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液预混料可视化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83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剥离液预混料可视化管路结构,包括罐体外壳以及加料壳体,所述罐体外壳顶部设有加液管,所述罐体外壳内部设有加热棒,所述加液管与罐体外壳相通,所述加料壳体底部设有进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加热棒、换热管以及三通透明管,使两种调配溶剂分别通过换热管以及三通透明管,通过设置的换热管增加了换热面积,使得调配溶剂能够与防冻液快速换热,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混合效率,通过设置的观察窗便于观察调配溶剂的混合程度;通过收集机构的设置,实现对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加入的调配溶剂的过滤,通过卡杆、弹簧以及分隔板的配合,使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实现收集机构便于拆卸,使滤渣便于清理。使滤渣便于清理。使滤渣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剥离液预混料可视化管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剥离液
,具体为剥离液预混料可视化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剥离液又称剥离剂,剥离剂在生活用纸中的应用:生活用纸是一类产量大、克重低的特殊薄形纸,由于新型纸机抄造速度非常快,所以要获得理想的剥离效果,许多企业选用矿物油或植物油乳液,与粘合剂一并使用能起到起皱和有效的剥离效果。高分子蜡类剥离剂及纸张柔软剂也有一定剥离性,但剥离效果比矿物油差,但可增加纸表面皱纹细腻度和光亮度。
[0003]但是,剥离剂混合前需要将几种调配溶剂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残渣不易清理,且在剥离剂混合前,无法对调配溶剂进行均匀加热,导致剥离剂混合不均匀,因此,我们提出剥离液预混料可视化管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剥离液预混料可视化管路结构,通过加热棒、换热管以及三通透明管配合,实现提高混合剥离液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剥离液预混料可视化管路结构,包括罐体外壳以及加料壳体,所述罐体外壳顶部设有加液管,所述罐体外壳内部设有加热棒,所述加液管与罐体外壳相通,所述加料壳体底部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换热管、三通透明管以及出液管相通,所述加料壳体内部设有可拆卸的收集机构;
[0006]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板、铰接座、卡杆、卡钩以及限位柱,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矩形孔,所述铰接座内部转动连接有卡杆,所述卡钩与分隔板卡合连接,所述限位柱外部套接有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罐体外壳内壁顶部等距固定有三个加热棒,所述罐体外壳一侧设有观察窗,所述罐体外壳顶部固定有加料壳体。
[0008]优选的,所述加料壳体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加料壳体内部设有第一容纳槽以及第二容纳槽,所述分隔板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
[0009]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上表面设有两个铰接座,所述卡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杆穿过矩形孔分别与两个铰接座铰接连接,两个所述卡杆一端均固定有卡钩,两个所述卡杆一侧均固定有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外部套接有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斜框,两个所述斜框一侧均固定有过滤网,两个所述斜框分别位于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加料壳体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进液管,两个所述进液管分别与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所述罐体外壳内部设有两个换热管,两个所述进液管均与三通透明管固定连接,所述三通透明管一端与出液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一端设有阀门,所述换热管为螺旋形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加热棒、换热管以及三通透明管,使两种调配溶剂分别通过换热管以及三通透明管,通过设置的换热管增加了换热面积,使得调配溶剂能够与防冻液快速换热,从而使得本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混合效率,通过设置的观察窗便于观察调配溶剂的混合程度;
[0014]2.通过收集机构的设置,实现对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加入的调配溶剂的过滤,通过卡杆、弹簧以及分隔板的配合,使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实现收集机构便于拆卸,使滤渣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收集机构的立体图。
[0018]图中:1、罐体外壳;12、加液管;13、加热棒;14、观察窗;2、加料壳体;21、分隔板;22、限位块;23、第一容纳槽;24、第二容纳槽;3、收集机构;31、固定板;32、铰接座;33、矩形孔;34、卡杆;35、卡钩;36、限位柱;37、弹簧;38、斜框;39、过滤网;4、进液管;41、换热管;42、三通透明管;43、出液管;44、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剥离液预混料可视化管路结构,包括罐体外壳1以及加料壳体2,罐体外壳1顶部设有加液管12,罐体外壳1内部设有加热棒13,加液管12与罐体外壳1相通,加料壳体2底部设有进液管4,进液管4、换热管41、三通透明管42以及出液管43相通,加料壳体2内部设有可拆卸的收集机构3;
[0021]收集机构3包括固定板31、铰接座32、卡杆34、卡钩35以及限位柱36,固定板31一侧设有矩形孔33,铰接座32内部转动连接有卡杆34,卡钩35与分隔板21卡合连接,限位柱36外部套接有弹簧37,收集机构3便于维护,且便于滤渣清理。
[0022]罐体外壳1内壁顶部等距固定有三个加热棒13,罐体外壳1一侧设有观察窗14,罐体外壳1顶部固定有加料壳体2。
[0023]加料壳体2内部设有分隔板21,加料壳体2内部设有第一容纳槽23以及第二容纳槽24,分隔板21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22。
[0024]分隔板21上表面设有两个铰接座32,卡杆34设有两个,两个卡杆34穿过矩形孔33分别与两个铰接座32铰接连接,两个卡杆34一端均固定有卡钩35,两个卡杆34一侧均固定有限位柱36,两个限位柱36外部套接有弹簧37。
[0025]分隔板21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斜框38,两个斜框38一侧均固定有过滤网39,两个斜框38分别位于第一容纳槽23与第二容纳槽24内部,通过弹簧37与卡杆34的配合,实现卡钩
35与分隔板21的限位块22卡合连接。
[0026]加料壳体2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进液管4,两个进液管4分别与第一容纳槽23与第二容纳槽24,罐体外壳1内部设有两个换热管41,两个进液管4均与三通透明管42固定连接,三通透明管42一端与出液管43固定连接,出液管43一端设有阀门44,换热管41为螺旋形结构,通过设置的换热管41实现增加调配溶剂的换热面积,从而有效调高调配溶剂的混合效率。
[0027]具体使用时,通过加液管12向罐体外壳1内部加入防冻液,通过加热棒13对罐体外壳1内的防冻液加热,通过加料壳体2的第一容纳槽23与第二容纳槽24分别加入需要混合的两种调配溶剂,两种调配溶剂分别通过收集机构3的两个过滤网39过滤,并通过两个进液管4分别流入两个换热管41内部,换热管41与防冻液换热,通过设置的螺旋形状的换热管41实现均匀换热,调配溶剂通过三通透明管42混合从出液管43排出,通过设置的观察窗14便于观察调配溶剂的混合程度。
[0028]通过向内按压两个卡杆34,两个卡杆34分别通过铰接座32转动,两个卡杆34一端的卡钩35分别与分隔板21的两个限位块22分离,向上提起收集机构3,即可实现收集机构3的拆卸,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剥离液预混料可视化管路结构,包括罐体外壳(1)以及加料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外壳(1)顶部设有加液管(12),所述罐体外壳(1)内部设有加热棒(13),所述加液管(12)与罐体外壳(1)相通,所述加料壳体(2)底部设有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换热管(41)、三通透明管(42)以及出液管(43)相通,所述加料壳体(2)内部设有可拆卸的收集机构(3);所述收集机构(3)包括固定板(31)、铰接座(32)、卡杆(34)、卡钩(35)以及限位柱(36),所述固定板(31)一侧设有矩形孔(33),所述铰接座(32)内部转动连接有卡杆(34),所述卡钩(35)与分隔板(21)卡合连接,所述限位柱(36)外部套接有弹簧(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液预混料可视化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外壳(1)内壁顶部等距固定有三个加热棒(13),所述罐体外壳(1)一侧设有观察窗(14),所述罐体外壳(1)顶部固定有加料壳体(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液预混料可视化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壳体(2)内部设有分隔板(21),所述加料壳体(2)内部设有第一容纳槽(23)以及第二容纳槽(24),所述分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泰亨申阳高峰苗发虎白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易安爱富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