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杯电机机壳压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18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杯电机机壳压装工装,其用于将机壳与机壳内的定子组件相互定位隔离,并在该定位隔离状态下将机壳与定子组件在未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压装成型。压装工装为套筒,其外壁与机壳为紧配合结构、贯穿中孔内壁与定子组件为紧配合结构,并在机壳与定子组件压紧一端的对立端的所述套筒的端部设有大于套筒外径、且用于所述机壳定位的定位台肩。该压装工装在机壳和定子组件装配时对两者均进行定位隔离,在保证两者相对的装配位置的前提下进行隔离,也就是在两者未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装配,避免套设装配过程中的相互接触而造成磁钢损伤的问题。该压装工装有助于对机壳和定子组件提高较高的装配精度,并在装配后便于快速拆卸的作用。快速拆卸的作用。快速拆卸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杯电机机壳压装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空心杯电机定子组装
,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杯电机机壳压装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空心杯电动机属于直流永磁的伺服、控制电动机,其具有突出的节能特性、灵敏方便的控制特性和稳定的运行特性,技术先进性十分明显。作为高效率的能量转换装置,在很多领域代表了电动机的发展方向。空心杯电动机在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电机的转子结构形式,采用的是无铁芯转子,也叫空心杯型转子。这种新颖的转子结构彻底消除了由于铁芯形成涡流而造成的电能损耗。
[0003]空心杯电动机的定子具有的机壳和定子组件,其中定子组件包括中空芯轴及中空芯轴外套设的磁钢,由于机壳材料一般优选为电工纯铁,当定子组件与机壳套设装配的过程中,磁钢与机壳之间存在较大的磁吸力,容易使得磁钢被吸附到一侧机壳内壁上,难于分离,造成较大的装配难度,并且磁吸后,机壳对磁钢造成损伤,影响后期空心杯电机运转的质量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空心杯电机机壳压装工装,其能将机壳和定子组件装配时对两者均进行定位隔离,在两者未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装配,避免套设装配过程中的相互接触而造成磁钢损伤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心杯电机机壳压装工装,所述压装工装用于将机壳与机壳内的定子组件相互定位隔离,并在该定位隔离状态下将所述机壳与定子组件在未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压装成型。
[0006]优选的,所述压装工装为具有贯穿中孔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与机壳为精密间隙配合结构、贯穿中孔内壁与定子组件为精密间隙配合结构,并在机壳与定子组件压紧一端的对立端的所述套筒的端部设有大于套筒外径、且用于所述机壳定位的定位台肩。
[0007]优选的,所述定位台肩靠近所述机壳一侧设有用于机壳拆卸的台阶。
[0008]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壁沿周向间距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
[0009]优选的,所述贯穿中孔内壁沿周向间距开设有若干第二凹槽,并且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沿周向交错设置。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压装工装在机壳和定子组件装配时对两者均进行定位隔离,在保证两者相对的装配位置的前提下进行隔离,也就是在两者未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装配,避免套设装配过程中的相互接触而造成磁钢损伤的问题。并且该压装工装有助于对机壳和定子组件提高较高的装配精度,并在装配后便于快速拆卸工装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机壳与定子组件通过压装工装压装成型状态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机壳与磁钢均与套筒配合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套筒端部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机壳与定子组件压装成型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定子组件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6]图6为本技术套筒与定子组件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8]参照附图1~6所示的一种空心杯电机机壳压装工装,所述压装工装用于将机壳10与机壳10内的定子组件20相互定位隔离,并在该定位隔离状态下将所述机壳10与定子组件20在未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压装成型。其中,定子组件包括中空芯轴20a及中空芯轴外套设的磁钢20b,通过中空芯轴端部的芯轴台肩20c与机壳一端内壁压装紧固,在压装紧固后,机壳与定子组件的磁钢外壁具有一定宽度的装配间隙(用于空心杯转子套设)。为了避免机壳和定子组件在装配的过程中对磁钢的损伤,通过该压装工装在机壳和定子组件装配时对两者均进行定位隔离,是在保证两者相对的装配位置的前提下进行隔离,也就是在两者未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装配,避免套设装配过程中的相互接触而造成磁钢损伤的问题。
[0019]具体的,所述压装工装为具有贯穿中孔101的套筒1,所述套筒1的外壁与机壳10为精密间隙配合结构、贯穿中孔101内壁与定子组件20为精密间隙配合结构,并在机壳10与定子组件20压紧一端的对立端的所述套筒1的端部设有大于套筒1外径、且用于所述机壳10定位的定位台肩11。装配时,先将机壳10套设在套筒1的外壁上,并通过定位台肩11对机壳定位,接着再将定子组件从套筒1远离定位台肩11一端的贯穿中孔101中穿入(具体是将磁钢穿入到贯穿中孔101中,且两者为精密间隙配合,避免定位组件与机壳装配存在偏差,同样的机壳与套筒外壁的精密间隙配合也是避免机壳与定子组件存在偏差,因此通过机壳与定子组件共同与套筒1的内外壁形成精密间隙配合结构,有益于提高机壳与定子组件的装配精度),直至芯轴台肩与套筒1端部接触(较佳的,套筒1的长度小于机壳长度,并且该长度等于芯轴台肩的宽度,使得芯轴台肩接触到套筒1外壁时定子组件整体达到与机壳的装配位置,提高两者装配的精度),接着将芯轴台肩与机壳内壁之间压装紧固,最后取出套筒1,完成定子组件与机壳的快速压装成型操作。较佳的,套筒1整体为铝材支撑,隔绝磁钢与机壳之间较大的磁吸作用,并在压装完成后能便于将套筒1取出。
[0020]由于机壳和定子组件与套筒均为精密间隙配合结构,因此机壳和定子组件与套筒之间间隙很小,为了方便将套筒进行拆卸,所述定位台肩11靠近所述机壳10一侧设有用于机壳10拆卸的台阶11a。该台阶11a使套筒与机壳之间留有拆卸间隙(图中102所示),便于使用辅助工具作用在该拆卸间隙中将套筒顺利拆卸。
[0021]因为机壳与套筒1外壁之间配合间隙很小,所述套筒1的外壁沿周向间距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1a。通过该第一凹槽1a保证机壳与套筒实现精密间隙配合的基础上减少两者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脱模时的摩擦力,便于使用较小的外力将机壳与套筒脱离拆卸。
[0022]由于定子组件(磁钢)与套筒1内壁之间精密间隙配合间隙很小,所述贯穿中孔101内壁沿周向间距开设有若干第二凹槽1b。同样的,通过该第二凹槽1b保证机壳与定子组件实现紧配合的基础上减少两者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脱模时的摩擦力,便于使用较小的外力将定子组件与套筒脱离拆卸。而所述第二凹槽1b与第一凹槽1a沿周向交错设置,是为了避免第二凹槽1b与第一凹槽1a相对,而造成该相对位置处的套筒的厚度较小,避免套筒强度不够的问题。
[0023]本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该压装工装在机壳和定子组件装配时对两者均进行定位隔离,在保证两者相对的装配位置的前提下进行隔离,也就是在两者未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装配,避免套设装配过程中的相互接触而造成磁钢损伤的问题。并且该压装工装有助于对机壳和定子组件提高较高的装配精度,并在装配后便于快速拆卸的作用。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杯电机机壳压装工装,所述压装工装用于将机壳(10)与机壳(10)内的定子组件(20)相互定位隔离,并在该定位隔离状态下将所述机壳(10)与定子组件(20)在未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压装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杯电机机壳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工装为具有贯穿中孔(101)的套筒(1),所述套筒(1)的外壁与机壳(10)为精密间隙配合结构、贯穿中孔(101)内壁与定子组件(20)为精密间隙配合结构,并在机壳(10)与定子组件(20)压紧一端的对立端的所述套筒(1)的端部设有大于套筒(1)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龙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拓普达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