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屏以及包含有柔性屏的显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18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屏以及包含有柔性屏的显示组件,其中,柔性屏包括有多层结构,且相邻的两层结构之间用光学透明粘合剂进行粘接;柔性屏从上到下的结构分别为:保护层、触摸传感层、正极介质层、发光显像层、负极介质层和基板。由于柔性屏中的各层结构采用光学透明粘合剂进行粘接,所以在柔性屏出现损坏时,通过拆解各层结构的粘接部分,可以将柔性屏拆解成多个单层结构,从而能够判断柔性屏的每层结构是否发生损坏。同时,柔性屏中各层结构可以采用具有柔韧性的透光性纳米材料,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柔性屏在大于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屏以及包含有柔性屏的显示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屏幕
,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屏以及包含有柔性屏的显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业控制领域的生产调度中心、厂站控制室采用大屏展示来自生产现场设备状态信息,在设备现场配置人机交互界面,随着系统的增加及监控对象的数量、层次、深度的延伸,需要向用户展示更多的内容,增加人与系统间的互动,方便快捷处理生产信息,在生产现场多层次多渠道显示与生产相关的信息,如设备运行参数、环境参数、地理位置等信息,并能根据用户要求推送相关的状态及告警信息,使用户能实时掌握设备运行及健康状况。
[0003]但是,现有显示屏在出现损坏时,无法将其拆解后分别判断单个组成部分是否损坏,同时,现有的显示屏也无法进行折弯和偏转扭曲,不能根据显示大小进行分割;采用串口或以及网通信,只能与本地控制器连接,不能实现屏间的互联互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屏以及包含有柔性屏的显示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屏,所述柔性屏包括有多层结构,且相邻的两层结构之间用光学透明粘合剂进行粘接,且每层结构均由具有柔韧性的透光性纳米材料组成;
[0006]所述柔性屏从上到下的结构分别为:保护层、触摸传感层、正极介质层、发光显像层、负极介质层和基板。
[0007]可选地,所述发光显像层中设置有多个微池;
[0008]所述多个微池按照矩阵排列,且每个微池内注入有电致变色离子。
[0009]可选地,所述电致变色离子中的离子直径不同,且在电泳条件下,所述电致变色离子按照离子直径大小向所述正极介质层或负极介质层迁移。
[0010]可选地,所述触摸传感层包括有X轴与Y轴纳米导线。
[0011]可选地,所述基板为塑料基板。
[00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内部封装有如上述中任一所述的柔性屏,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USB接口、通讯模块、处理器、显像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
[0013]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USB接口、通讯模块、处理器和显像驱动模块提供电源;
[0014]所述通讯模块还与后台服务器连接,接收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显示内容;
[0015]所述处理器与所述USB接口、通讯模块和显像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将所述通讯模块接收的显示内容转换为控制指令,并传输至所述显像驱动模块,所述显像驱动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指令驱动所述柔性屏进行显示。
[0016]可选地,所述显示组件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磁性器件,所述磁性器件可磁力吸附在金属支架上。
[0017]可选地,所述金属支架可进行折弯。
[0018]可选地,所述电源模块采用直流12V电源电压供电,且所述电源模块内部设置有电压转换模块;
[0019]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直流12V电源电压转换为直流1.5V至直流5V的电压范围。
[0020]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屏以及包含有柔性屏的显示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柔性屏中的各层结构采用光学透明粘合剂进行粘接,所以在柔性屏出现损坏时,通过拆解各层结构的粘接部分,可以将柔性屏拆解成多个单层结构,从而能够判断柔性屏的每层结构是否发生损坏。同时,柔性屏中各层结构可以采用具有柔韧性的透光性纳米材料,使得本技术中的柔性屏在大于45
°
范围内可以完成数万次折弯及偏转扭曲。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由微池构成的像素矩阵示意图;
[0023]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由微池构成的发光显像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7]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屏,包括有多层结构,相邻的两层结构之间用光学透明粘合剂进行粘接;柔性屏从上到下的结构分别为:保护层1、触摸传感层2、正极介质层3、发光显像层4、负极介质层5和基板6。其中,基板6为塑料基板。柔性屏的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28]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柔性屏中的各层结构采用光学透明粘合剂进行粘接,所以在柔性屏出现损坏时,通过拆解各层结构的粘接部分,可以将柔性屏拆解成多个单层结构,从而能够判断柔性屏的每层结构是否发生损坏。同时,柔性屏中各层结构可以采用具有柔韧性的透光性纳米材料,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柔性屏在大于45
°
范围内可以完成数万次折弯及偏转扭曲。
[002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柔性屏表面采用光学透明材料制作的保护层1,对屏表面起
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刚度,具有反光、防水、防电磁干扰的作用。
[003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显像层4中设置有多个微池7;其中,多个微池7按照矩阵排列,且每个微池7内注入有电致变色离子。其中,电致变色离子中的离子直径不同,且在电泳条件下,电致变色离子按照离子直径大小向正极介质层或负极介质层迁移。本实施例将电致变色离子注入微池7中,微池7按照矩阵排列构成像素矩阵;其中,微池7所形成的像素矩阵如图2所示,在图2中,每一个的方格为柔性屏的一个微池,具体表现为一个像素点。发光显像层4处于正极介质层3和负极介质层5之间,若对微池7进行电泳,可以让微池7中不同直径的带电离子发生迁移,并按规律排列,从而改变柔性屏的耦合强度,使微池7中的电致变色离子呈现不同的颜色,进而完成柔性屏的成像。本实施例采用电致变色离子可以让柔性屏具有无视角盲区、对比度高的优点。由微池构成的发光显像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图3中,3为正极介质层,4为发光显像层,5为负极介质层。
[003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层2用于接收触控指令,实现画面切换、操作控制等触摸功能。本实施例中的触摸传感层2由X轴与Y轴纳米导线组成,构成全息触摸感知膜。在用户触摸柔性屏的过程中,触摸传感层2能感知人体磁场,并根据磁场强度大小,精准感知触摸方向及单控或多控模式,实现画面定位、动作触发、放大缩小、画面切换等触控功能。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包括有多层结构,且相邻的两层结构之间用光学透明粘合剂进行粘接;所述柔性屏从上到下的结构分别为:保护层、触摸传感层、正极介质层、发光显像层、负极介质层和基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显像层中设置有多个微池;所述多个微池按照矩阵排列,且每个微池内注入有电致变色离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离子中的离子直径不同,且在电泳条件下,所述电致变色离子按照离子直径大小向所述正极介质层或负极介质层迁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传感层包括有X轴与Y轴纳米导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塑料基板。6.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内部封装有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柔性屏,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USB接口、通讯模块、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浩淼睿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