感应探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玲林洁璇吴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